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174725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8奉新模拟)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B . 钢铁生锈C . 玻璃破碎D . 苹果榨汁2. (2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 .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D .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213. (2分) (2017泰兴模拟) 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

2、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 .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4. (2分) (2016九上邵阳月考)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 . 石墨能导电作电极B .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D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5. (2分) (2018邵阳)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钠 纯碱 NaCO3B .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C . 银 水银 AgD .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 CO26. (

3、2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B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C .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D .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7. (2分) (2017滨城模拟) 自2004年5月1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 +6,

4、+3B . +3,+6C . +3,+5D . +5,+38. (2分) (2019九上陕州期中)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中,空中梯队拉出一条条彩色烟带,产生烟带的药品除了燃料外,还有锌、氯化铵、三硫化二锑等。如图是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锑属于非金属元素B . 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C . 锑原子的电子数为51D . 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3Sb29. (2分) (2018九上永定期末) 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好方法是( ) A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 分别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C . 分别滴入酚酞试液D . 分别

5、滴入适量的石灰水10. (2分)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2H2O+2X,推知X的化学式是( )A . SB . SO2C . SO3D . H2SO411. (2分) (2017东河模拟)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房屋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 .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C . 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人中毒D . 化肥可提高粮食产量,所以要大量使用化肥1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B . 化学纤维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C . 微量

6、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D . 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CO、CO2也是有机物13. (2分) (2018乌拉特前旗模拟)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B .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 .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 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14. (2分) (2016武汉模拟)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

7、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转化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15. (2分) (2017武胜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35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C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 . 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16. (2分) (2016九上五莲期中) 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集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 . 分子不再运动C .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

8、水大D .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17. (2分) 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炼、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_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_生产、生活中铁制品的常见防锈方法有_(举一例)三、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18. (7分) (2018九下老河口月考)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

9、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0.8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 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_g (2) 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19. (4分) (2019九下邵东期中)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 (2) 利用图中_和_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 (3) 利用图中_和_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五、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0. (2分)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

10、可能含有BaCl2、Na2SO4、Na2CO3、NH4HCO3、K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1所用到是玻璃仪器有_(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一定含有_(3)写出生成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_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9分)21. (9分) (2018太仓模拟) 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 I2)而泛黄变质。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甲:4 KI+O2 +2CO2= 2K2CO3 +2I2 乙:4KI+ O2 +2H2O=4KOH +2I2. KOH与NaOH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为探究碘化

11、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 (3) 实验2按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4) 实验3按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兴趣小组据此

12、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简述化学兴趣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5)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共同作用的结果。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2分)17-1、三、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18-1、18-2、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19-1、19-2、19-3、五、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0-1、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9分)21-1、21-2、21-3、21-4、2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