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1936738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宁镇中心学校 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三单元计划时间2016.9备课教师赵倩教研组员段常英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尝试运用说明的方法介绍事物”。围绕主题本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一次口语交际、一次习作训练和一次“回顾拓展练习”。鲸和松鼠介绍了鲸和松鼠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在选文后面,编者还安排了“鲸”的小资料、介绍了博物学家布封以及他的自

2、然史;“回顾与拓展”中,“课外书屋”为学生推荐了森林报的多本科普性读物,这样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丰富知识,同时在大量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为“小小推销员”,要求学生推销介绍一种商品;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物品,旨在通过说写练习,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练习用准确的语言来介绍事物的特点。单元目标知识和能力: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2、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3、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过程与方法:1自

3、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2、了解当代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性的积极性。重点1、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2、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难点1、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2、领悟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单元课时划分9.鲸 210.松鼠 111.新型玻璃

4、 212.假如没有灰尘 1口语交际习作三 3回顾拓展三 2单元测试 2教学媒体选择课件 资料 图片 卡片 小黑板长宁镇中心学校(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备课组长签字: 学校教研组签字: 时间2016.9主备教师赵倩修改人员段常英课题9、鲸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由感受到表达并初步运用。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5、然、热爱科学的情感。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及本文用来说明鲸“大”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学法指导引导 合作交流 讲授法教学过程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交流资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在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庞大的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鲸)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图文资料,下面请大

6、家借助资料先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然后将资料进行汇总,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总资料,做好汇报准备。)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许多知识,对鲸非常感兴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鲸”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鲸)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哺乳”,“肺”,纠正读音以及“肺”的写法。结合人体部位,引导学习本课生字“腭”“肚”“肺”“胎”,左部都是月字旁;“肺”字右部注意不要写成“市”。刚才

7、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谁来读读?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来概括。(相机板书:大小 演变 种类 吃食 呼吸 睡觉 胎生)引导学生把“吃食、呼吸、睡觉”这三部分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通过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提出不懂的问题。词语理解难点:胎生 哺乳动物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反复读。老师相机指导点拨读通,读出特点。三、合作学习,发现特点下面我们要要召开一个关于鲸的“科学新闻发布会”。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小科学家,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研究成果。为了搞好本次的新闻发布会,咱们首先得读懂课文。分组合作学习研究,

8、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演说家、表演家、小作家中的一个角色,采用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方法,选择其中一项来研究。在分组学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为了能讲得让别人一听就懂,像鲸的呼吸方法和睡觉姿势等内容,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并加以说明。各组可以补充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鲸的学习资料,作好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再来作“科学新闻发布会”。四、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课外继续收集关于鲸的资料,适时地充实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去,并根据自己选择研究的一个方面,拟写好自己的研究报告。板书设计:9鲸大小 种类 演变 胎生 呼吸 吃食 睡觉第二课时 一、创

9、设情境,走进“鲸”的世界上节课,我们分组研究了鲸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老师来当主持人,每个学习就是一个“鲸研究专家组”,围绕一个方面有重点地汇报鲸的研究成果。二、召开“新闻发布会”,研究“鲸”的特点主持人: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特别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我们都知道这种动物叫做“鲸”。今天,我们就要召开“科学新闻发布会”,请“研究专家组”来汇报研究成果。在座的既是现场的记者,又是评委,可以随时向“研究专家组”提问题,并评价其汇报成绩。“鲸”的大小。主持人:都说鲸很大很大,到底怎样

10、大?下面我们请“专家”介绍一下鲸的大小。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发现写作特点。主持人:你们觉得“专家”汇报得怎么样?请“评论员”发表评论。引导学生发现正因为“专家”在介绍鲸的大小时,用上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生动而富有条理地介绍出了鲸的大。(板书:举例子 列数字 作对比)指名读。朗读点拨预设:听出来了,你强调了数字,读出了鲸的大!通过和熟悉的事物一比较,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鲸的大。比一比,看谁能读得更大一些!不错,你边读边做动作,读出了鲸的大!全班齐读体会鲸的大。鲸是哺乳动物。课件出示下列文字资料:一天,东海龙王突然心血来潮,想搞个鱼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种鱼最大,哪一种鱼重。得

11、到名次的,龙王将给予重奖。到了比赛那一天,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蟹将军的查验进入了赛场。鲸得到这个消息,他也想趁机溜进去拿个大奖。当他正准备混进赛场时,被蟹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蟹将军发生了争吵,蟹将军说出不准他参赛的理由,鲸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请“专家”解答:鲸想靠什么混进去拿大奖的?蟹将军说出了哪些理由让鲸只好灰溜溜地游回去了?想象鲸和蟹将军争吵时的情景。相机学习第2、5、7自然段。认真读第2段课文,然后把自己当作是鲸鱼,将这一段话转述给同学听。“鲸”,明明不是“鱼”,是“哺乳动物”,为什么还是“鱼”字旁?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小结:人类对鲸的认识,是从体形特点到

12、生理特性的。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这样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完善的。鲸不属于鱼类,用“鱼”做偏旁显然是不恰当的。不过,人们约定俗成也就沿用至今了。从鲸的演变,我们可以知道鲸是哺乳动物。还有其他理由吗?(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的)你想用什么方式向大家介绍研究成果?从“专家”的解释中,我们明白了鲸是哺乳动物。怪不得蟹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呢。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鲸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介绍。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来辨别鲸的大小和种类。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13、齿鲸和须鲸异同点可采用比一比的方式介绍: 种类 项目 有无牙齿 食物 呼吸 睡觉须鲸 齿鲸 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法、打比方。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朗读体会,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创设新闻发布会的有趣情境,促进学生消化吸收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发展能力和训练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允许学生把课前阅读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三、研读文本,领悟说明方法刚才我们美美地当了一回研究员,我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而且还了解了鲸的生活习性。作者为了给我们介绍鲸,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看板书说出说明方

14、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结合文中一处内容,让学生谈谈作者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或者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列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鲸很大很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无加点的词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朗读体会说明文用词要讲究准确,科学。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课后第3题练习。(课件出示)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作比较: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和象作比较有什么好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列数字: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