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1976461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渗透的调试运行、及检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渗入的调试运营、膜的检测1 反渗入系统的调试运营反渗入解决系统图见P&ID图。1. 1初次起动的设备(1) 在反渗入装置初次起动之前,预解决系统必须通过调试和实验,给水水质和给水的流量应能满足反渗入装置运营的规定。(2) 在将反渗入过滤器连接到管路上之前,应吹扫冲洗管路(涉及反渗入给水的母管和支管)。(3) 检查各管路,应按工艺规定连接,各阀门开关状态良好。(4) 检查所有仪表应按安装对的并已通过校准。(5) 确认高压泵、电动慢开门处在可以立即运营状态,泵进水门处在打开状态。(6) 核对联锁、报警、控制参数和节点已通过对的的设立和整定。(7) 各加药储罐应保证2/3以上的液位,并经搅拌均匀,

2、加药的计量和加药系统均处在正常备用状态。(8) 运营检测用的多种试剂和仪器、仪表已准备好。(9) 核对产品水不合格排放门(产品水出口阀门)是打开的。(10) 浓水控制阀应处在合适的启动位置。1.2反渗入装置初次起动(1) 反渗入装置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应位于手动的位置。(2) 将多种仪表按需要投入运营。(3) 各加药单元计量泵投入运营(初始以手动方式调节)。(4) 打开冲洗排放门,打开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开度1/3)。现场起动电动开门,在CIP池内灌满UF的出水,启动CIP冲洗泵使水小流量进入反渗入装置,以便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排气约5min,冲洗约30min以上),此时新

3、膜中的保护液也一并冲出。(5) 检查系统应无渗漏。至此,排气和低压冲洗结束。(6) 关闭电动开门、出水手动阀门,关闭冲洗排放门,打开浓水排放阀(浓水排放阀可全开,微开冲洗排放门1/3)。(7) 启动高压给水泵,启动电动开门,手动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膜的进水压力升高率每秒须不不小于10psi,使给水在低于50%给水压力下冲洗反渗入装置,直至排水不含保护液为止(冲洗时间至少30min)。(8) 检查各调节加药单元计量泵工作应正常。(9) 慢慢开大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同步调节浓水排放调节阀的开度,直至满足设计的进水流量和回收率,同步调节多种药剂加药量至稳定。(10) 系统达到设计条件时,检查

4、各段压力,检查总流量、淡水流量和浓水的流量,检查浓水的LSI。(11) 系统稳定运营后(大概1h的运营时间),记录所有运营参数。关闭产品水不合格排放阀门,转向正常,反渗入装置开始正常制水。(12) 检测每一种压力容器的产品水的电导率,并分析已发生或也许会发生的故障。(13) 在运营2448h后,记录所有的运营数据(给水压力、压差、流量、回收率、电导率等),注意保存起始运营的记录,并取给水、浓水水样、测定成分,核计并比较系统的特性。(14) 当反渗入装置的手动停止运营时,一方面关闭电动开门,然后停止高压泵运营。1.3 手动启动操作反渗入装置的“手动启动”实际是计算机上的软手操手动启动或通过现场的

5、ET200站通讯接口运用手操器进行启动。启动环节与上述“初步启动”环节相似。如果是非长期停运或未经停运保护,操作环节可作相应的调节。1.4 反渗入装置自动启动和停止反渗入装置的自动启动是通过PLC中心控制计算机来实现的。在启动的准备工作所有完毕并初次所有完毕启动成功后,预解决系统已在运营供水,反渗入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启动的操作。(1) 将反渗入装置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置于“自动”位置。(2) 将多种仪表投入运营,打开加药计量泵的出入口门。(3) 检查联锁、报警、分析仪表应正常。(4) 按下“反渗入启动按钮”,此时PLC程序自动启动计量泵、高压泵、启动电动开门,系统进入脱盐制水运

6、营阶段。(5) 需要停止反渗入装置运营时,按下“反渗入停止按钮”,PLC自动关闭电动慢开门,停止高压泵和计量泵运营。(6) 每次反渗入装置停止运营后,都要进行低压冲洗。1.5 运营方式的调节(1) 反渗入装置正常的运营方式是保持流量、稳定水质、获得设计的回收率。如果由于水温的变化或膜的污染构造引起流量下降,可调节给水压力以改善产水量。但不能容许过多的污染和结垢,即不可超过设计压力(或原、初始压力)的10%。(2) 如给水水质的变化,当给水TDS增长过大时,为避免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应当减少回收率,以免导致膜的污染和结垢。(3) 一般反渗入的设计水量往往是生产需要的最高量。当正常运营不需要最高流量

7、时,为避免频繁开停设备而减少膜的寿命,除设计上应当设立产品水储存水池以平衡水流量外,还采用了如下措施:1) 低给水压力(为节省电力,设计上采用变频电机)运营。在减少产水量的方式下运营,运用事先编制好的PLC控制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分析,检查各元件与否有回收率超过规定的状况。在低产品水流量的条件下运营,还也许引起产品水的脱盐率减少。低流量下运营还要对各个膜元件的给水/浓水的流量进行系统分析,以避免值超过规定,引起浓差极化。2) 取产品水循环的措施,使一定量的产品水回到给水,这样可维持膜给水压力的恒定,又可使膜表面的给水/浓水流速提高,对膜有清洗作用,并且可变化产品水的水质。(4) 工程的运营一

8、般以给水压力最高1.32MPa(191psi)、回收率和产品水TDS为重要控制因素。(5) 当给水温度减少时,可借提高给水压力来补偿,但不能超过极限值,如果温度进一步下降,则只能减少产品水流量。当温度高时,则也许引起脱盐率下降。1) 温度高时产水量高,脱盐率下降,可借减少给水压力来调节产水量,但要注意又不能使产品水TDS高于设计的规定值。2) 停用部分压力容器或减少部分膜元件(以减少膜面积,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来拟定,此时给水压力和产品水质均可保持不变)。并且要注意取出的膜元件的妥善保护。(6) 当原水盐分增长时,可采用增高给水压力;当来水盐分减少时,可减少给水压力或提高系统的回收率,或增大产水量

9、。1.6 反渗入运营维护要点(1) 反渗入系统(聚酰胺膜)给水温度应当不不小于45。(2) 卷式膜给水的SDI(30psi)应当不不小于4.0,必须不不小于5。(3) 给水中不应具有胶体硫。(4) 海水膜元件的给水压力不应超过6.9MPa,苦咸水的膜给水压力不应超过4.2 MPa,一般水膜元件的给水压力不应超过2.1MPa。(5) 运营时渗入产品水的静压力不应超过给水/浓水压力0.3bar。如果在系统设计上装有产品水出口门(在膜化学清洗时关断用),为避免运营人员疏忽,忘掉打开产品水出口门,可在产品水管上装设爆破膜,以保证膜的安全(出产品水静压不超过3m)。为了避免膜袋黏结线开裂,并不采用设立逆

10、止阀的措施,黏结线开裂并非由于大流量,而是膜两侧的压力差,逆止阀常常不能瞬间关闭,也不能保证绝对严密,因而不是可靠的措施。(6) 膜元件在运营时(特别是启动时)对给水的冲击压力必须设法消除。为了避免水锤的发生,在给水泵的出口上可装行程为25s的电动慢开门,与手动调节阀配合使用(压力上升速度应不不小于0.69Pa/s )。(7) 所使用的水质阻诟剂应当是膜厂家许可的。(8) 当持续运营时PH值不应不不小于2.0,也不应不小于11.0。如果需要调节PH值,可用硫酸或膜厂家许可使用的同等当量的酸。(9) 回收率应当受盐的浓度的限制,不能超过膜导则的限度。(10) 为控制膜的结垢,应控制水中的化学成分

11、(如Ca、Ba或Sr)或采用加阻诟剂的措施。(11) 运营中控制SiO2的含量,以避免膜被胶体硅或沉积硅的污染。(12) 浓水中可溶硅不应超过150mg/L(25)。(13) 应避免膜被表面活性剂、溶剂、可溶油、脂类等高分子的聚合物污染。(14) 给水中不应具有臭氧、高锰酸盐或其他强氧化剂。(15) 给水为地表水源时,要采用消除细菌的预解决措施。(16) 对比初始运营产品水量,通过原则化后,下降10%15%时,要进行膜的清洗。(17) 当化学清洗膜或停运时,PH值不应不不小于1,也不可不小于12。(18) 当膜被清洗时,不能用阳离子性或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未经膜生产厂家批准的化学药剂。(

12、19) 给水流量不应超过膜元件导则规定的流量,以避免膜卷因流量过大而窜出(给水泵的设计流量不应不小于导则的规定)。单个膜元件的压降不能不小于1.4bar,6个膜的压力容器的压降不能不小于4.2bar。(20) 膜厂家的湿膜产品要避免干燥,在所有时间内都应保持湿的状态下。(21) 更换或新装的新膜,投入运营开始时的渗入水量至少需要1-2小时拍掉,至冲洗干净甚至4h.(22) 为避免微生物在长时间停用时生长,膜元件应当浸在保护溶液中,储存溶液中应有具有18%(质量百分数)的甘油和1%的亚硫酸钠(食品级),该溶液也能作为防冻保护作用。在低于10周的短期保护时,1%的亚硫酸钠足以克制细菌的生长。(23

13、) 如果膜元件浸在甲醛溶液中杀菌,在此之前膜必须是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即至少是用6h,否则使用膜的水通量减少。(24) 用氯(HOCI)泡膜将导致损坏,应严禁。(25)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运营,膜的性能将受到影响,温度对膜的产水量影响可参照温度校正系数(TCF)表进行校正。(26) 系统停运时应进行系统的冲洗,冲洗方式有;采用渗入水冲洗系统;采用不开高压泵的低压水泵冲洗(CIP冲洗);采用产品水泵接至反渗入冲洗入口进行冲洗。(27) 运营中发现反渗入系统给水不合格时,要在进入UF超滤之前排掉。1.7 运营记录(1) 启动记录反渗入装置的特性必须从运营开始就记录下来。记录应涉及启动时和实际初始运营

14、时的预解决和反渗入的运营数据记录。(2) 运营数据运营数据可以阐明系统的性能,在整个反渗入运营期间都要进行平常收集,这些数据与定期的分析一起为评价装置的性能提供资料。具体内容涉及:1) 流量(各段产品水和浓水流量);2) 压力(各段给水、浓水、产品水、UF过滤器出口及入口);3) 温度(给水);4) 余氯(原水、给水);5) 氧化还原电位(给水);6) PH值(给水、产品水、浓水);7) 电导率/TDS(给水、产品水,每一段给水、产品水、浓水);8) SDI及浊度(给水、UF过滤器前,浓水);9) 给水加酸前后的LSI和最后一段浓水的LSI(浓水TDS10000 mg/L)。10) 每天记录一

15、次:CI2耗量;凝聚剂耗量;酸耗量;阻诟剂耗量;亚硫酸氢钠耗量。(3) 所有仪表和表记的校准必须按照制造商的建议按规定的周期进行(至少三个月校准一次)。(4) 维修日记维修纪录是对反渗入装置和机械设备进行问题分析的必备资料。如机械故障时零件的更换、反渗入压力容器/膜元件的更换维修、清洗(清洗剂和清洗状况)、仪表和表计的校准等。1.8 异常状况及现场解决(1) 发生异常状况时,值班人员应保持镇定,必须在保证多种仪表批示无误、分析数据可靠的基本上,分析故障的因素及时进行解决。(2) 如泵发生缺陷时,在容许的状况下应先启动备用泵,其后停运故障泵,进行检查、修理。(3) 故障排除后,值班人员应将发生的一切现象、过程、时间、故障因素及解决状况记录下来。1.9 反渗入系统连锁与报警(1) 高压泵入口压力低,开关的连锁与报警。当高压泵入口给水压力低于0.05MPa时,高压泵自动停运,同步连锁关闭电动慢开门。(2) 泵出口给水压力仍高于给水泵的最高压力,高压泵自动停止运营,同步联锁关闭电动慢开门。(3) 高压泵与电动慢开门的连锁与报警。高压泵自动起动时,电动慢开门与高压泵连锁启动,如果在规定期间内慢开门未开到位,则报警。当高压泵自动停运时,电动慢开门与高压泵联锁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