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元杂剧和戏剧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4页
文档ID:420008448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元杂剧和戏剧_第1页
1/4

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 元杂剧和戏剧戏剧鉴赏:元杂剧《柳毅传书》的艺术成就—以《柳毅传书》第二折为例爱情与婚姻的题材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非常热门,而其中有一种充满浪漫气息的创作方法,更是深受元代戏剧家和观众所喜欢故事写凡人与异类的相识相爱,情节离奇曲折,想象力天马行空,但又深入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谓的“异类”,是指神、鬼、妖等区别于凡人的存在,这类题材早在六朝就有,到了唐代更是蔚为大观本文所指“异类”为龙女,下文以家喻户晓的《柳毅传书》第二折龙斗为例,分析^p 此部杂剧的艺术成就一 《柳毅传书》的概述  杂剧《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人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两者皆为该时代的名篇名作《柳》杂剧作者尚仲贤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太和正音谱》评价其曲词风格为:“尚仲贤之词,如山花献笑大概指出其曲具有清新明快的风格故事讲述柳毅在前往长安赴考途中,遇到一位女子在风沙扑面的泾河边过着凄凉的牧羊生活原来对方乃是洞庭湖的龙宫三公主,远嫁泾水小龙可惜小龙生性风流,夫妻感情不好三公主独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柳毅义愤填膺,放弃考取科举,容许为龙女三娘送信柳毅为三娘送信往龙宫求助于洞庭君,但洞庭君想息事宁人。

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性子暴烈,听闻此事,一怒之下带同水军前往挽救三公主,并吞杀了泾水小龙三公主回宫后,为柳毅奉酒答谢钱塘君见二人眉目传情,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碍于没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怀自己间接杀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回绝了婚事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经常望湖兴叹;而三娘亦对柳毅日夜挂念双方家长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然思量柳毅的母亲决意为柳毅寻找媳妇;而钱塘君由于错手杀了三公主的丈夫而耿耿于怀,决意化身为媒婆前往柳家说媒三娘化身卢氏与刘毅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二、《柳毅传书》的叙事艺术  全剧共四折一楔子,此处选的是第二折——龙斗第二折的曲词是描写二龙争斗的,场面风雨雷电交加,词采易成奇谲由于尚仲贤的曲词风格像山花一样清新明快,所以曲中多用行云流水似的文句,写出了奇谲万分的景象这一折的曲词,勘称为一篇“龙斗赋”〔一〕戏剧构造严谨  《柳》的戏剧构造紧凑,情节大起大落,具有锋利的戏剧矛盾,充满了丰富的戏剧张力全剧以悲剧开头,喜剧结尾,中有激战酣打场面,也有庆宴觥筹交织,舞台气氛动静相宜单拿第二折来说,也是写得起伏有致,环环相扣,值得加以品味《斗鹌鹑》写二龙初战时兴风作浪、翻云覆雨的紧张气氛水火烟云雾雷风,这都是神话传说中,直接与龙有关的最有特征的东西。

一上来就给观众渲染了神秘恐惧的气氛,展示了龙的威势,这里是混写,是泼墨《紫花儿序》从侧面衬托了二龙斗法的威力这里没有直接描写如何相斗,而是用“惊杀了樵子,慌杀了仙童,唬杀了渔翁”这样的构造来衬托,最令人惊讶的是连电母这样的神仙也被搅得站立不稳,坠落地面上几笔就勾勒出了樵子、仙童、渔翁、电母,非常形象生动,也很传神下面是详细描写二龙从出龙宫到决战的情景《校桃红》写泾河小龙刚出龙宫迎战的嚣张威风之态《紫花儿序》写二龙交锋,你追我赶之间交杂水卒们呐喊厮杀的剧烈打斗《鬼三台》写二龙短兵相接,通过场场斗法激战,钱塘火龙成功《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三曲,是概写柳毅传书到洞庭,钱塘君怒去泾河,战胜小龙的过程《拙鲁速》《幺篇》《收尾》三曲,写泾河小龙惨败被吞杀的结局,其中最怵目惊心的是激战之后的凄惨景象从谋篇布局上看,剧作家非常重视这一折“龙斗赋”不然也没必要利用一折的套曲专门描写剧作家使二龙过场交代情节之后,就把他们推向台后,巧妙地招来“电母”作正旦,与泾河老龙一起,以报告战况的方式,把龙斗的赫赫威势和神话色彩原汁原味演唱出来而最有趣的是,当时剧坛上也有剧作家互相比拼才华的意味《张生煮海》的作者李好古,同样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

贾仲明为其所补挽词曰:“芳名纸上百年图,锦绣胸中万卷书,标题尘外三生簿《镇凶宅》赵太祖,《劈华山》用功夫,煮全海张生故撰文李好古,暮景桑榆其曲风如孤松挂月,清冷平淡第 页 共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