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GPS RTK定位方法进行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1 GPS RTK 定位测量的特点GPS RTK (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测量具有显著的实时、快 捷等优点,但其精度、速度受卫星个数和状况、大气状况、通讯质量、 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距离及其点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所测 的 RTK 点位相互独立的,缺乏检核条件,个别点可能会出现粗差为 此,在采用GPS RTK定位方法进行控制测量时,要求作业员具有良好 的专业素质、经验和责任心,严格地按规程操作,加强成果检核,以 确保GPS RTK测量成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2 GPS RTK 定位测量的适用范围常用GPS双频接收机的RTK测量的标准精度为】cm lppm,可以满 足城市测量一、二级导线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土5cm的要求,但由于 测量中用到的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精度,与已知等级控制点点位在测 区的分布及其两套坐标(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精度有关,且转 换参数仅能用于这些已知控制点的控制区域,即这些已知控制点既能 满足RTK控制点测量时的控制范围,又满足RTK测量的作业距离(一 般为 10km 半径范围)的要求在一般地区一级GPS控制点较多,很容易找到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的已知一级GPS控制点作业基准点,进行RTK的二级以下的控制点测 量,如缺少点位亦很容易用GPS快速静态方法获得。
因此,按其精度 和作业方法,GPS RTK宜用于二、三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一 级控制宜采用 GPS 快速静态方法,通过联网平差来确保精度的可靠 性3 GPS RTK 定位测量技术依据•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9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4 坐标转换参数求解4.1 实时求解在RTK作业前,在测区布设一定数量的静态GPS控制点,与高一 级的GPS点联测,获得这些GPS控制点的WGS-84坐标和地方坐标系 坐标,并根据测区大小,选取3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GPS控制点作为 基准点,直接利用GPS控制器内置的实时处理软件或后处理软件求解 坐标转换参数4.2利用已知GPS控制点求解如具备或能获取测区内原有GPS控制点的成果和资料,可选取测 区内三个以上具有 WGS-84 坐标和地方坐标的已知控制点作基准点, 直接利用随机软件求解坐标转换参数4.3 坐标转换参数选定在求解坐标转换参数时,应采用不同的基准点的匹配组合,用不 同的计算方法求得坐标转换参数,经比较后选择精度较高(即残差较 小)的一组坐标转换参数被选中组合的点位校正残差必须满足水平 残差W0.03m,垂直残差W0.02m。
4.4 坐标转换参数的使用范围一个测区求解的坐标转换参数只能用于本测区,且其控制范围 (移动站离开基准站的最大距离),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不宜大于 10km,当基准站电台信号受到严重影响时,还应缩小其距离5 GPS RTK 的作业要求5.1 基准站的点位要求1 )点位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基准点上;2) 基准站上空尽可能开阔,5°〜15高度角以上无成片的障碍 物;3) 点位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物、地貌(如高层建 筑、成片水域等);4) 点位周围 200m 范围内无强列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 发射设备、高压输电线等)5.2 电子手簿的设置1) 正确设置以下参数:参考椭球、中央投影带、大地水准面模 型;2) 选择并设置电台频率;3) 选择GPS工作方式为RTK作业模式;4) 准确地输入基准站、流动站天线高度5.3 外业观测要求基准站和流动站的作业员应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包括GPS外业观测手簿(附表5.3.1) 和数据记录),上交的数据记录应包含三维坐标成果和原始观测数据观测的技术要求如表 1 所示表 1 GPS RTK 的观测技术要求站名卫星高度 角(度)有效观测 卫星数 (个)观测时间(分)采样间隔(秒)天线高度 测量天线对中 精度(mm)基准站±15±5连续5测前、后 各一次0.5流动站±15±5±35取固定咼 (2m)2注:1)观测卫星的图形强度PDOPV6;2) 基线站天线高测前量取一次,关机后再量取一次进行校核,读数至1mm;3) 流动站必须使用带有对中杆的三角架安置,并要求严格对中和整平。
流动站在每个观测点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可采用“关机”或“失锁”后再行起动观测方法),对两次观测值进行比较(其较差应小于 土5cm),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观测点的最终成果成果计算及较 差统计统一采用附表 5.3.2 格式5.4 观测成果校核为了避免观测成果出现粗差,确保 RTK 的实测精度和可靠性,除 要求作业员要严格按规程进行作业外,还必须重视观测成果的检核 可以把上述两次独立观测值比对称为测中检核,还必须进行测前检 核测前检核是作业前在测区选取两个以上的已知等级控制点,用 RTK 方法进行实测检核,检核的精度要求:平面位置互差不能大于土 10cm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展作业附表5.3.1 GPS外业观测手簿工程名称:观测者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测 站 名. 测站号 时段号天气状况测站近似坐标:经度:E ° '纬度:N ° /高程: (m)本测站为□ 新点□ 等大地点□ 等水准点□记录时间:□北京时间 DUTC □区时开录时间 结束时间接收机号 天线号 测后校核值天线高(m) :1. 2. 3. 平均值.天线咼量取方式及略图测站略图及障碍物情况观测状况记录1•电池电压 (块条)2•接收卫星号3•信噪比(SNR)4. 故障情况5. 备注附表5.3.2 GPS RTK较差检测统计表上口 点号第一次测量坐标第二次测量坐标较差值XYXY△x△y△s测前较差检测统计表控制上口 点号原坐标值检测坐标值较差值XYXY△x△y△s计算者:检查者: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