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1928256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 (4分) (2017东胜模拟)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zhu,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

2、,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1) 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_x_zhu屏住_利锃亮甲_(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无可置疑:_(3) 词语“伪装”一词中的“伪”字第5画是_。词语“遮遮掩掩”中的“遮”,共_画。 2. (6.0分) (2017杭州模拟)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_ , 决眦入归鸟,_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僵卧孤村不自哀,_。_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与成语“曲径通幽”有关的诗句是:_ , _。白居易观刈麦中的_ , _。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都反映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

3、,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 , _。3. (4分) (2018七上丽水期中) 解释划线文言字词。 撒盐空中差可拟_元方入门不顾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年与时驰_4. (2分) (2018八下滨城开学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B . 道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C .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D . 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例如愚公移山就颇有神话的味道。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 (2分) (2017七上盘锦期中) 名著知识朝花夕拾作者

4、鲁迅,是一篇_(体裁)。其中有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如_。(篇目)西游记作者是_,鲁迅先生称之为_。6. (4.0分) 阅读下面名著导读文字,完成小题。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1) 请简述

5、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2) 祥子的性格随着命运的多舛(chun,不幸,不顺)而变化: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变成了一个_的人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 (12分) (2016七上兴化期中) 阅读本命年的回想(节选),完成下列小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样,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

6、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哔剥哔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够,不愿放下筷子。(1) 下面对“我奶奶手拿着锅铲,

7、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这一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是奶奶对来年的美好愿望,也是当地人民淳朴、善良个性的体现。B . “拿着锅铲,念念有词”,有动作有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奶奶炒年货时的情景,富有情趣。C . 奶奶炒年货时所念之词,既表现了奶奶愉快轻松的心情,也表明在传统习俗中寄寓着父老乡亲的生活理想。D . 炒年货歌词体现了民俗风情,也批评了奶奶无知、迷信的思想。(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如果删掉第段中划线的“现在”一词,表达的意思有何变化?请简析。第段划线句子中“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是否矛盾?请简析。(3) 仿照下面例句中对“霜降”的描述,

8、从24节气中(霜降除外)任选一个进行描述。示例:“霜降”意味着时令已到深秋,天气渐冷,水汽开始凝结成霜。8. (1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9、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

10、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1)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2) 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

11、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情节发展舒缓下来。B . 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C . 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D . 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3) 文中“我”叫_。本文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_(4) 虽然于勒“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但如果偶然间抬起头后,其目光与菲利普夫妇的目光相遇,请选择一种最有可能出现的场面,并从选文中找出选择的依据_A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想相认。B于勒想相认,菲利普夫妇却不想相认。C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想相认。D于勒不想相认,菲利普夫妇也不想相认。之所以这样选择的依据:_(5) 在给于勒10个铜子小费这件事上,

12、“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6) 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7)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 (5.0分) (2017八上乐清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1) 本诗写于白居易离任杭州的那年春天,其中最能表现诗人此时心情的词语是“_”。 (

13、2) 最绕不开杭州之美的一个诗人,当推白居易。在白居易的这首诗中,你又读到了怎样的一种“杭州之美”? 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答分析。 10. (10.0分) (2018嘉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

14、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节选自聊斋志异)【注】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数事:数件。搒:笞击考问。絷:捆绑。稳婆:接生婆。(1) 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官不信,械之械:用枷锁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