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1738000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贸易论文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逆差摘要:近年来,中国与德国之间贸易差额逐渐扩大,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本文按SITC分类对中德贸易进行分析,2000-2022年资料显示,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是使中国在中德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的主要原因,德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产业分布均匀且广,而中国对德国的商品出口产业相对集中且单一,德国大局部机械及运输设备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其中个别工业专用机械和金属加工机械尤为明显。中国的金属加工机械、办公室机械设备、电器机械和其他运输设备在德国市场上具有比拟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关键词:中德贸易 机械及运输设备 逆差 显示性比拟优势德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也是中国

2、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开展,中德贸易逐步在双方国家经济开展中居重要地位,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已成为双方经济开展中不可或缺的局部。从1975年中德建交开始,德国作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持续了将近四十年。从贸易规模来看,中德双边贸易额已由建交初期的2.7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615亿美元;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德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有了较大变化,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但从贸易差额的角度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逐渐扩大,从2000年的11.31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68.14亿美元(见表1)。中德这种贸易模式不利于双方持续稳定健康地开展贸易关

3、系,因此,研究中德之间贸易的逆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德贸易逆差原因分析从长远看,一国经济的健康开展应该是在贸易额保持平衡的根底上略有顺差。在中德总贸易额中,中国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表1为中德贸易差额和各产业贸易差额情况。如表1所示,从2000-2022年14年的整体情况看,中德之间贸易中国处于逆差地位,只是在2022-2022年中德贸易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只在4年内实现了贸易顺差。2022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双边贸易额开始出现下滑,中国又从贸易顺差国逐渐转变成为贸易逆差国。为进一步分析出导致中德贸易产生逆差的主要产业,表2为中德各产业贸易差额占总贸易差额的比重。从表2可以

4、看出,中国在食品及食用活牲畜、矿物燃料、工业制成品和杂项制品这四项产业上处于顺差地位;贸易逆差主要表达在原材料、化学及其制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三类产业上,其中逆差突出表现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其贸易差额占总贸易差额的比重每年都超过了100%。受2022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22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逆差在中德贸易差额中所占的比重到达了249%,随着经济的缓慢恢复,其比重有所下降,但该产业的贸易逆差绝对额仍然在不断上升。由此可见,虽然化学及其制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同为产生中德贸易逆差的原因,但机械及运输设备是导致逆差最主要原因。近些年,中国不断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逆差地位不断恶

5、化,因此进一步研究中国在该产业中存在的劣势和薄弱环节有相当的必要性。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情况(一)进出口情况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中,中国对德国的出口额从2000年的39.21亿美元开展到2022年的309.57亿美元,增长幅度较大;但从对德国的进口看,那么由2000年的68.6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640.73亿美元(见表3),进口额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出口额的增长幅度,从而导致在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上,中国的逆差额越来越大。表3为2000-2022年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出口情况。如表3所示,从出口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可以看到,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增长情况均是先快速递增,然后趋势变缓,在2022年

6、以后增长尤为快速,主要原因是中国2022年参加世界贸易组(WTO)以后,各项贸易政策更加开放,中德之间贸易得以迅速增长。2022年国际金融危机而使2022年中德贸易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二)贸易结构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Rev.3 SITC),机械及运输类产业属于第七类,其中可以细分9小类,分别为:发电机设备、个别工业专用机械、金属加工机械、一般工业机械和设备和机器零件、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电器机械,仪器和用具,巢,及零件、道路车辆和其他运输设备。中国对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主要集中局部产品上,而德国对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分布相对分散,且绝对数额也较大。如

7、表4所示,中国对德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办公室机械设备、电信和录音设备以及电器机械这三类上,比重总和到达77.74%;而其他六项所占比重不到25%,其中金属加工机械只有0.71%,不到1%。而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分布较均匀,比重较高的四项产业分别为个别工业专用机械(14.42%)、一般工业机械(17.65%)、电器机械(16.25%)和道路车辆(29.29%);其它五项虽然只占了25%左右,但分布相对平均,并没有很大差异;从表4来看,德国也存在出口较薄弱的产业,如办公室机械设备和电信及录音设备分别只占0.91%和2.05%。从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出口结构看,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优势主要表达在办公室机械设备

8、,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优势主要表达在道路车辆类别上。从出口分布结构来说,德国对中国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类别分布均匀且广,而中国对德国的出口那么比拟集中和单一。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产业细分比拟优势分析RCA指数主要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相关产业的比拟优势。陈苗(2022)参考RCA指数的构造方式设计了一国在特定市场上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标区域显示性比拟优势指标(RRCA指数),本文亦采用此方法进行中德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的比拟优势分析。运用该指数对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下细分的9项分类进行计算。中德两国在对方市场上的RRCA指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RRCA指数的计算分析,在德国市场上,中国的金属加工机械、办

9、公室机械、电器机械和其他运输设备上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其中其他运输设备产业表现出很强的显示性比拟优势,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电信和录音设备产业及道路车辆产业在早年具有比拟优势,但自202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现在已不具备比拟优势。总的来说,中国各产业的显示性比拟优势变化波动较大,开展趋势并不稳定。在中国市场上,德国除了办公室机械产业和电信和录音设备产业,其他7项产业均具备显示性比拟优势,其中个别工业专用机械产业和金属加工机械产业表现出较强的显示性比拟优势。道路车辆的显示性比拟优势变化十清楚显,其值由2000年的0.33上升到2022年的1.56,该项产业逐渐由劣势产业开展成为了比拟优势产业。德

10、国各项产业的显示性比拟优势变化趋势相对平缓,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态势,没有太大的波动。经比照分析,中国的机械运输设备类产业在德国市场上只有4项具备显示性比拟优势,德国在中国市场上有7项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其中有3项是双方都在对方市场上具备显示性比拟优势,它们分别是金属加工机械、电器机械和其他运输设备。相对中国而言,德国机械运输设备的显示性比拟优势产业分布比拟广泛,各项产业的开展比拟均衡;而中国只是在少数典型产业上占据些许显示性比拟优势,且这些产业的优势并不特别明显。由此可以推测这种产业布局开展模式并不利于中国整体贸易出口优势的提升。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分析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业得出,德国对我国的

11、贸易出口产业分布均匀且广,而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出口产业相对集中且单一;德国的大局部产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且个别工业专用机械和金属加工机械的显示性比拟优势相当显著,中国的金属加工机械、办公室机械、电器机械和其他运输设备在德国市场上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中德进出口贸易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中大局部属于产业间贸易。通过将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按SITC分类继续进行划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产业种类占比拟少,总价值不高。机械及运输设备的9类产业可以细分为50类产品,其中,中国对德国的优势产品为15项,比重仅为30%。这15项产品主要分布在办公室

12、机械设备(办公设备、自动资料处理仪器、办公设备零部件)、电信和录音设备(电视接收器、播送接收器、录音机、电信设备)和电器机械(电力机械设备、家电设备、发射器和阀门、电池存储和照明设备),少局局部布在发电机设备(农用设备)、道路车辆(自行车和摩托车、拖车和半拖挂车)和其他运输设备(船舶设备)。从出口总价值来看,只有办公设备、自动资料处理仪器、电信设备和家电设备四类产业出口总价值顺差在十亿美元之上,其他11类虽然也属于出口优势产业,但出口总价值并不高。第二,在当前中国对德国的优势产业中,约三分之二产品的开展趋势无明显增长或下降。从历年开展趋势来看,中国在办公设备、自动资料处理仪器、家电设备和船舶设

13、备等产业上的开展趋势比拟稳定,出口总价值额逐年上升。而其它产业的开展趋势并无明显的增长,特别是农用设备、办公设备零部件、播送接收器等产业在近几年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比拟大。第三,中国对德国出口处于劣势产品的种类共35项,占机械及运输设备的70%,其中9项产品不仅逆差额较大,且差额逐年增大;包括内部制动引擎、其他特殊工业设备、电转换和循环设备、载人车辆、车辆零部件和飞机设备等产品,其中载人车辆和车辆零部件的劣势最为突出。第四,2022年金融危机后,虽然中国的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对外贸易总额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从数据来看,中国对德国的各类出口产品在数量上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类

14、产业,原本具备优势的产品出口顺差额减小,而处于劣势的产品逆差额越来越大。由此可以看出,和德国相比,在面对外部危机时,中国出口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二)建议中国虽然是贸易出口大国,但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的贸易出口远不如德国;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历史开展因素所导致,另一方面也有当前的贸易政策和战略导向所影响。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属于制造业,2022年5月8日由李克强总理签批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结合当前制造业开展的新形势,为保持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健康开展、弥补自身的缺乏和缺陷,针对开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发挥自

15、身优势,保持优势产业的出口。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优势主要表达在办公室机械设备、电信和录音设备、电器机械三类,对于比拟有开展前景的产业,如办公设备、自动资料处理仪器、家电设备和船舶设备等,应继续保持当前的开展态势,而对目前处于顺差地位但顺差额逐渐减少的产业,如农用设备、办公设备零部件、播送接收器等,应找出其下降的原因,充分发挥中国的产业优势,尝试通过优势产业来弥补劣势产业的缺乏。2.对局部具备优势但处于逆差的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通过建立和开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郝玉柱等,2022)。从显示性比拟优势表可以看出,中国在金属加工机械和其他运输设备上具有显示性比拟优势,而实际的出口贸易却处于逆差地位,这说明中国在这两类产业上具备开展潜力,通过短时间内的努力,其逆差趋势可以得到扭转。因此,中国可以在这些逆差额相对不大且具备比拟优势的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通过限制对其的进口来增强本国在该产业上的生产技术水平,在缩小中德贸易差额的同时提高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关于进口替代战略,具体的做法有:加强金属加工机械、办公室机械设备和电器机械这三类产业的进口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