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2009651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口腔科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口腔科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口腔科学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口腔科学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学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总结题型:单选50X1=50;名词解释5X4=20;问答题3X10=30。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1、功能:摄食、咀嚼、感觉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和呼吸。2、特点及临床意义: (1) 位置显露:容易遭受外伤,罹患疾病后易初期发现。(2) 血供丰富:伤后易出血,抗感染能力强,外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较快,易形成血肿。(3) 解剖构造复杂:口腔颌面部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器官组织,这些组织器官损伤后可导致面瘫、面部麻木及唾液瘘等并发症。(4) 自然皮肤皮纹:颌面部手术切口应设计沿皮纹方向。(5) 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炎症、外伤、肿瘤发生时,常波及

2、颅内和咽喉部。3、牙齿(1)乳牙,20颗,以罗马数字记录。萌出时间:6个月开始,2岁末终结;脱落时间6-12岁。中切牙:6-8m,侧切牙:8-10m,第一乳磨牙:12-16m,尖牙:16-20m,第二乳磨牙:24-30m。(2)恒牙,28-32颗,易阿拉伯数字记录。萌出时间:6岁开始,26岁终结。第一磨牙:5-7y,中切牙:7-9y,侧切牙:8-10y,尖牙:11-13y,第一前磨牙:10-12y,第二前磨牙:11-13y,第二磨牙:12-14y,第三磨牙:17-26y。(3)乳牙和恒牙的排列方式:混合牙列。交替方式:左右成对,先下后上。时间:6-12y。4、简述舌粘膜的乳头构成。四种:(1)

3、 丝状乳头:数目较多,遍及于整个舌体背面(2) 菌状乳头: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具有味觉神经末梢(3) 轮廓乳头:812个,沿人字沟排列,好友味蕾以司味觉(4) 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5、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化脓性感染时脓液易引流;(2)受被动撞击力,力量分散传递至邻骨,不易骨折;(3)骨折常伴邻骨骨折,甚至合并颅底骨折伴颅内损伤;(4)无大肌肉附着,骨折段的移位与受力的大小、方向有关。6、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骨皮质特厚、致密,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多;(2)血供较差,骨折愈合时间慢于上颌;(3)附

4、着强大的咀嚼肌群,骨折后易错位。(4)解剖单薄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7、升颌肌群(闭口):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8、降颌肌群(开口):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9、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10、静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11、简述舌的神经支配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12、简述三叉神经的两个分支。13、简述面神经的五个分支。面神经处茎乳孔后如腮腺分为如下五支,支配面部表情肌的活动。(1) 颞支:重要分布于额肌,受损后额纹消失。(2) 颧支:重要

5、分布于眼轮匝肌上群和额肌,受损后眼睑不能闭合。(3) 颊支:分布于颊肌、提唇上肌、笑肌和口轮匝肌,受损后鼻唇沟消失变得平坦,且不能顾腮。(4) 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受损后体现为下唇瘫痪,口角歪斜(5) 颈支:分布于颈阔肌,受损后对功能影响小。14、腮腺:最大的唾液腺。15、简述舌的神经支配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二、口腔和面部检查、卫生保健1、器械:口镜、镊子、探针。2、体位:检查者取座位位于患者头部的右侧或右后侧,患者仰卧于口腔综合椅上,护士或助理位于患者头部左侧位。3、检查措施:问诊、视

6、诊、探诊、叩诊、触诊(扪诊)、嗅诊、咬诊。4、牙齿松动度:(1)度:活动幅度在1mm内;(2)度:活动幅度1-2mm,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3)度:活动幅度在2mm以上,伴有近远中及垂直等多方向活动。5、刷牙措施:竖刷法;横颤竖向移动刷牙法。三、龋病1、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细菌感染性疾病。2、 临床体现:(1)色的变化 :牙面初呈白垩色,由于色素沉着,呈现黄褐色、棕褐色以至黑褐色;(2)质的变化 : 牙釉质,牙本质失去原有硬度,变得疏松软化;(3)形的变化: 硬组织的崩溃,缺损,形成龋洞。 3、限度:(1)浅龋:龋坏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

7、层,呈白垩或黄褐色,无自觉症状(2)中龋:龋坏累及牙本质浅层,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但清除刺激后症状消失(3)深龋:龋坏已侵犯牙本质深层龋洞较深,探痛、刺激痛敏感,但无自发痛四、牙髓炎和根尖周炎1、急性牙髓炎(1)症状: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自发性阵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呈间歇性发作,在无外界任何刺激的状况下,患牙发生剧烈疼痛,初期疼痛发作时间短,缓和时间较长,随着病情发展,晚期则疼痛发作时间长,缓和时间较短,乃至最后无缓和期 2)夜间痛:夜间疼痛比白天重 ,特别是平卧时更明显;3)温度加剧疼痛:初期冷、热刺激均可引起疼痛加重,晚期冷刺激不仅不激发疼痛,反而使疼痛临时缓和,故

8、临床常用患者口含冷水或吸冷气以减轻疼痛4)疼痛不能定位: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向同侧上、下颌牙齿及临近部位放射,患者常不能指出病牙的精确位置。(2)检查: 深龋,其她牙体硬组织疾患,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 2、慢性牙髓炎:(1)临床体现: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痛,可有阵发性隐痛或钝痛;病程长;多可定位患牙。(2)类型: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慢性增生型牙髓炎3、根尖周炎(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1)咬合痛,自发痛,持续性钝痛; 2)患牙可见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 3)牙冠变色,患牙对温度及电活力无反映,病人能明确指出患牙; 4)牙齿叩痛;I度松动;5)牙片显示牙根尖有阴

9、影或无。(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根尖脓肿:患牙自发性剧烈、持续性跳痛;牙齿伸长和松动更明显,稍一触碰,即疼痛难忍-扣痛;局部牙龈轻度红肿、压痛。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不适症状。2)骨膜下脓肿:患牙的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患牙自觉高起,松动影响睡眠和进食;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全身乏力;严重者,浮现蜂窝组织炎3)粘膜下脓肿:根尖区肿胀局限,脓肿形成,有波动感;患牙自发性及咬合痛减轻;全身症状缓和。4、鉴别: 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牙髓炎牙体变色 一般有 一般无 牙髓活力 - + 疼痛性质 自发持续痛 自发阵痛牙伸长感 有 一般无 叩 痛 有 一般无 指出患牙 能 不能 软组织肿 一般

10、有 无 全身症状 一般有 一般无5、 简述急性牙髓炎的应急解决原则:开髓引流、安抚治疗、药物止痛、针刺止痛。6、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解决措施:(1)局麻下开髓引流;(2)切开排脓;(3)安抚治疗;(4)调牙合,磨改;(5)消炎止痛;(6)针刺镇痛。五、牙龈炎1、 定义:是指病变只局限于牙龈组织,由牙菌斑引起的炎症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以成为牙周病。2、 分类:慢性龈缘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增生性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牙龈纤维瘤病、牙龈瘤、急性龈乳头炎 3、 慢性牙龈炎(1) 病因:局部因素(2) 临床体现:牙龈色泽变为深红或暗红色;牙龈乳头圆钝肥大,点彩消失;假性牙周袋;牙龈松软脆弱,触之易

11、出血 (3) 治疗:龈上洁治术:清除局部因;1%- 3%双氧水冲洗龈沟:改善局部环境;局部用药;口腔卫生宣教。4、 青春期龈炎(1) 病因:局部因素-牙菌斑;全身因素-青春期激素是发病诱因(2)临床体现:好发于唇侧牙间乳头和牙龈;球形肿胀,有牙龈袋形成,探诊易出血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3) 治疗:消除局部因素:1%- 3%双氧水冲洗龈沟,改善局部环境;局部用药;全身给以维生素c等支持治疗;口腔卫生指引六、牙周炎1、 定义:牙周炎是指菌斑微生物引起,发生于深层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同步浮现牙龈和牙槽骨的萎缩变化。3、类型:慢性(成人)牙周炎局限型或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迅速进展性

12、牙周炎、青春前期牙周炎) 4、慢性牙周炎(1)临床体现:1)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取、牙齿松动。2)晚期体现: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继发性创伤、牙根暴露、急性牙脓肿、逆行性牙髓炎。5、 侵袭性牙周炎局限型:牙周结缔组织及牙槽骨的迅速破坏、丧失。 临床体现:(1)年龄与性别:青春期至25岁前后,女性多;(2)牙龈炎症轻和口腔卫生状况较好;(3)好发牙位 :2颗第一磨牙和前牙,其她部位2颗;(4)病程进展快;(5)初期牙齿松动移位;(6)牙周袋深及垂直牙槽骨吸取-弧形吸取和前牙水平吸取(7)家族史 广泛型临床体现:(1)年龄与性别:30岁此前;(2)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3)好发牙位:累及至少

13、除切牙和第一磨牙外的三个颗牙;(4)病程进展快,初期牙齿松动移位,牙周袋及牙槽骨破坏;(5)部分患者有白细胞功能缺陷;(6)活动期-牙龈炎、出血、溢脓;(7)静止期-牙周袋深、牙龈炎症不明显;(8)家族史;(9)X线体现七、口腔黏膜常用疾病1、口腔单纯疱疹(1)病因:I 型疱疹病毒(2)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6个月至2岁最多见,病程7-10天,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 1) 前驱期:(47天)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等2) 水疱期: 成簇小水疱形成3) 糜烂期:水疱破裂、糜烂、假膜形成4) 愈合期: 结痂愈合(3)复发性疱疹性口炎:30-50% 发生复发性损害唇疱疹:多见于成人,诱发因素与阳光、局部

14、机械刺激、感冒及情绪因素有关。疲乏,不适;局部症状10h内;水疱24h;疱破裂、糜烂、结痂10d后病变愈合。2、 口腔念珠菌病(1)病因: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2)念珠菌性口炎类型: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3)局部治疗:1)0.2-4% 碳酸氢钠溶液; 2)0.05% 龙胆紫溶液;3)氯已定;4)西地碘;5)制霉菌素;6)咪康唑。3、复发性阿弗她溃疡(1)轻型:最常用,约占80。自然病程约1-2周。红、黄、凹、痛1)溃疡特性:1-5个2-4mm 的圆形溃疡。2)好发部位:(角化差黏膜)唇、颊、舌、口底。 3)发作期:前驱期23天溃疡期。4)愈合期:4-5天后,溃疡愈合。5)间歇期:长短不一。(2)重型:复发性坏死性粘液腺周边炎、腺周口疮。1) 溃疡特性: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大小:直径1020mm。2) 好发部位:口角、咽旁、软腭、腭垂。 3) 预后:愈后可留瘢痕,舌尖、腭垂缺损。 4) 病程:长,可达一至数月;可有自限性。(3)疱疹样阿弗她口炎 1)溃疡特性: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2mm,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疼痛较重。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