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20097418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6李贺诗二首练习含解析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贺诗二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箜篌(hu)蜀桐(sh) 凝云(nn)B湘娥() 芙蓉(rn) 冷光(ln)C女娲(w) 神妪(y) 瘦蛟(jio)D金鳞(ln) 胭脂(zhi) 提携(xi)解析:选C。“娲”应读w。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湘峨啼竹素女愁B十二门前溶冷光C黑云压城城欲催 D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选D。A项,峨娥。B项,溶融。C项,催摧。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高秋:在秋高气爽时弹奏B二十三弦动紫皇 动紫皇:感动了皇上C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逗D黑云压城城欲摧 摧:摧折,破坏解析:选C。逗:引出。4下列

2、诗句对音乐的描摹角度不一致的一项是()A空山凝云颓不流 B昆山玉碎凤凰叫C老鱼跳波瘦蛟舞 D露脚斜飞湿寒兔解析:选B。B项,是从听觉描摹音乐,其他三项是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描摹音乐。5填空。(1)李凭箜篌引一诗中描写音乐的高音清脆激越和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两句诗是:_,_。(2)梦入神山教神妪,_。(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战争形势危急、士兵临危不惊的英雄气概的两句诗是:_,_。(4)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士兵知恩图报、誓死效忠君王的两句诗是:_,_。答案:(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老鱼跳波瘦蛟舞(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阅读鉴赏(一

3、)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6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是如何描写乐声的起伏变化的?答:答案: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高音清脆激越。“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曲调多变优美动听。“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7赏析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并说说“

4、逗”字有何作用。答:答案:这两句诗写音响效果。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引出秋雨倾泻。这种大胆的想象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王安石曾批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你怎样认为?答:答案:不赞同王安石的看法。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

5、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9诗的最后两句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答:答案:诗人选用“黄金台”“玉龙”造形设色,塑造了一位受过君主恩遇,在国家危难、形势紧急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不惜为国捐躯的将士形象。(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011题。客游李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

6、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解析:选C。C.“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

7、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11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西岩:湖南永州西山。欸

8、乃:摇橹声。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渔翁行踪的同时,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美景。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D“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一句的句意。解析:选C。C项,这两句并没有低沉,这只是由夜至日出,色彩由暗至明。13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答案: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超然世外,志趣高洁,又略显孤寂的情怀。诗中用“汲清湘”“燃楚竹”来描写渔翁打水生火的日常生活,借渔翁自况,表现了诗人志趣

9、的高洁。“欸乃一声山水绿”,通过视觉、听觉写出了青山绿水之可爱,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境界,巧妙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超凡脱俗的情怀。最后两句,“回望天际”见白云相逐,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又略带孤寂的感情。三、语言表达1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7个字。被称为“诗鬼”的李贺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是一名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的文化名人,李贺的诗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呼吁复原和建立李贺故居,全面展示和弘扬“诗鬼”李贺的诗歌艺术,2月24日,在市社科联组织的“李贺故居复原座谈会”上,来自我市历史、文化、教育、建筑、考古领域的叶鹏、王铎

10、、徐金星、郑贞富等30多名专家学者联名发出倡议,期望尽快复原李贺故居,为实现洛阳文化强市战略作出典范。答:解析:概括内容应包括施动者、具体行为和受动者。答案:30多名专家学者呼吁尽快复原李贺故居。15阅读下面的漫画诱惑,认真领会画意,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这幅漫画形象地启示人们: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揭示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认真分析画面,基于画面的组成,抓住其中关键的要素。分析该漫画的画面可知,该漫画中有一只猫,猫的前面是一只吊在架上的鱼,而鱼的下面是一个陷阱,陷阱的下面写着“诱惑”两个字,而画面的右上方有一行可以解读为“最诱人处最危险”或“危险处最最诱人”两种含义的文字。根据画面的

11、这些要素推知该漫画的寓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读:强调风险的角度,强调诱人的角度。根据第个角度可得出“诱惑往往是带有危险的,不可不顾危险,只看到利益”;根据第个角度可得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又是最诱人的地方”。 答案: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或:值得向往的,往往在险远的地方。)今宵月冷祭李贺 花落菩提抚一曲无弦琴,我在笔墨蹊径里徘徊又徘徊,然而你的影踪缈然,南园上再也没有你清风盈袖、儒衫方巾的风姿。我梦里的追寻终成幻影。天上人间,老兔寒蟾泣天色;黄泉碧落,雨冷香魂吊书客。多少个寂然的深夜里,透过苍白的纸

12、张,透过你浸着血泪的诗篇,试着想触摸你的灵魂。分明看到你遭谤而不得中进士时的凄伤绝望;分明看到你在京城从九品的奉礼郎的寒职上挣扎消耗了三年光阴,那期间内心的困顿与疲乏;分明看到你到滁州去做张彻的幕僚时的绝望,那时的你,早已不敢奢求仕进,只为了谋求生路。现实使你在本是逼人青春的年纪里早早体味到缈缈无光的绝望。于是你写下长平箭头歌如此森然的诗句,祭奠古魂,何尝不是祭奠你自己?昌谷的南园里,花姿草蔓参差错落,姿态万千。这满目的生机勃勃却引起你一怀愁绪。红颜难久,韶华易逝,可怜日暮嫣香落。你如汉剑般的才情以及“男儿何不带吴钩”的铮铮抱负却因了那荒诞的缘由而郁郁不得志,尤如繁花遍谷无人赏。你本对自己的文才自负,曾自喻为“汉剑”,“自言汉剑当飞出去”,那茫茫前路,却令你怀疑自己一生所学,尽是无用,以致自问文章何处哭秋风。多少年来,清瘦的你骑着同样清瘦的毛驴,背负装着笔墨纸砚的已磨损得相当残旧的丝袋,在晨光熹微里沐着晓色徘徊在历史古道、田野河边、荒村野店、深山古寺,体验生活,将灵感觅在口袋中。如果我曾行走在千年前唐朝的秋江水畔、茫茫尘世,我愿祈求上苍,在你必经之处,让我成为曲水岸边的一株水草,成为深秋庭院的一片梧桐落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