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928262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采面复产安全技术措施 2015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乌兰木伦煤矿停产,自2016年1月1日起,31408-2综采工作面恢复正常生产,由于停产时间比较长,工作面压力比较大,采空区有害气体可能溢出、局部范围内可能存在积水,为了确保复产时人员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转,特编制该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如下:一、工作面概况31408-2工作面采高4.1m,面长324.5m,走向长度1412.3m,工作面累计推进570m,距主回撤通道842.3m。由开采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可知:回采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胶结松散,顶板强度较弱。因此,复产时应加强工作面及两顺槽顶板管控。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岩石

2、名称厚度(m)岩 性 特 征老 顶泥质粉砂岩3.67 20.51灰白色 ,泥质胶结,分选性好,局部钙质胶结,坚硬。直接顶泥岩2.56 28.47灰色-深灰色,泥质结构,近水平层理,夹薄层细砂岩。伪 顶无01.0黑色,贝壳状断口直接底粉砂质泥岩4.44 5.45黑色,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局部见少量植物根茎化石。二、危险源辨识 综采工作面复产时主要隐患有:1恢复生产时,由于人员长时间不从事本岗位工作或岗位工培训不到位,设备误操作或误动作,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2恢复生产时,未检查工作面两顺槽片帮,顶板活矸、磷皮,煤壁状况是否完好,工作人员进入时造成人员伤害。3恢复生产时,由于工作面长时间停

3、产,顶板下沉量大,顶板较破碎,工作面压力大,容易发生支架压死事故或冒顶事故。4恢复生产时,由于工作面长时间停产,两顺槽超前应力集中,支护不到位或支护强度未达到要求,可能会引起冒顶事故。5恢复生产时,由于停产期间采空区持续注氮,采空区有害气体、氮气可能会溢出,造成人员伤害。6恢复生产时,由于设备的油位、结构件、液压系统等检修不到位,设备运行故障,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7由于停产时间比较长,潮气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者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等故障,工作人员检查不到位,可能引起机电事故。8. 由于停产时间比较长,井下电气设备长时间不运转,设备的绝缘有可能降低,作业人员检查不到位,可能引起触电事故。9恢

4、复生产时,由于工作面长时间不生产,工作面顶板下沉明显,顶板裂隙增大,工作面突发透水,造成设备淹没或人员伤害。10. 恢复生产时,在拆除上隅角沙袋挡风墙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或监护不到位,密封墙突然倒塌、采空区有害气体溢出,都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窒息或中毒。三、施工领导小组及职责(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队长):刘晓亮副组长(副队长、技术员):李发辉、孙猛、赵宝龙、练东辉、李军、杜怀龙成员(各班班组长):郝有明、陈五五、陈宝珠、李乾坤、姜晓宇(二)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1组长刘晓亮全面负责复产时的安全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实及劳动组织。2副组长杜怀龙负责复产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写、审批,员工贯彻学习签字,

5、复产前作业规程的培训、考试,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技术指导及生产时工作面状况的汇报。3副组长李发辉负责复产前操作规程的培训、考试。4副组长李军、孙猛、练东辉负责复产前工作面设备的正常维护、检修、运行。4所有副组长负责当班跟班期间,对当班的安全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实,以及劳动组织的安排。5各位成员负责本班安全管理、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劳动组织的管理。四、复产安全技术措施(一)生产前准备措施为保证综采工作面正常恢复生产,在组织生产前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开始生产前,必须组织全队所有人员学习31408-2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复产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全员考试,考试合格后,

6、方可上岗。. 队内要组织开好收心会、班前会,稳定职工思想,并具体落实跟班队干及班组长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在班前会上要严格排查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组织人员详细分配工作任务,所有特殊工种都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顶岗或替岗。. 由区队管理人员对工作面各个地点的隐患和设备故障进行排查,确保工作面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方可恢复生产。. 由跟班队长、安全员、班长对两顺槽及工作面顶板、煤帮的支护情况由外向里仔细检查一遍,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进入工作面人员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组织生产前, 由通风队负责调整工作面的风量,恢复正常通风,确保风量满足生产时风量验算要求。. 做好生产准备

7、工作,日常检修配件及易损坏配件必须准备到位、泵站用乳化液必须提前备到位。. 在组织生产前,对工作面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系统上有无铁器、杂物,保证煤质必须达标。(二)拆除回风隅角挡风墙安全技术措施在停产期间为了便于工作面管理,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对工作面两端头的进风隅角和回风隅角采取了临时密封措施。正常恢复生产时,需拆除回风隅角的沙袋挡风墙,在拆除时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以下措施: 1. 在开始生产前,由带班队长负责组织本班作业人员,通风队瓦检员配合,拆除沙袋挡风墙时,作业人员必须随身佩戴自救器、佩戴手套等有效的防护用品。 2. 拆除挡风墙前,由瓦检员监测工作面端头采空区内各种有害气体浓度、

8、温度,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经检查无异常现象,具备拆封条件时,向调度室汇报,征得同意,方可开始作业。3. 将回风侧的人员撤离到交接班联巷,切断回风流中的电源,并在31408-2回风顺槽风门处设警戒,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工作面。4. 拆除挡风墙前,由跟班队领导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煤壁片帮情况,确保作业地点无安全隐患,并在密封处的顶板吊挂一组便携仪(CH4、O2、CO),便于连续监测、观察上隅处的气体变化情况。5. 在拆除密封时,必须遵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首先从顶板处拆开一小孔,由瓦检员监测密封内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无异常现象,方可逐渐扩大孔口。6. 端头处的密封是用沙袋堆砌并喷以快速密闭材料组

9、合而成,所以在拆除过程中必须派专人监护并且闭锁端头支架,以防密封墙突然倒塌造成人员伤害。7. 在拆除密封时,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以防掉落,造成伤害。8. 在拆封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高度警惕,严格按章作业,按章指挥,带班队领导和瓦检员必须全程监护,若出现突发情况,上隅角处的便携仪报警,立马停止作业,将人员撤离到上风侧,由瓦检员监测有害气体情况,当恢复正常,确保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作业。(三)工作面顶板管控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工作面长时间不生产,顶板比较破碎,工作面普遍压力比较大,所以开始生产时,必须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严格按照以下措施执行:1. 开始生产时,为了防止工作面压力过大,立柱瞬

10、时下沉造成支架压死情况发生,煤机司机割煤过程中必须控制采高,保证采高不低于3.9m,减少顶煤留设,开始生产时顶煤留设不大于200mm。2. 开始生产过程中,当出现工作面压力大、持续来压、煤壁片帮严重、有漏顶预兆时,煤机司机应放慢割煤速度,标准化岗位工在煤机前滚筒前5架处随着煤机前进逐个向前收起护帮板,支架工紧跟煤机前滚筒拉架,拉架后及时打出护帮板。煤机前滚筒割过后发现顶板漏矸严重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超前拉架措施。3. 支架工拉架时,遇顶板破碎时采用带压移架或擦顶移架的方式减少对顶板的破坏,并采用拉超前架的方式或使用伸缩顶梁人为控制梁端距,保证梁端距不大于570mm,防止架前漏矸、顶板冒落。4.

11、 必须保证工作面支架平直,初撑力达252bar以上,确保工作面支架架型符合规程要求(液压支架要垂直顶底板,歪斜5,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液压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中心距按作业规程要求,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间无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根据顶底板平整度合理调整平衡油缸伸缩量,严禁出现倒架、高射炮等现象,保证支架的合理架型和支架顶梁接顶效果。5. 在开始生产时,遇到顶板漏顶、片帮严重,采用拉超前架难以控制时,可采用单向割煤工艺(即采煤机往返一次割一刀,采煤机入刀正常割煤时,前滚筒割底煤2.7m,后滚筒割0.3-0.5m,往返时前滚筒割煤0.

12、3-0.6m,后滚筒反空刀)或半截深割煤,缩小控顶距,及时控制顶板。6. 严禁超前回撤单体,生产时超前支护工检查超前支护范围,确保支护到位。单体超前支护下端必须支在巷道的底板上,严禁打设在浮煤或沙袋上;遇到底板松软时,为防止单体钻底,必须使用专用柱靴。7. 生产期间,采用成组推溜方式,每组不超过10架。当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架移架时,推溜滞后移架的距离不得小于10架;当滞后采煤机前滚筒1架移架时,推溜滞后移架的距离不得小于20架。推移刮板输送机时,严禁从两头向中间推运输机,以免造成运输机中间鼓起搭桥。8. 溜槽推移到位后,由带班队长监护,岗位工快速将端头支架拉出,防止临时密封倒塌伤人,或采空区有

13、害气体溢出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9. 在回撤上隅角三角区的单体时,为了防止沙袋挡风墙倒塌,必须由带班队长或班长监护,三人共同作业,迅速将单体回撤到位。10. 认真检查工作面及两顺槽顶板支护情况,发现顶板锚网开裂、锚杆(索)拉断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11. 严格检查工作面支架及两巷单体支柱情况,发现失效的支柱及时更换,支架有漏液、串液的必须及时维修,保证工作面支架及两巷单体支柱完好,支护有效。12. 严格按照回采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中的要求,做好超前支护。保证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小于90KN(11Mpa)。对失效、变形、活柱伸出量小于400mm或大于800mm的单体液压支柱要及时更换。

14、13. 在生产期间,由于压力过大,为了防止两顺槽的托盘飞出伤人,必须对两顺槽副帮的托盘用铁丝绑扎,确保安全。 工作面、上隅角有害气体超限安全技术措施为了避免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有害气体溢出,进而导致CO、CH4浓度超限及O2浓度降低造成中毒、瓦斯爆炸、缺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下列措施:1. 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顺内各监测点传感器正常并按照规定位置进行悬挂,并能实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人员要时刻关注各监测点数据,有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对两巷及工作面积尘进行冲洗,防止煤尘堆积。2. 加强工作面的一氧化碳、氧气、瓦斯浓度监测,通风队派专职瓦检员蹲点对综采工作面气体变化情

15、况进行检查,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带班队长。3. 带班队长必须高度负责,严禁作业人员在工作面两端头长时间逗留、休息,防止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涌出造成人员伤害。机尾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一氧化碳便携仪、氧气便携仪、甲烷便携仪。4. 工作面班长和带班队长必须佩带CH4、O2、CO便携仪,生产期间随时查看便携仪的读数,若发现工作面O218.0%或CO24ppm或CH41.0,要立即停止生产,组织工作面所有的人员沿避灾路线快速撤退到安全地点,若撤退期间氧气浓度迅速持续降低或CO浓度迅速持续升高(500ppm),要立即佩戴自救器,然后匀速向31408运顺走去,撤退至31409回顺进风巷道内,确认回顺内的O2浓度18.0%,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不超限,方可摘掉自救器,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5在生产期间,若发现工作面有害气体大量溢出,机尾或回顺O2浓度低于18.0%,且有持续下降趋势时,作业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压缩氧自救器,撤到新鲜风流中,确保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