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173755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从幼儿园小班孩子的游戏能力出发,构建良好的幼儿游戏活动体系,达到促进幼儿思想全面成长的目标。一、小班幼儿游戏教学的基本特征(一)自主性小班幼儿游戏的主角应当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实践的主体,都应当参与到具体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给所有幼儿赋予展示的机会,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实践,获得与他们交流与共同成长的空间。(二)愉悦性幼儿游戏应当具有愉悦性的特征,幼儿应当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在游戏性的实践中激发对生活热情,有助于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当给幼儿创造一种快乐轻松感,达到促进幼儿积极进行情感

2、投入的效果。教师需要在组织游戏时促进幼儿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激发幼儿投入到游戏的主动性,达到在游戏中教育引导幼儿目标。(三)创造性幼儿游戏是幼儿自主开展的活动,在游戏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设置愉悦的氛围环境,还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注重激发幼儿的内部自愿动机,强调设置灵活、多变的、自由的氛围,能够以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以专注的情感投入到游戏当中,并且激发幼儿的创新求变意识,促进幼儿在改变中获得更好良好的心理情感方面的成功。(四)规则性游戏是按照既定规则进行的活动,规则来源于促进幼儿进行的契约,只有幼儿彼此遵守承诺,才能为幼儿创造提供保障,才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愉悦的体验。教师应当对

3、幼儿游戏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让幼儿尊重幼儿法的规则,在规则中实现对思想和行为习惯的修正。二、培养习惯的幼儿游戏活动原则(一)情感化原则培养幼儿习惯,运用游戏的方式改变幼儿的行为方式,还要从幼儿的身心特征出发,幼儿园小班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但是对游戏活动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动作模仿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幼儿思想习惯,实现改变幼儿行为习惯的目标。教师应当以鼓励性、实践生和情感性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二)生活化原则习惯的养成应当在生活化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应当设置符合幼儿生活氛围的游戏活动,注重在一系列的生活化童谣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通过教

4、授朗朗上口的三字歌等方式,在简单易学、易记易懂的押韵儿歌中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的好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只有做到出于口入于心,才能达到真正培养幼儿习惯的目标。(三)家园互动原则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需要进一步实现幼儿园内游戏活动的延伸。教师应当把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生活体验贯彻在生活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应当构建家园互动的载体,注重通过家园共同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达到培养幼儿习惯的目标。只有促进家长支持幼儿园的文明习惯培养活动,设置培养幼儿习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实践氛围,才能达到改变幼儿文明习惯,促进幼儿思想成长,改变幼儿习惯的目标。三、运用游戏培养幼儿习惯的策略(一)游戏中培养幼儿

5、礼貌待人小班幼儿游戏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应当从促进幼儿懂得礼貌待人开始。教师应当在模仿性的游戏中让小班幼儿掌握交往技能,懂得最直观的礼貌用语。首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情境需要,给幼儿创建一个真实的场景,可以模仿商场顾客与售货员的对话,由此让幼儿掌握与他们对话的基本礼貌用语。其次,教师还可以用玩具娃娃引导幼儿掌握换衣服等生活技能的习惯培养当中,注重引导幼儿开展一系列的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洗手,出门带口罩行为,从而达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目标。再次,教师还可以幼儿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设置喝水、擦汗等控制游戏节奏的环节,促进幼儿养成多喝水,自己擦汗等习惯,达到培养幼儿习惯目标,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达到培养

6、幼儿习惯的效果。(二)运用游戏改变不良习惯运用游戏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通过游戏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意识,这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设置模仿性教学环境,并且在游戏过程中配备足够的道具。教师在游戏时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做出正确的规则示范。例如,教师用班级的凳子模仿公交车场景,然后让幼儿习惯前门上车和后门下车,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幼儿由前向后做座椅的顺序,并且让幼儿以一定的运作把好椅背,由此达到锻炼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目标。还可以游戏中设置交通安全员、司机、交通警察等角色,由此让幼儿感受红灯停、绿灯行等行为理念,达到纠正幼儿行为目标。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儿歌教学,以及模仿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纠

7、正思想行为意识,达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在警察抓小偷、猫捉老鼠等游戏中养成幼儿的习惯,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更好的纠正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不当之处。(三)组织开展交往性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习惯,还要设置交往性的活动环节,注重让幼儿在小组互动中练习文明习惯。游戏是重要的实践载体,教师应当在有效暗示学生的基础上,充分的挖掘游戏中的教育素材,引导幼儿在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达到积累交流经验,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应当从幼儿小班孩子的年龄身心特征出必,组织开展一系列以模仿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游戏项目为主,运用儿歌、主题活动、模仿操作的方式达到训练习惯行为的效果。相关推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