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能简单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3)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实验演示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 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学准备: 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2、小水轮材料六套,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3、手摇发电机七个,用于演示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及其各种各样的形式,其实能量不仅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而且还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2、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打开电视,能量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出示课件,生观察) (生答,师板书:打开电视:电 能 → 光能 + 声能(有一部分也转换成了热能)) 3、现在请大家搓一搓手,有什么感觉(热)?能量又是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生答,师板书:搓 手:机械能 → 热能 + 声能) 4、老师在前面走,能量又是怎样转换的?(通过学生回答,加深对机械能、动能、势能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体会能量如何转换 1、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种的能量,那究竟一种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2、老师介绍学生桌面上的实验材料请大家再按照老师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组装一台小水轮玩具,使得小水轮转起来 教师说明安装步骤: ①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 ②把轴穿过轮轴中间小孔,这样就做好了小水轮 完成小水车后,想办法用水流让小水车转动起来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汇报并讨论,水流如何让小水车转动起来?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让水流在一侧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起来了。
让学生说出能量的转换方式:水流冲击叶片,轮子转动起来,使得水流的能量(势能)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机械能)了板书:势能 机械能)小精灵儿童网站5、分组实验并讨论: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学生汇报并小结:影响小水轮转动的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学生边总结教师边进行演示) 三、实验演示,理解能量转换过程 1、 老师说明安装手摇发电机步骤,学生分组安装 1、老师演示发电的实验 刚才的实验仅仅是水轮转动,还是不能发电的那水流的能量是怎样转换成电能的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部件--发电机来进行转换 其实水轮的转动会带到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转动起来就能产生电吗?下面请观察老师带来的手摇发电机,我用手摇转动来代替水轮转动,看能不能产生电使灯泡亮起来 2、学生观看演示,教师提问:如果手摇换成水流,那么水流如何转换成电能的呢? 3、老师出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将皮带紧紧地缠绕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②、将灯泡与发电机连接成一个电路 ③、用手转动轴,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再快速拉动棉线,使轴高速转动起来,灯泡也亮起来吗? 4、学生按照以上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
5、汇报实验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水能利用水位差的势能使发电机里的涡轮转动,势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装置,又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2、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能量转换,并通过制作小水轮,探究水流对小水轮的冲击下,能量转换的过程,使我们弄清楚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我们还通过利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的实验水,了解了利用水位差的势能使发电机里的涡轮转动,势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装置,又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板书设计: 能量的转换 电能 → 光能、声能、热能 机械能 → 热能、声能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