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173045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理工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理工学院2011-2015年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一、基础现状1二、指导思想4三、建设目标4四、建设思路与措施6(一)建设思路61、把握学校中心工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服务62、站在学校高度,全方位考虑63、认真调研,使信息化建设充分反映师生员工的信息化需求64、加强信息化推广培训,营造信息化氛围7(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措施71、建设面向角色的信息服务中心72、建设全校范围的共享资源平台83、建设与完善基础设施94、完善信息化应用和建设环境9五、保障体系10(一)人员和机构保障10(二)完善和规范规章制度10(三)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10(四)积极争取项目经费投入101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

2、区战略”以及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厦门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将逐步凸现,对台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我校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争取成为高校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海峡两岸教育合作的典范。信息化建设是衡量我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提升我校整体实力的有力武器,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建设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此背景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制我校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一、基础现状 我校的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目前进行了

3、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期、二期等项目,经过前期各类业务数据与建设经验的积累,在校园信息化基础平台之上,通过不断完善校园信息化标准,加强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内容的扩展和深化,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我校早在1998年就通过专线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实现了校园网与Internet互联互通。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校园网已基本覆盖了思明和集美校区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生活等场所,实现了两个校区的高速光纤互联,目前学院共有3个校园网出口分别为教育网专线1000M,中国电信专线出口200M,中国移动专线出口

4、100M, 形成多出口的高速互联网络。2007年校园网络主干进行投建改造,采用单核心交换、千兆到汇聚、百兆到桌面的技术标准。目前校园网日均总流量1137.45GB,其中上行流量578.49GB,下行流量558.96GB,校园网信息点数超过20000个。(二)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展开2008年,我校开始大力进行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经过这两年的飞速建设,按照“松散耦合”结构方案,已建成1个统一信息门户、1个公共平台和多个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电子校务,即可以进行网上管理、网上办公、网上科研、网上服务、网上教学,实现了我校资源的有序管理与高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了广大师生。并且,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积累了

5、许多校内的重要数据,提高了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能力。在网络基础应用方面提供了包括电子邮件、域名解析、网络杀毒、补丁更新、网站托管、上网认证等一系列基础网络服务。在部门级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教务系统、学工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OA、房产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系统。在应用平台方面建成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共享数据库平台、集控平台等基础应用服务。通过应用集成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将学校现有的多个业务系统与基础架构整合到一起,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三)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

6、工作机制。实现了基于802.1X的上网统一认证,从接入层就对用户进行安全审计,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进入校园网。配备了硬件防火墙,保护数据中心的安全。通过网络安全管理预警、网络流量实时分析、出口日志采集、上网认证用户访问日志审计等系统的建设,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总体而言,学校的网络基础平台已具相当规模,数字化资源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化应用逐渐深入人心,为数字校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持续投入的建设过程,我校的信息化建设虽然经历了2008、2009年的高速建设期,但是综合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具体表现为:1、信息建设类别不够完善

7、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评价标准划分为:“学术信息化(包括教学和科研)、管理信息化和校园文化生活信息化三个类别”。而我校前期信息化建设侧重于“管理”类,国外高校在三个方面都比较均衡和全面。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2、信息化应用不够广泛我校虽然建立各种应用系统,但是在推广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如:建立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目前主要以精品课程内容建设为主,网络基础课程数量不够丰富。学生以自主式学习方法为主,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强,探索式、协作式的主题网络学习还需引导与培育。虽然网络教学资源库收集了国内外开放教学资源素材达19838条,但是自主建设的内容不多,有待进一步

8、提升。调查数据显示,“帮助教师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和“通过网络提供在线网络教育”二项被国内高校认为是今后2-3年中校园信息化的工作重点。这说明了教学信息化在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地位,我校在教学信息化的实际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3、信息化技能培训缺乏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难度和障碍最多的工作就是教学信息化问题。日本高校普遍认为,“教师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技能”是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美国高校中,为解决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已开始将原来主要针对学生的“信息技能课程”扩展到教师甚至全体教职人员。同样,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高校,高校教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很熟练,需

9、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而我校的部分教职工也存在同样问题。 4、信息化建设人员缺乏在我校,信息化办公室(简称信息办)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直接负责机构,和信息中心一起担负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实施。但信息中心只是一个与一般院、系、职能部门并列的二级单位,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所必需的权限,另外,人员配置较少,信息中心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平常忙于校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日常维护,没有更多精力进行校园网的统筹规划。而且,统一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有相应的机构,还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目前学校还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二、指导思想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以服务好师生为宗旨,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标准

10、统一、优化管理、资源共享、重在应用”的原则,遵循“统一信息门户和平台,统一数据标准,注重与管理模式互动,建立业务协同应用模块”的技术路线,统一全校教职员工对校园信息化的思想认识,注重行政驱动与用户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有机统一,营造一个人人支持和人人受益的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三、建设目标为了能和我校的发展战略匹配,在我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就要利用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速、高效、稳定、可靠、应用丰富的校园网络环境和资源应用环境,整体提高我校校园信息化水平;以“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建设理念,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全面信息化,促进办学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努力推进“特色、精致、具有较

11、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战略定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面向师生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安全、完备的信息化应用和保障,基本实现包括硬件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和服务集成在内的全过程大集成;逐步营造和构建与现代化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环境、信息化氛围、信息化设施;加快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推广网络教学。经过未来5年的努力,努力将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成特色鲜明、具有较高水平、省内一流的信息化示范学院。详细目标为:(一)全面进行信息化集成要使信息化建设融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学校实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器,就必须实现信息化

12、建设过程的大集成。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包括业务集成、硬件集成、数据集成和服务集成),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一定的规则和目的组织在一起,并以此来调整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内容、结构和模式,使学校的整个体系更好地运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在此期间,我们应该立足于在全面集成的基础上大力建设信息资源。(二)建设与现代化大学相适应的信息化氛围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会带来教学和科研方式的改变,带来管理的变革,会改变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所以信息化建设需要良好的氛围和保障条件,需要通过机构、人员、队伍的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搭建持续良性发展的环境,并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意

13、识和信息素养。在此期间,我们要努力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环境,为各项应用的建设和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的建设重心将发生转移,而信息资源的建设将是继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之后的最重要的工程。这里所指的信息资源是指学校内部流转的所有重要信息资源,包括教学资源(课程资源、题库资源、参考资料资源等)、科学研究类资源(指各学科的科研信息库等)、管理类资源(学校人、财、物基本信息库、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电子图书资源、档案资源等。这些信息资源建设将不仅仅面向管理,更多的是面向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四、建设思路与措施(一)建设思路20112015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

14、高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建设。但是如果仍然按照常规发展模式,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信息化对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合理规划,全力实施,将信息化完全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加快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因此、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学校中心工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服务我们知道,信息化只是过程,最终是为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进步,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服务的。所以信息化建设也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服务意识,实现服务目的。无论是在规划还是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强调以人为本,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考虑信息化的各项建设工作,充分满足师生员工

15、的信息需求。同时,还要降低网络和信息的使用成本,扩大网络和信息的利用面,使信息化的成果充分为大家享受。 2、站在学校高度,全方位考虑目前,我校已经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对信息化建设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避免了信息化建设期间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现象。已经建设的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核心数据库平台将我校的应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了基本的信息集成,但是,在未来信息化建设期间,难免会存在众多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会因为来源不同、类型各异、标准不一而无法通用和共享,这样不仅会浪费建设资金,还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复杂,增加重复工作量,因此,我们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站在学校的高度,通盘考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按照

16、已有的信息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 3、认真调研,使信息化建设充分反映师生员工的信息化需求要使信息化建设充分反映师生员工的信息化需求,并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我们就不能忽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可以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各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化需求,其中最重要就是校内调研和校外调研。校内调研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领导等,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要有不同的调研提纲或问卷。通过调研活动,了解最终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才能使得我们信息化建设内容真实反映民意。校外调研主要是要考察在信息化建设中成效突出的学校以及在某些信息化建设项目上有成功案例或成熟产品的企业。校外调研将有利于放宽视野,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