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21736604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litz2003年奠基之作中文翻译(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贸易对产业内重新配置和产业总生产率的影响(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Melitz, Marc(2003),Econometrica; Nov 2003; 71, 6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茹玉骢 翻译推导并注释 摘要:本文发展了一个异质性产业动态模型,分析国际贸易的产业内作用。模型显示如何开展贸易,会导致更有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同时,一些生产率比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进行生产),并同时迫使最没有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市场。它还表明产业的贸

2、易开放会导致向更有生产率企业的公司之间额外的重新配置。文章也表明,通过重新配置所导致的产业总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福利的改进,从而揭示了以前从未探讨的贸易益处。本文把Hopenhayn(1992)的动态产业模型结合垄断竞争,在一般均衡中加以讨论。因此,文章结合生产率的差异,拓展了Krugman1980的贸易模型。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共存于一个产业是因为,每个企业在做不可逆转投资进入该产业之前,面临不确的初始生产率。进入出口市场也是颇费成本,但企业仅在获得其生产率知识后做出出口决定。1、 引言最近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存在持续性的差异,另外一些研究也表明生产率高的企业通常会倾向于出口。文章发展了

3、一个异质性动态产业模型,用来分析国际贸易所祈祷了产业内企业之间配置催化剂作用。模型重复了许多与贸易相关的微观研究,它显示贸易如何导致那些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出口,而同时迫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退出。效率最低企业的退出和更有效率企业获得额外出口销售,使得市场份额更趋向于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并导致总生产率的提高。利润也分配给更有生产率的企业。模型和许多经验研究相吻合,如Bernard and Jensen(1999a)(对美国), Aw, Chung and Roberts(2000)(对台湾),Clerides, Lack and Tybout(1998)(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都, 发现了更有效率

4、企业选择出口市场的证据。Aw, Chung and Roberts(2000)也发现证据表明出口迫使效率最低的企业退出。Pavcnik(2002)直接考察了智利贸易自由化以后市场份额配置到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她发现这些配置显著地是因为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关研究中,Bernard and Jensen(1999a)发现在产业内,市场份额配置给了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能解释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20%。很明显,如果不借助于异质性企业模型,这些经验模式就得不到很好的解释。于是本文把企业异质性的嵌入到Krugman1980年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中。文中的模型很大程度上继承了Hopenhay

5、n(1992a, 1992b)单一产业内的异质性企业内生选择,他推导出了初始相同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均衡分布,而这些企业对于初始和未来的生产率是不确定的。本文在一般均衡的背景下把他的模型与垄断竞争相结合(Hopenhayn的模型只考虑完全竞争的情况)。本文的一大贡献是可处理企业异质性一般均衡模型,为达到这个目的,总结果的生产率分布水平由企业平均生产率水平这个单一的充分统计来刻画,并以这种方式来整合企业异质性。一旦决定了这个平均的生产率,生产率异质性模型就产生了相同的总结果,就如同一个具有相同平均生产率水平的代表性企业(模型)那样。如果没有取舍,这种简约性便无从谈起,分析基于Dixit and S

6、tiglitz(1977)垄断竞争模型,尽管这个模型的方法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十分的普遍,但它也显示出固有的缺陷,特别是,企业的加价是由产品之间对称替代弹性所外生给定的。另外一个取舍是Hopenhayn(1992a)企业生产率动态模型中产业生产率的简化。然而,现有的模型保留了企业生产率初始不确定性,进入决策的企业面临进入沉没成本预期和退出的期望概率。与Hopenhayn(1992a)一样,本文的分析只限于静态均衡,当企业做所有的相关决策时,都能正确地预期到这个稳定的总环境,这就使得分析关注于贸易对不同生产率水平企业相对行为和绩效的长期影响。最近另外一篇文献Bernard, Eaton Jenson

7、 and Kortum(2000)(BEJK)也把企业层面的企业异质性问题引入到贸易模型中,李嘉图模型纳入到企业特定比较优势。两篇文章预测到了相同的贸易引致配置的基本情况,尽管这些配置背后的渠道和机制是不同的。在BEJK中竞争性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包括国内和外国企业同一产品竞争,这导致了一个内生性的边际加成分布,而本文并没有这个特点。BEJK也表明他们的模型是如何能和美国微观宏观数据相吻合,然后通过模拟模型得到比较静态。BEJK模型假定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种类是外生决定的,并依赖于生产率水平分布特定参数。相反,本文允许生产的种类数随贸易而变化,给定国家消费种类的子集是内生决定的。尽管没有对企业生

8、产率水平分布做限制,模型保留足够的可操作性,对反映不同情况的对外贸易稳态做比较分析。尽管现在的模型只考虑了对称的国家,但只要通过一个外生的国家之间固定相对工资,它很容易拓展到非对称国家。在这个模型中,如果保持固定工资不变,国家的规模有差异只影响了相对企业数量,而不影响两国的生产率分布。为了行文简洁,此拓展未作展开。本文最后一点重要的创新是,介绍了当企业面临市场进入沉没成本时,它如何做动态前瞻性(Forward-looking)决策。无论是进入国内市场,还是进入潜在的出口市场,企业都面对这种成本,这些成本额外于每单位的贸易成本。调查和计量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出口市场进入成本的重要性。Das, Rob

9、erts and Tybout(2001)计量估计了美国化工产业大企业成本,调查表明经理做出口决策是和出口固定成本相关,而不仅仅是和较高的单位成本相关。Roberts and Tybout(1977a)(针对哥伦比亚)Bernard and Jensen(20001)(针对美国),Bernard and Wagner(2001)(针对德国)估计了出口市场进入沉没成本足够产生与企业参与出口市场相关的滞后效果。2、 模型的设定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由连续统产品的CES效用函数给定,表示提供产品的数量大小,这些产品是替代的,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通过考虑把消费的商品集看做是和总价格相关的总产品,我们可

10、以模型化消费者行为,总的价格指数是,于是我们就得到每种产品的最优的消费和支出决策(2) ,其中。2.2生产有连续的企业,每个企业选择生产差异化产品,生产只需要劳动力这一种要素,它以总水平无限供给,是代表经济规模的指数,企业的技术通过一个成本方程表示,它表现为固定边际成本,并投入固定总成本。使用的劳动力于是一个产出的线性方程:。所有的企业具有相同的固定成本,但具有不同的用表示的生产率水平。更高的生产率被模型化为以更低的边际成本生产各种对称产品。更高的生产率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相同成本生产更大数量的产品。不考虑企业生产率,每个企业面临一个常弹性剩余需求曲线(residual demand curve)

11、,于是选择相同的利润最大化加成,产生了定价规则:(3) , 是共同工资率,以后都标准化为1,企业利润为是:是企业收入,是可变利润,而也依赖于(2)式中总的价格和收入:(4) , (5) 另外,两个企业的产出之比只依赖于生产率之比:(6) ,总之生产企业力越高的企业(更高的)规模会更大(更大的产量和收入),收取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23加总(Aggregation) 均衡可以用一大群企业M(亦有M种产品)和是一个子集上的生产率分布来刻画。在这个均衡中,总的价格可以重新写为:,利用,可以得到,其中,是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加权平均数,它独立于企业的数量。这是因为均衡的时候有M家企业,而这些企业中每

12、家企业的生产率都是服从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指数就会随生产率分布而发生变化,因此价格指数应当是由M家企业的价格叠加而成,由于原来的指数是就变成了,其中是的密度函数。我们把代入到新的价格指数中,就得到,其中,这里的是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加权平均数,它独立于企业的数量。因此是一个加权平均生产率所对应的一个产品价格,。 这些权重反映了这些生产率不同企业的相对产出份额,也代表了总的生产率,因为它完全概括了和所有总体变量相关的生产率分布的信息。,由于,又可以从新写为,代入得到。相应的总收益,可以重写为,又,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总利润:其中,分别表示总的收入和利润。于是,一个其生产率服从分布由M家企业构成的产业

13、,所产生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与当产业中拥有相同的生产率水平的M家代表性厂商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变量能被替代性地表示为总的或平均生产率。需要注意的是,是指平均生产率水平的每个企业的平均收益和平均利润水平。3、企业进入和退出 存在大量的(没有限制)的潜在产业进入者,进入前企业是相同的,为了进入,企业必须先做初始投资,以单位劳动力衡量固定进入成本为,它随后变沉没成本。企业随后从共同的生产率分布中抽取出,是正的,它的连续累积分布是。如果企业抽到的是低生产率,那么企业可能决定立刻退出并不生产,如果企业确实生产了,它在每一期坏的冲击(如天灾,新的规制和产品责任,消费者口味变化)都会迫使企业以一个常数(跨

14、生产率水平)概率独立退出生产。退出也可能是由于一系列的坏的冲击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率而导致的。Hopenhayn(1992a,1992b) 清晰地模型化这种类型企业层面的这一过程。本模型中所做的简化强调了均衡状态的生产率分布以及事先的存活概率由和外生决定。另一方面,生存企业的生产率范围,以及平均的生产率水平是内生决定的。然而重要的是,这个简单的产业模型产生由微观层面研究所揭示了最稳健的经验模式:平均而言,新的进入者(包括那些进入成功的企业)的生产率更低,而比在位者有更高的退出概率。本文只是考虑总体变量保持不变时稳定状态均衡,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并不随时间变化,每一期最优利润水平(不包括)也保持

15、不变。如果利润水平为负,生产率为的进入企业会立即退出并永远不生产,或者生产并在每一期获得利润,一直到受坏冲击而被迫退出。假定没有时间贴现,每个企业的价值函数为:独立于(5)中的R和P,于是表示生产企业的最低的生产率水平(因此代表临界水平) 使价值函数为正的生产率水平中最小的那个生产率水平。由于,因此,这就是零临界利润条件。 任何生产率水平进入的企业会马上退出并再也不生产。由于随后退出的企业假定和生产率无关,因此退出过程并不影响均衡时的生产率分布,该分布必定以成功进入为基础,由初始抽取的生产率决定。随后,是在上的条件分布:(8) 其中 而是事先的进入成功概率。它定义了总的生产率水平(也表示平均生产率水平)是临界水平的函数:(9) 有限的假定对分布上半尾的大小形成某种限制:分布第非中心的必定是有限的。(8)清楚表示均衡的生产率分布是和外生的事前分布密切相关,而使得以临界生产率为指标的生产率水平范围内生决定。等式(9)表示了这种内生的范围是如何影响总的生产率水平。31零利润临界条件 由于平均的生产率水平完全是由临界的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平均利润和收入水平也和临界(生产率)水平紧密相关。, 通过定住临界企业收入,零利润临界条件就意味着每个企业平均利润和临界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由(6)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