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2173040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化学备考专题0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高考化学复习资料1【2016新课标卷】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3H6(g)+NH3(g)+ 3/2O2(g)=C3H3N(g)+3H2O(g) H=-515kJ/molC3H6(g)+ O2(g)=C3H4O(g)+H2O(g) H=-353kJ/mol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提高丙烯

2、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_。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_。【答案】(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3)1 该

3、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2【2016新课标卷】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1) NaClO2的化学名称为_。(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42SO32NO3NO2Clc/(molL1)8.351046.871061.51041.21053.4103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

4、(填“提高”、“不变”或“降低”)。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压pe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ClO2+2SO32=2SO42+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

5、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_。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 (aq) =SO32 (aq)+H2O(l) H1ClO (aq)+SO32 (aq) =SO42 (aq)+Cl (aq) H2CaSO4(s) =Ca2+(aq)+SO42(aq)H3则反应SO2(g)+ Ca2+(aq)+ ClO (aq) +2OH (aq) = CaSO4(s) +H2O(l) +Cl (aq)的H=_。【答案】(1)亚氯酸钠;(2)4OH-3ClO24NO4NO33Cl2H2O;提高减小;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3)减小;(4)形成CaSO4沉淀,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

6、,SO2转化率提高H1H2H3【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盖斯定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等【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名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勒夏特列原理、图表数据和图像、盖斯定律等化学理论知识,体现了知识的运用能力。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选修4学习。依据题目中所给数据,再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原理适用于任何化学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只受温度的影响;盖斯定律是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

7、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本题是综合性试题,难度适中。1、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8、。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1)不要把v正增大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只有v正v逆时,才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不要把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的提高等同,当反应物总量不变时,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本身的转化

9、率降低。(3)对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是升高温度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化学平衡向反应物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4)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新化学平衡时,此物理量更靠近改变的方向。如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化学平衡右移,但达到新化学平衡时,A的浓度比原化学平衡时大;同理,若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或压强等,其变化也相似。(5)平衡移动原理不仅能用于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也能用于判断溶解平衡等其他平衡移动的方向,可以说,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6)平衡移动原

10、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该类试题经常涉及到的图像类型有物质的量(浓度)、速率时间图像、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恒温、恒压曲线等,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特点,明确反应条件,认真分析图像充分挖掘蕴含的信息,紧扣化学原理,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试题一般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具体考点有:(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2)以图像、表格的形式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理论;(3)外界条件

11、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对知识整合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常数与温度、反应热的关系;利用物质的平衡浓度与温度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及用浓度商的关系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5)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同时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审清题意这类试题一般与图像结合在一起,在分析过程中,从反应开始(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然后相关影响因素、平衡建立等观察图像一看面,看清横、纵坐标分别代表的量的意义;二看线,看准线的变化趋势,看清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是渐变还是突变,条件改变变化程度的大小;三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起点、

12、交点、拐点、极值点等。当出现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变量,然后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并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将图像与反应方程式相结合,搞清相关关系。做出判断抓住有关概念和有关物质的性质、反应规律及图像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总结如下:1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1)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反应大气固氮N2(g)+O2(g)2NO(g)工业固氮N2(g)+3H2(g)2NH3(g)温度/27200025400450K3.810-310.151080.5070.152分析数据可知:大气

13、固氮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分析数据可知;人类不适合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的原因_。已知上述工业固氮反应的反应热H = 92 kJ/mol,1 molN2、1 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946 kJ、436 kJ,则NH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为 _。(2)工业固氮反应中,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定N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的图示中,正确的是_(填“A”或“B”);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3)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

14、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1= _。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8 MPa,则平衡常数Kp= 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见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为_。【答案】吸热K值小,正向进行的程度小(或转化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391 kJ/molAp2>pl60%026 (MPa)2NO2+NO3e=N2O52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1)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2NH3(g)+CO2(g)=NH2CO2NH4(s) H=159kJmol1NH2CO2NH4(s)=CO(NH2)2(s)+H2O(g) H=+72kJmol1H2O(l)=H2O(g) H=+44kJmol1则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l) H=_kJmol1(2)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 ml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