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2058418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鸟鸡放养标准化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 物 安 全第一节 放养场的选址与棚舍设计一、放养棚舍应建筑在地势高燥、微坡、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选址在阴暗潮湿、空气流动不畅的地方,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如屠宰场、污水处理场、垃圾场等)。二、电力供应方便,地下水无污染。三、交通便利,放养棚舍距公路0.5公里左右。四、放养场地无疫病污染,可选择在林果园、人工草场、荒山废弃地和天然林草地上,有低矮树木的未经其他家畜践踏的天然草场最佳。棚舍设计要防止其它动物如老鼠等到进入舍内。五、放养场地要用栅栏或遮荫网围封并隔开,放养场地及棚舍的选址符合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的要求。六、放养场地内建有小型栖息、防雨棚舍和遮荫棚。 第二节

2、人员管理一、放养场地应设有“防疫重地,谢绝参观”等醒目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二、管理人员若一天指导、检查多个放养场,应先去饲养小日龄鸡群的放养场,再到大日龄鸡群的放养场,一定要最后到有疫病问题鸡群的放养场。三、进入放养场地的车辆必须进行冲洗消毒,禁止装有家禽和其它动物的车辆进入场区。第三节 放养的防疫原则一、放养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二、要随时清除散落的饲料,以防止招引鸟类、鼠类,它们都是疫病传播者。三、实施有效的防鼠、灭鼠工作。特别是放养阶段,在放养初期,要进行大规模灭鼠工作。主要应该以人工灭鼠为主。四、放牧场地不应饲养其它家禽和鸟类。五、病、死鸡要做焚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得

3、随处乱扔或用来饲喂其他动物,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传播。第二章 绿鸟鸡的饲养管理绿鸟鸡的饲养管理主要分舍内育雏期(014日龄)、过渡期(1520日龄)和舍外放养期(21日龄到出栏)三个阶段。第一节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014日龄)是指在舍内饲养的这一阶段,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雏鸡的整齐度。一、进鸡前的清洗消毒工作1、用栅栏或遮荫网将放养场地围封、隔开。2、清洗、消毒棚舍及用具器皿。3、对放养场地内进行一次彻底灭鼠。二、进鸡前的准备工作1、饮水器及料桶的准备:将消毒好的饮水器、料桶、开食盘放好,备用;大饮水器4050只鸡/个,小饮水器3040只鸡/个;大料桶4050只鸡/个,小料桶2030只鸡

4、/个。开食盘50只鸡/个。2、饲料的准备:开食料,即生芯小米0.5Kg/100只鸡。绿鸟鸡前期浓缩料0.20Kg/只鸡,玉米0.30Kg/只鸡。3、准备足够的凉开水:进鸡前三天,必须给雏鸡饮凉开水,并要求水温与舍温一致。4、常用营养药及消毒药品的准备:维生素c、葡萄糖、补液盐、甲醛、消毒剂、治疗白痢和呼吸道的纯中药和微生态制剂等。5、常规器具的准备:消毒盆、消毒垫、工作靴、工作服、消毒用喷雾器、电子扑鼠器、口哨等。三、育雏期的饲养1、接雏:雏鸡到位后,立即将雏鸡搬进已准备好的鸡舍,使雏鸡适应舍内环境。休息一段时间(约2030分钟)倒出。2、温度:育雏期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是提高养

5、鸡经济效益的关键,育雏期的管理操作直接影响到放养期的生长发育和鸡只的成活率,而育雏中最重要的一关是一日龄关。所以,做好一日龄的管理,尤为重要。要把好一日龄关必须掌握好温度和湿度。绿鸟鸡育雏一日龄的温度,一般要求3436,根据气候条件,可适当调整12,温度要求均匀、恒定,最忌忽高忽低。温度适宜,鸡群分散均匀,安闲休息或来回跑动,羽毛光顺;温度过低,雏鸡闭眼尖叫、扎堆、挤向火源或光强的地方,这样离火源远影响脐带愈合及卵黄吸收,甚至造成死亡;温度过高,雏鸡分散,两翅展开,张嘴喘气,远离火源和光强的地方,不爱吃食,饮水增加,排水便,易诱发呼吸道病和脱水症。为了保持舍温恒定,首先要求棚舍密闭、无漏洞、无

6、间隙,其次是供暖设施齐备完好。而且接雏前必须将棚舍预温,一般提前1-2天预温,以便达到雏鸡要求的温度。绿鸟鸡对温度非常敏感,不论任何时期,温度的管理都具有同等重要性。温度高时影响绿鸟鸡采食量,食欲不高、饮水增加,增重受限制;温度低时绿鸟鸡的采适量增加,舍温低1时,鸡约多吃料1%,直接影响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这样用饲料去代替热能维持体温是一种浪费。第一周育雏温度较高3336,可促进雏鸡卵黄的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减少鸡雏死亡。这是因为36更接近于孵化出雏时温度,雏鸡更适应。第二周为2933;第三周为2629。饲养者应经常观察鸡群的动态,注意随时调节、控制好适宜的温度,才能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3、湿度

7、:在一日龄,一般要求舍内相对湿度在70%左右。因此需向地面勤洒水,用火炉取暖的鸡舍,可在火炉上放置敞口器皿,盛放开水,以便蒸发,保证舍内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对雏鸡发育有利,不仅能促进卵黄吸收,而且能有效地控制雏鸡饮水量,防止雏鸡脱水。绿鸟鸡对湿度的要求:第一、二周以6570%为宜,其中入舍第1、2天应保持在70%,第三周以6065%为宜。4、密度:饲养密度是指育雏舍内网上每平方米所容纳的雏鸡数。饲养密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密度过大,舍内空气容易污染,卫生环境不好,吃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造成雏鸡生长发育缓慢,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使死亡率增加;密度过小,虽然雏鸡的生

8、长发育较好,但不易保温,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使饲养成本增高,因此要根据棚舍的结构、通风条件及鸡群的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绿鸟鸡的饲养密度通常以棚舍面积、草场面积等来计算,现将两种密度列表如下:绿鸟鸡饲养密度(只/)饲养方式育 雏 阶 段放 养 阶 段日龄078141521饲养量只/405030402530只/饮水器304040504050只/料桶203040504050注:饮水器和料桶的数量一定要充足,保证每只鸡都能充分的饮到水和采食。5、光照:育雏的最初3天内可以给予较强的光照,随后则应逐渐降低光照强度。第3周开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以适应后期放养的需要。应避免阳光直射和光线过强

9、。对光照时间,大多数绿鸟鸡饲养者只在进雏后第1、2天实行通宵照明,其他时间都是晚上停止1小时照明,即23小时光照时间。1小时黑暗只是让鸡群习惯,一旦停电不致引起鸡群骚乱。在育雏期的鸡舍,可实行1-2小时光照,2-4小时黑暗的间隙光照方法。这种办法可以节省电费,也可明显提高绿鸟鸡饲养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同连续光照相比,应用光照控制程序可以降低腿病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这种办法只要在棚舍内安装定时开关就可以做到。光照的强弱对鸡增重的影响很大,强光尤其是早期的阳光直射,最容易引起鸡群的骚乱,有时会引起惊群,鸡群来回跑动,严重影响增重。有关资料表明,在光照强度及光照时数相同的条件下,绿鸟鸡在

10、红光环境中比白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腿病发生率低。原因在于红光可使绿鸟鸡安静,降低其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少应激。6、通风:其目的是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增加氧气,使鸡体处于健康的正常代谢之中;同时通风又能降低舍内湿度,保持棚舍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当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时间过长,不仅影响绿鸟鸡的生长速度,还可引起呼吸、消化系统的疾病。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前三天注意适当通风。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2周龄以后放养,不仅能提供鸡群代谢所需的充足氧气,同时还能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速度。7、饮水:前三天供应凉开水,要让每只鸡都饮到足够的开口水,并在开口水中添加5-8%的葡萄糖、维生

11、素C和 补液盐等,同时添加预防量的纯中药和微生态制剂以防治雏鸡白痢。从第四日龄起,供应清洁水饮用即可。8、开食:当有70%的雏鸡出现啄食现象时,开始进行开食。开食料为生芯小米饭,拌潮湿后饲喂,可撮拌熟蛋黄(100只鸡一个)。当开食料喂到一半时,在开食料中一周后,逐渐添加青绿饲草,训练鸡只采食习性。9、免疫:由于绿鸟鸡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发病率低,所以只要按正常的鸡群防疫程序进行免疫,一般不做预防性投药。这样,既节省了药费,减少发病率,又使饲养成本大大降低。 绿鸟鸡放养防疫程序日龄疫苗名称防疫方式使用剂量57新支二联点眼、滴鼻1个剂量1214法倍灵(卫法囊、法双价、法三价)、滴嘴1个剂量10、注

12、意事项:(1)、通风换气: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鸡群密度,加大通风量,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防止间隙风直吹鸡体。(2)、根据鸡群状况,进行强弱分群,弱小的鸡只要加强饲喂,保持鸡群长势均匀。(3)、防疫消毒:根据免疫程序进行正常的消毒防疫工作。(4)、采用火炉取暖时,防止火炉倒烟。火炉倒烟,使空气灰尘增多,雏鸡的呼吸道粘膜极易受损,影响以后上苗效果,诱发后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四、育雏期的日常管理细则1、棚舍门口设立消毒用的脚踏盆、垫及洗手盆,经常检查盆内的消毒药是否有效(大多数消毒液在外暴露的有效利用时间为1-2天),要及时更换消毒液,进门换鞋,穿上工作服经消毒后方可进入棚舍,工作服、工作鞋不

13、许穿出舍外,不许串其它棚舍。2、观察鸡群状态及活动规律。注意观察内容:(1)有无死鸡、打蔫鸡、瘫痪鸡、腿部或其它精神状况异常鸡。(2)有无采食、饮水异常,大群采食量是否正常,或个别鸡是否采食,及饮水减少或大增。(3)有无呼吸道症状,甩头、咳嗽、呼吸罗音等。在晚上闭灯时观察效果最好。(4)粪便情况,有无拉稀、颜色异常等现象。(5)精神状态,有无扎堆、羽毛逆立、闭眼尖叫、歪脖、奔跑、转圈等精神症状。有无啄癖、异嗜现象,有无卧伏不动,张口伸颈呼吸,精神沉郁等现象。3、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水,饮水是否清洁,饮水器是否洒水,饮水器高度是否适宜,料桶是否有料,是否有撒料、饲料变质、结块等现象,是否该刷洗。料桶

14、高度是否适宜(与鸡背一平),料位是否充足。4、饲养密度是否合适,是否及时扩、转群。转群过早则增加取暖费用,增加劳动量,过迟则影响鸡的生长,易诱发呼吸道等疫病。5、检查光照,光照强度是否按要求进行。6、及时发现病情,做好疫病防治工作。7、棚舍内温度是否合适,是否应该升温,空气是否新鲜,湿度是否适宜,有无胸闷感觉和刺鼻气味,可否应该通风换气。第二节 过渡期的饲养管理过渡期是指1520日龄的绿鸟鸡由舍内向舍外放养进行过渡的阶段,其目的是使绿鸟鸡逐步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一、育雏后期,要在天气晴朗时,让绿鸟鸡自由出入棚舍,逐步延长舍外活动时间,以适应棚舍外的环境。1、饲料:过渡期的饲养,应在饲料中逐量添

15、加青草、青菜,让绿鸟鸡自由采食,添加量逐日增加。避免突然放养采食青绿饲料而引起消化道疾病。2、温度:放养之前应保证棚舍内的温度,加大通风量,使棚舍内外温度相近,以减少由棚舍内到棚舍外而引起的冷热应激。3、湿度:尽量降低棚舍内的湿度,使其与棚舍外的湿度相近,使绿鸟鸡适应外界环境。4、光照:过渡期的饲养,应尽可能加大光照强度,使绿鸟鸡适应自然光照。提前安装好黑光灯,用以诱虫。5、消毒:进行正常的环境喷雾消毒和器具消毒工作。6、通风:加强日常的通风换气,确保棚舍内的空气新鲜。二、放养管理1、早晨,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绿鸟鸡放到棚舍外的林果地或草场上采食各种昆虫、青草等,并在放养场地适当的位置分布足够的料桶、饮水器,使绿鸟鸡随时都能饮到清洁的饮水。同时,训练绿鸟鸡在中午时到遮荫棚避暑,开补喂养饲料,等天气转凉后再放出,傍晚时将绿鸟鸡圈回棚舍。2、合理利用草场、实行划区轮牧。为了减少绿鸟鸡的运动消耗,在放养初期,将放养场地安排在棚舍周围,并根据草场情况,定期轮换放养场地,使草场轮流生息,合理经营。3、认真观察鸡群状态(包括绿鸟鸡的采食、饮水、粪便等),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或上报。4、经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