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174826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上临河期中)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骨耜农具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A . B . C . D . 2. (2分) (2016七上松山期中)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A . 能够直立行走B . 能制作各类工具C . 已经学会使用火D . 能采集植物果实3. (2分) (20

2、16七上北海期末)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历史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 )A . 学会使用火B . 爱美C . 居住在北京D . 学会直立行走4. (2分) 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 A . 元谋人时期B . 北京人时期C . 河姆渡时期D . 尧舜禹时期5. (2分) (2017七上武威月考) 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

3、因为( ) A . 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B . 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 . 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 . 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6. (2分) 2005年5月5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访问团将抵达西安。据报道,此次宋楚瑜一行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 . 大禹陵B . 黃帝陵C . 秦始皇陵D . 中山陵7. (2分) (2017七上运城月考) 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交纳贡品服从命令派兵作战A . B . C . D . 8. (2分)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

4、教化A . B . C . D . 9. (2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CCTV科教频道2013年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竞赛电视节目,你知道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 . 原始符号B . 小篆C . 甲骨文D . 隶书10. (2分) (2019七上融安期中)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虽然已经过去3000多年,依然彰显着王家之气。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 A . 父系氏族后期B . 夏商时期C . 商周时期D . 春秋战国时期11. (2分) (2017七上颍上期中)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

5、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 ) A . 晋国B . 齐国C . 楚国D . 秦国12. (2分) (2016七上灵璧期中) 战国初期,出现的新的耕作方式是( )A . 耜耕B . 牛耕C . 耧车D . 机耕13. (2分)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 . 当兵立军功B . 不隐瞒犯法行为C . 合法经商致富D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4. (2分)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与战国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 )A . 郑国渠B . 灵渠C . 都江堰D . 白渠15. (2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

6、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 兼爱、非攻B . “仁者爱人”C . 祸福相依D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6. (2分) (2016七上晋江期中)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下列哪一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A . 孔子B . 老子C . 韩非子D . 庄子17. (2分) (2017七上康平月考)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18. (2分) (2019七上云安期末

7、)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居民D . 河姆渡居19. (2分) 以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 . 品德B . 相貌C . 体质D . 实力20. (2分) (2017七下山东开学考) 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A . 中华文化的起源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 . 统一国家的建立D . 民族融合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1. (20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生产工具

8、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青铜器主要使用哪种铸造方法?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

9、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3)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从根源上讲,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4)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又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2. (25分)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工具说进步】【食物话变迁】【住房见发展】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经(1) 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2) 从图一到图二

10、,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3) 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4) 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5) 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23. (15分) (2017七上和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5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材料二: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游,利用地势和河道,经过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这座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11、。以上材料改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 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哪一项内容最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 据材料二说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3) 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24.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请回答:(1) 据材料一,归

12、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 “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 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75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