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实践报告题目 合肥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状况的调查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 指引教师 系别/班级 姓名(学号)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合肥学院大学生个人消费状况的调查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增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步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足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步,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某些偏差本调研报告针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见解进行了一次较为进一步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各层次同窗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同步结合其她高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状况在总体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归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状况、只求和别人同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如何理性看待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如何对的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在这过程中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已是关系到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健康发展的核心一、 目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及成果分析(一)消费状况调查数据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如下的学生占23%,1000元~5000元占67%,5000元~10000元占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如下的学生来自都市的占4%,来自农村的占96%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国内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都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也许较奢侈,这在我们学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如下的占9.5%,500元~1000元占72.5%,1000元~元占14%,元以上占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元的只占4%,社会上某些舆论觉得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挥霍的见解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重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现代大学生用钱缺少筹划性,缺少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0%,有筹划消费的占32%,想花就花的占54%,选择其她的占4%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少筹划性,因此导致钱不够花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300元如下的学生占10%,300元~500元占48%,500元~700元占32%,700元以上占10%每月饮食开支在300元如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10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种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种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7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每天买饮料喝无论与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
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始终存在一股外出会餐和请同窗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高的一种因素,这阐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如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多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7、每月与恋爱有关的开支本次调查漏掉了恋爱开支,但据我们调查过程中口头理解到:在每月与恋爱有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如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此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她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8、平均每月费平均每月费支出在20~30元如下的大学生占20%,30元~50元占38%,50元~80元占36%,8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如下的占8%,10元~30元的占21%,30元~50元的占39%,50元以上的占32%。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合适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乐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她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潮流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尚有诸多人选择外出观光旅行,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KTV等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11、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消费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钞票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窗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某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但与此同步也有许多同窗是选择在学校周边的商业区购物12、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别调查成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每月支出与否有预算有筹划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筹划的女同窗为42%,男同窗则为37.1%。
13、平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一般学生多余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一般学生有更热切的盼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家庭较贫困的学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14、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见解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达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余的大部分,都是觉得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窗们普遍均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窗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二)调查成果分析通过以上调研成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别大重要归纳为如下几种方面: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晰懂得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因此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本,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窗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成果3、大学生更侧重潮流性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所有消费额的比重很大4、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种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某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支付宝、网银、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种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5、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步,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获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种消费热点。
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某些如单反、游戏机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6、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觉得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因此,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7、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她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尚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由于她们的钱得来不易,故她们会对生活的多种开支精打细算她们重要的耗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此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规定更为强烈,她们可以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8、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晰地结识到自己的消费构成不很合理,但很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构成的意识她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少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过了估计,只有很少数的学生可以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二、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探讨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困惑目前大学生中浮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自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一)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大学生消费的核心因素在国内,家庭是资助大学生完毕高等教育的最主线、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一定影响相似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认知、消费倾向等方面均会体现出相似的心理趋势,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出生的大学生则会在以上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别性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对的消费观念的教育局限性老式的家庭教育一方面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始终以来,家庭教育中一种比较单薄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此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她孩子同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二)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学校是一种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种介体。
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