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927616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四川省农业厅建设单位:平昌县农业局编制时间:二八年八月2项目名称: 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四川省农业厅建设单位:平昌县农业局建设单位负责人:万星明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平昌县江口镇、驷马镇、元山镇、白衣镇、坦溪镇、云台镇。涉及6个乡镇、35个行政村、56134农户、总人口194795万人。编制单位:平昌县农业局编 制 人:万星明 (农业局局长)何绍志 (高级农艺师)吴新文 (高级农艺师)何国卿 (高级农艺师)李思洪 (高级经济师)何景儒 (农艺师)何学述 (农艺师)编制单位联系电话:0827-6222648传真:0827-622

2、2648E-maiL:建设期限:三年(2008-2010年12月)编制时间:二八年八月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1.2项目申报单位:平昌县农业局1.3项目承担单位:平昌县农业局1.4项目类型:新建 1.5项目地点范围:平昌县江口镇、驷马镇、元山镇、白衣镇、坦溪镇、云台镇。涉及6个乡(镇)、35个行政村、56134农户、总194795人口万人。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008年建设1.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施基地600亩);2009年新建1.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达到总面积3万亩(建设施基地1500亩);2010年新建2万

3、亩优质蔬菜基地,达到总面积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施基地5000亩。其中: 建蔬菜单栋大棚4000栋,连栋大棚100栋。建设工厂化育苗温室1000栋;可育苗移栽面积2.5万亩;直播蔬菜2.5万亩。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1.61田间工程:根据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现有基础,工程重点是沟渠配套、耕作路、田间道路、提灌站、塘堰池建设与整治。计划新建灌溉渠100000米;排渠150000米;新建蓄水池5000口;新建提灌站30处;新建耕作路50000米;新建田间道路100000米;新建涵洞100个;新建沉沙池500口;改土筑埂55000米;整治山坪塘25口;整治机耕道10000米。1.62生产设备:

4、 建大棚设施共5100栋。其中:蔬菜连栋大棚100栋;蔬菜钢制大棚5000栋。安装高频杀虫灯1000盏。1.63配套设施:建没1200平方米保鲜冷藏库及附属设施。加工设备5台套。1.64仪器设备:新购仪器设备51台套,其中:检验检测设备51台套(含检测专用车一辆),建信息网络系统一套1.7建设期限:三年(2008年至2010年12月)。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81总投资2.5亿元。其中:田间工程9850万元;生产性投入2500万元, 即三年所需蔬菜种子、农膜、育苗、生物肥料、生物制剂等费用。生产设备1.052亿元;保鲜冷藏库及附属设施1832元;仪器设备 148万元;培训及其他费用 15

5、0万元。1.82申请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625亿元,县级配套资金0.625亿元,农民自筹资金0.25亿元。2 项目背景 2.1项目由来:平昌县常年露地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能稳定在1.5万亩以上,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葱头等,年产各种蔬菜4500万公斤,产值2300万元左右;其中已建成日光温室1050栋,600余亩,年产反季节蔬菜455.5万公斤,产值450万元。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与省内同类地区比较,蔬菜产业水平差距甚远,20

6、00年以来我县采取多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蔬菜。抓基地建设,建立营销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目前虽有成效, 但规模少, 标准不高,占农业收入的比重不大。我县在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蔬菜,建立生产基地,必须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真正成为陕西、重庆、成都、达州、广元、巴中等省内外城市商品蔬菜综合生产基地,对提高全县蔬菜产业化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2.1建设商品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平昌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建设商品蔬菜基地是实施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2.2建设商品蔬菜基地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平昌县矿产资源缺乏,经济相对落后,但平昌县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高,温、光、水等自然资源丰富,远离

8、工业“三废”, 推动无公害发展商品蔬菜,服务中西部大中城市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为平昌人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平昌人民尽快脱贫致富。2.2.3建设商品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虽有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温棚总量已发展到1050栋,年产各种蔬菜近4500万公斤,产值约2300万元。但大部分蔬菜以初级产品上市销售在本地市场,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差,很难占领县内外市场。特别是大中城市对农产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后,给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商品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

9、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我区蔬菜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2.4建设商品蔬菜基地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设施可提前育苗,提前移栽定植,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根据2007年我县在元山镇泥池村对脱水西芹、西红柿、黄瓜、长茄的试验,分别可提前采收上市20-30天,育苗移栽麦后复种蔬菜能获得双重效益。 2.2.5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新的消费需求的需要。过去人们的食物结构是粮食为主,追求的是温饱型。现在经济发展了,蔬菜在食物结构中的比重也愈来愈大,群众对蔬菜的需求不单是数量上的满足,而且讲求花色品种的调配,讲

10、求食物结构的优化,讲求安全、卫生与营养。因此,蔬菜一旦受到污染,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侵害,就会动摇民心,甚至带来整个社会的不安定。2.2.6自然条件优越。我县常年平均气温为16.7,10的平均积温4300.3,最低月均气温1.9,最高月均气温35.4;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341.4小时;常年平均降水量1251.3毫米;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无霜期302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特点。种植蔬菜品质较好,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叶菜类作物78月上市,加之我区属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工业化程度低,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土

11、壤有机质含量1.3%左右,矿化度1.18g/kg,PH值7.68.3,地下水矿化度0.91.1g/L,PH值7.5,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2.2.7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靠天而种的习惯,对化肥投入较低。随着我县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严格轮作倒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2.2.8技术成熟有保障。平昌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研究,根椐当地的生产条件,参照我国

12、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管理与生产标准,制订出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并且根据县内外市场需要,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试验成功了西芹、西红柿、黄瓜、长茄、花菜、彩椒等无公害化栽培。县蔬菜站现有技术干部1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助理农艺师4人、技术员2人,镇、乡农技人员57人。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网络健全。 2.2.9市场前景广阔。平昌县是全省首批扩权强县之一,省直管给我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依托城市,服务市民,主动抢占本地市场,满足市民对各种新鲜蔬菜的需求。 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

13、调整,鼓励粮食主产省市加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压缩了蔬菜种植面积,这样为我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年来,我县从外地进口蔬菜量达4700吨以上,占总销量的38%以上,市场销售空间广阔。充分组织好营销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以高品位商品蔬菜占领陕西、重庆、成都、达州、广元、巴中等县内外市场是完全可行的。 2.2.10运输条件方便,区位优势明显。我县地处川陕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距重庆、成都、广元、达州交通条件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度流通和外销,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2.2.11平昌县各级党委、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特别重视,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发展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要求各蔬菜

14、种植乡(镇)和涉农部门在组织协调、资金配套方面给蔬菜生产给予大力支持。加之项目区农民有多年蔬菜种植管理经验,有商品蔬菜生产的投资能力,建设商品蔬菜基地的困难和阻力较小,也是顺利实施本项目的有利条件之一。3 项目区的选择 3.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在平昌县江口镇、驷马镇、元山镇、白衣镇、坦溪镇、云台镇等6个乡镇35个行政村56134户。 3.2基本概况 3.2.1地理位置: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巴中市南部,处于丘陵向低山的过渡地带。地形以深丘、低山为主。县境内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棉花等农作物,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蔬菜已在种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境内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

15、拔267.7米,相对高度1000余米,极利蔬菜四季生产和反季节生产。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17.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8%;海拔8001000米的土地面积124.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海拔600800米土地面积742.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3%;海拔400600米的土地面积938.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1%;海拔低于400米的土地面积405.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2%。项目区位于县城周围30公里以内。3.2.2气候、土壤条件。平昌县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特点。常年平均气温为16.7,10

16、的平均积温4300.3,最低月均气温1.9,最高月均气温35.4;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341.4小时;常年平均降水量1251.3毫米;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无霜期302天。项目区属通、巴两河流域,海拔550750m,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区,冬季受大陆极地气团影响,雨水较少;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带来丰富的水气,降水集中,雨量大;春、秋回暖,降水逐渐增多;秋季气温下降,降水逐渐减小。从而影响本地气候的变化,满足蔬菜种植水份要求,适宜四季种植蔬菜。 3.2.3灌水条件。 项目区为平昌县的老灌区有中、小型水库17座,地势平坦,配套有支、毛渠灌溉系统穿境而过,可确保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灌溉面积,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