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大法系理论比较浅析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52KB
约3页
文档ID:421464222
两大法系理论比较浅析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_第1页
1/3

两大法系理论比较浅析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摘要:西方大陆法系刑法学的主要犯罪论体系根本是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为根底构建起来的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理论按照时间的先后和学术的开展进路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典派,新古典派和目的主义的犯罪构成理论英美法系刑法学的犯罪构成理论虽没有那么系统,但总的原那么和大陆法系是相似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大陆法系的理论,并和英美法系进行了比较论文论文关键词: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构成一、大陆法系的理论(一)古典派的犯罪构成理论古典学派犯罪构成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贝林格他的犯罪构成理论实际上是在刑法上对行为观念的第一种法律表述贝林格把构成要件看成是法律对具体行为方式的描述,是对客观行为的单纯抽象再现而自贝林格提出把构成要件作为建立犯罪的中心概念之后,以行为定罪和罪刑法定原那么才在刑法理论中有了巩固的理论根底不过,贝林格早期是把构成要件纯粹看作是客观性质的,即构成要件不包含任何标准和主观的要素对贝林格的观点进行修正的是德国刑法学家麦耶尔他反对贝林格将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绝对割裂开来的观点,认为二者的关系就如同烟与火一样麦耶尔认为,构成要件不光是行为的模式,同时也是行为的违法性质的推定模式。

他指出构成要件原那么上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东西,法律上的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认识根据,所以必须由纯客观、无价值的事由构成但是在构成要件当中却存在有标准的要素和主观的要素,它们是违法性存在的根据,违法性以它们的存在为前提这样,原来构成要件的单纯形式性质就开始与行为的内部属性发生联系,原先说中的单纯客观构成要件从此开始向具有某种实质意义的方向开展二)新古典派的犯罪构成理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梅兹格,其新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批判贝林格和麦耶尔的犯罪构成理论上开展起来的麦兹格认为,广义的构成要件是指一切成立犯罪的条件,即可罚行为的整体,包括责任、违法等属性在内,这就“意味着构成要件就是整个犯罪本身〞它把构成要件的内涵实际已经扩大到整个犯罪论体系自身了麦兹格着重的并不是这种广义的构成要件而是仍然专门指狭义的构成要件,而这种内容只是被规定在分那么条文中麦兹格此时已经根本跳出贝林格与麦耶的框框,主张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实在根据,认为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只要不存在不法阻却事由,即是违法行为从而,记述符合这样的构成要件的行为之刑法上的构成要件,对刑法上重要的行为之违法性的存在是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即它是违法性的妥当根据,是实在根据〞不过,麦兹格提出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只要不存在不法阻却事由即是违法行为,构成要件不过是违法类型,这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把构成要件取消了因为构成要件变成被类型化的违法的不法构成要件,构成要件符合性就不再是独立的犯罪成立条件三)目的主义的犯罪构成理论二战以后,形成了以目的行为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犯罪构成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学者是德国刑法学家威尔泽尔、日本的木村龟二等人这一理论开创了西方刑法理论的新纪元他们对犯罪构成理论的开展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满麦兹格将主观违法要素限于目的犯等个别情况的相对保守的理论体系,主张一切犯罪之构成要件中均含有主观的因素,即不把成心和过失列入责任的范畴而是把它们作为行为的主观要素包括在构成要件之内二是提出新的违法观,认为违法性不仅是对所侵害法益或结果的否认评价,而且也是对行为者所实施的行为的否认评价西方刑法虽然在启蒙主义刑法理论根底上建立行为犯罪观,但是其根底的行为理论一直很薄弱,长期以来根本是自然行为观或者叫做因果行为观这种行为观的根本特征是把人的行为视作自然属性的东西,其中根本没有灌入人的主观精神内涵,无视了行为当中应当具有的根本特性——目的性。

构成要件过去的开展根本都是建立在自然行为观之上的,这是构成要件的纯客观属性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威尔泽尔那么是在新的行为观之上试图建立新的构成要件体系他们把行为理解为包含主观意志内容及其客观外在表现的统一体,因此就把行为看成是主客观方面的统一体这样,构成要件理论就找到了把行为的主客观属性统一在构成要件当中的新的理论支撑点在违法性方面,目的行为论从行为的本质出发,认为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成心和过失是主观违法要素,因此需要把违法性在对客观侵害的否认评价之外,还要更重视对行为者进行评价,更加强调“人的违法性〞,把行为的违法性与一定的行为人相联系进行评价这种构成要件观由于其改变了行为的根本观念,把目的等主观概念引入了过去长期单纯物质化的行为概念之中另外,值得提的是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的犯罪构成理论,他认为“构成要件在将行为的违法性加以类型化的同时,也要将行为人的道义责任类型化,还要将违法并且有责的行为中具有可罚性的行为用法律概念加以规定.构成要件是违法并且有道义责任的行为的定型〞另外,他还认为构成要件在刑事诉讼中也具有重要的机能,“唯刑事诉讼的这种内部结构.中的超越性的指导观念,或者应当叫做‘指导形象’的,就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二、英美法系的理论英美法系没有构成要件概念,也不以构成要件理论为其犯罪论组成内容,其犯罪论体系也不以构成要件为理论支撑点但是研究者为了方便,有时也将其犯罪论体系冠之以犯罪构成的名称有学者认为就刑法的共同性质来说,不管哪种刑法理论的犯罪论体系,其性质和功能都是认定犯罪成立的学说因此也把英美法系的有关犯罪成立的理论框架在此做了归纳与分析这样无疑的是方便了和大陆法系的理论进行比较英国学者的观点认为英国刑法主要是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的客观情况这两方面决定犯罪是否成立的他们的理论认为“要确认有罪时必须证明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外部行为,第二是被告的心理状态〞,并将两者习惯称为“犯罪行为和犯罪意图〞所谓外部行为,主要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情况及其具体形式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结果所谓心理状态,主要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方面的内容,他们通常称之为犯罪意图,其内容较广,一般包括“成心、放任和明知是犯罪〞这三种情况从此简单介绍可以看出,英国刑法对犯罪的成立主要是分别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作不同建构的,如果行为同时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就能够成立犯罪如果缺乏其中一种因素,就不成立犯罪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组成因素中,虽然各种具体组成因素的内容可以与大陆法系有某些方面的细微不同,对成立具体犯罪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但是在它们都是组成犯罪的必要因素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在这一点来讲,英国刑法与大陆刑法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根本区别其定罪的根本思想方法,也是同大陆法系一样,先从客观上的现实表现形式与内容分析其属性,如能够成立犯罪类型的行为,就再在此根底上继续分析人的主观方面是否具有责任和必须追究其责任,如果主客观两方面内容都能各自符合,就可完成定罪的过程造成两大法系这些相同之处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以行为犯罪观作为犯罪的实质内容,因此必然在理论上也都要把客观行为的内容性质与人的主观活动内容和性质通过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行为观这种认识根底上,他们必然都会把具体行为拆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然后再对其中的不同内容作各种适合本国实际的理论解释,根据实际需要认定犯罪或者责任美国刑法虽然根本是由英国刑法开展来的,但是也有其特点美国刑法的犯罪论体系可称为“犯罪构成双层模式〞第一层次是犯罪本体要件,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两方面内容,第二层次是责任充足条件,指诸种合法辩护的排除犯罪本体要件是刑事责任的根底,所有犯罪都不得缺乏这两方面内容〞“要成立犯罪除应具有犯罪本体要件外,还必须排除合法辩护的可能,即具备责任充足条件在理论结构上,犯罪本体要件为第一层次,责任充足要件为第二层次,这就是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双层模式〞。

如果按照大陆刑法的眼光来分析英美法系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结构,可以说其本体要件根本是构成要件的内容,即客观行为及其主观状态,也就是行为的客观面和主观面,这根本上就已经把犯罪行为统一在一个理论范畴之内;而所谓责任充足条件,其实只是有关刑事诉讼上的一些有关责任方面的辩护具体内容,是诉讼活动中辩护理由的总结和上升后演化的实体范畴,有些类似于大陆法系中违法论和责任论中的违法及责任阻却事由的内容所以,即使按照美国刑法自己的体系来分析,其犯罪体系第一层次中犯罪主要局部也已经是把犯罪的主客观两方面内容根本规定完结,只不过在责任局部继续排除更多的一股性质符合而具体个人无刑事责任的情况而己应当说这其实与大陆法系在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后继续需要在违法性和有责性方面的排除没有什么很大的本质差异因此总的来说,其在组织结构上亦有自己特色,但法律原那么实际仍然是根本相同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