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铁也就是所谓的铸铁比较脆,熟铁韧性比较好!生铁一般指含碳量在 2~4.3%的铁的合金又称铸铁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 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 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 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 原料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 口铁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 铸造性能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 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 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 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此 外还有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的生铁,叫合金生铁,如硅铁、锰铁 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或精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 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专家提醒,铁锅烹食可补铁但不宜烹煮酸性食物近日,“特富龙”被曝出“可能含致癌物”,而且“美国在数百名新生儿的脐血 内发现了生产特富龙等不粘产品时的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PFOA)〃的消 息。
为此,人们对自己经常使用不粘锅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那么,究竟用什 么锅是安全的?世卫组织(WHO)专家建议人们应选择安全、对健康有益的铁 锅使用铁锅最安全铁锅虽然看上去笨重些,但它坚实、耐用、受热均匀,并且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有益由于铁锅导热度适中,在烹饪中易与酸性物质结合,使食物中的铁 元素含量增加 10 倍,从而促进血液新生,达到补血的目的,因而成为千百年来 国人首选的炊具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苏宜香教授指出,使用中国传统的铁锅是目前最安 全的厨具铁锅多采用生铁制成,一般不会含有其他化学物质在炒菜、煮食 过程中,铁锅不会有溶出物,不会存在脱落问题,即使有铁物质溶出,人体吸 收也是有好处的为何专家都建议使用铁锅?究其原因主要是铁锅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很好 的辅助作用由于盐、醋对高温状态下的铁的作用,加上锅与铲、勺的相互摩 擦,使锅内层表面的无机铁脱屑成直径很小的粉末这些粉末被人体吸收后, 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变成无机铁盐,从而变成人体的造血原料,发挥其辅助治疗 作用食物中很多都含铁,但铁锅补铁最直接铸精铁锅各有所长为了解有关铁锅的选购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京城大商场和 超市发现,特富龙等不粘锅销量下跌,而铁锅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超市的货架 上的普通铁锅多是“苏泊尔”、“中华”、“龙锅”等品牌,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左 右,相对较低;而精加工铁锅则价格相对较高点,大多数超过百元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从材料上说,铁锅主要分为精铁锅和铸铁锅两 类铸铁锅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铁锅那么,如何区别生铁锅和精铁锅?是不是生铁锅对人体更好呢?销售人员 告诉记者,生铁锅是选用灰口铁熔化用模型浇铸制成的,传热慢,传热均匀, 但锅环厚,纹路粗糙,也容易裂;精铁锅是用黑铁皮锻压或手工锤打制成,具 有锅环薄,传热快,外观精美的特点据了解,生铁锅还具有一个特性,当火的温度超过200°C时,生铁锅会通过 散发一定的热能,将传递给食物的温度控制在230C,而精铁锅则是直接将火的 温度传给食物对于一般家庭而言,使用铸铁锅较好点但精铁锅也有优点, 第一,由于是精铁铸成,杂质少,因此,传热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粘锅现 象第二,由于用料好,锅可以做得很薄,锅内温度可以达到更高第三,档 次高,表面光滑,清洁工作好做选购使用有诀窍不管是生铁锅还是精铁锅,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和使用铁锅呢?业内人士指出,一“看”,看锅面是否光滑,但不能要求光滑如镜,由于铸 造工艺所致,铁锅都有不规则的浅纹。
一般情况下,铁锅都有些粗糙,这是不 可避免的,用久了就会变得光滑有疵点、小凸起部分的一般是铁,对锅的质量影响不大,但小凹坑对锅的 质量危害较大,购买时需注意察看二“听”,厚薄不均的锅不好,购买时可将 锅底朝天,用手指顶住锅凹面中心,用硬物敲击锅声越响,手感振动越大者 越好另外,锅上有锈斑的不一定就是质量不好,有锈斑的锅说明存放时间 长,而锅的存放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锅内部组织能更趋于稳定,初用时不易 裂值得提醒的是,铁锅的锅耳最好是用木头或其他隔热材料包裹的,如果是 铁锅耳容易烫手而在使用铁锅上,也是有些讲究的新铁锅使用前要先除去铁锅的怪味, 可以在锅里加上盐,将盐炒成黄色,然后在锅内加水和油并煮开要除掉腥 味,可在锅内放少许茶叶,加水煮一下如要除铁味,则可放些山芋皮煮一 下普通铁锅容易生锈,如果人体吸收过多的氧化铁,即铁锈,就会对肝脏产 生危害,所以不宜盛食物过夜同时,尽量不要用铁锅煮汤,以免铁锅表面保 护其不生锈的食油层消失刷锅时也应尽量少用洗涤剂,以防保护层被刷尽 刷完锅后,还要尽量将锅内的水擦净,以防生锈如果有轻微的锈迹,可用醋 来清洗用铁锅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少加水,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最后,专家还提醒说,不宜用铁锅煮杨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因为 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铁后会引起化学反应,产生低铁化合物,人吃 后可能引起中毒煮绿豆也忌用铁锅,因为豆皮中所含的单宁质遇铁后会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并使绿豆的汤汁变为黑色,影响味道及人体的 消化吸收现代工业的基础——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炼铸铁的国家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发现,远在公 元前五世纪时,铁器就出现了,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人们已开始普遍使用铁 器,而且还有较高的冶炼铸铁的水平在 1950 年,考古工作者们在河南辉县发掘出战国时代的魏墓,发现里面有 铁质生产工具九十多件,其中有铁犁、铁锄、铁斧、铁铲等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知道了 冶炼铸铁的方法,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纪,铁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我国人民的铸铁术,在公元十一或十二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了欧 洲,直到那时,西方人才学会了怎样冶炼铸铁有趣的是,自春秋时起,我国就有了一个在现在看来十分滑槽可笑的官 职,叫“铁官”,顾名思义,担任这一职位的人是专门来管理炼铁的,在那时还 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炼铁的“铁商”到了汉朝,我国已普遍用熟铁制造工具来代替不耐用的铸铁工具。
到了唐 朝,铁的年产量达一千多万斤而宋朝铁的年产量是唐朝时的三倍明朝时, 铁的年产量竟高达九千万斤以上明朝末年的杰出科学家宋应星曾写过《天工开物》这本书,对我国古代的 炼铁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而且还画了许多插图,作了细致形象的描绘说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相信,人类最早发现的铁并不是冶炼铁矿的产物,而 是从天空落下来的陨石陨石是含铁最高的金属混合物,由于它含有镍、铬等金属而具有抗腐蚀的 性能,所以能长期保存下来每年都有成百上千吨的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其中铁的成分占了百分之九 十以上人们迄今发现的最重的铁陨石之一是“霍巴”陨石,它是远古时落到非洲的,大约有六十吨重在 1896 年,一位著名的美国探险家在格陵兰岛的冰层 中,发现了一块重三十三吨的铁陨石这位探险家欣喜若狂,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陨石送到了纽约,至今仍然 保存在那里十分凑巧的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三次陨石的降落,都发生在本世 纪其中有两次落在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一次在1908年 6 月 30日,降落于通古斯,一颗巨型的陨石在上空爆炸,升起了蘑 菇云,爆炸声在两千公里以外也能听到,据估计这个陨石在飞入地球大气层时 的质量约有几十万吨!它使附近四十八公里范围内的无数树木倒下和烧毁,一 千五百头野鹿死亡,甚至一百六十公里以外的房屋的玻璃窗也被震破。
但由于 陨星和地球迎面相撞,速度太大,没有为我们留下陨石另一次是在1947年 2 月 12日,落下来的铁质陨石有一千七百四十五公斤重第三次就是1976年 3 月 8日在我国东北吉林地区降落的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当 天下午,宇宙空间一颗陨星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以每秒十几公里的速度 坠入地球大气层中由于这颗陨星与稠密的大气发生强烈的摩揉,当它飞到吉 林地区上空时,燃烧、发光,成为一个大火球,随后不久就在天空发生爆炸 但没有造成任何伤亡和损失最后一块陨石坠落到地面时,穿破了一点七米厚 的冻土层,在地面上砸出了一个深三米、直径二米多的大坑,当时震起的泥土 高达几十米在后来收集到的陨石中,有三块重量超过了一百公斤,最大的一 块重量为一千七百七十公斤这大大超过了美国收藏的、1948年 2 月 18日落在美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石质陨石的重量(一千零七十 八公斤)学过地理的小朋友就会知遭地球是由地核、地心、和地壳三部分组成的 可是,你是否知道地核又是由什么物质构咸的呢?不要发愁,只要你翻一翻科普小常识一类的丛书,就会找到答案原来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由固态的镍铁组成的,外核则是 由液态的镍铁组成的。
不仅地核中含有大量的铁,地壳中铁的含量也不少,大 约有百分之五,也就是说有7. 55x1017吨在所有的金属中,铁的含量只比铝少地球真是一个铁的宝库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创造之一,可是,那时的 人们是怎样发明出指南针呢?细心的小朋友会记得,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磁铁矿具有磁性这一特征磁 铁矿的这个性质是很好玩的,起初人们是拿在手上玩,后来觉得这样不过瘾, 又想出了新花样,即把磁铁矿石用线悬空吊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 现,当磁石静止下来时,它的一头总是指着北方,另一头总是指着南方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战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许多人民为躲避战乱,不 得不迁徙到其他地方可是,在行走时需要认清方向,要不然就到不了目的 地怎么辨识方向呢?人们想到了磁石的特性,但用线悬吊起来的磁石虽然指出了南北方向,然 而究竟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后来,有个聪明的人把磁石琢磨成一把汤匙的样子,放在一个平滑的青铜 盘上,这把汤匙的柄就自指向南方,这样就制成了最早的指南针指南针在十二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西方人把它用在轮船上,从 而大大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过了二百年,终于有了伟大的地理大发现,这 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这一切,都是由我国人民在战国时发 明的指南针所引起的。
有一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指南针之所以能告诉人 们方向就是因为它受到了地磁的吸引可是,地球磁场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看过前面内容的小朋友就会知道,地核中有许多液态的镍铁当地球转动 时,这些液态的镍铁会形成一些从西向东的缓慢的涡流,这些涡流会产生电 流,正像法拉第给线圈通电流会使线圈内产生磁力线一样,地心内的电流就产 生了磁场然而,更让科学家们不可思议的是,地球磁场的强度在不断地变化在近 几百年的时间里,地球磁场的强度一直都在下降自从1670 年以来,它的总强 度已下降了百分之十五,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到4000 年左右地球磁场就会 变为零就是说,在那时地球将没有磁场这以后会怎样呢?地球磁场的强度会不会继续下降呢?也就是说,南北磁 极会不会倒转过来,磁北极位于南极圈,而磁南极位于北极圈呢?有趣的是告诉我们这个答案的是看起来不显眼的火山石原来当熔岩冷凝 时,它里面的结晶体会按磁场方向自动排列起来早在 1906 年法国科学家们就已发现,有些火山石的磁化方向与现在的磁场 方向相反,当时人们以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偶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