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19258510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高一语文必修上周末基础性作业答案版(9月28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同末基础作业 2023年9月28日姓名: 班级: 一、基础知识回顾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蜡炬(j) 脂膏(zh) 律吕(l) 石砾(l)B正中下怀(zhn)哀号(ho)捣破(do)放弃(q)C. 锈蚀(sh) 喧嚣(xio) 慰藉(ji)铆钉(mo)D甘霖(ln) 炽热(zh)脊髓(su)罅隙(xi)解析:答案BA脂zh C蚀 sh D炽ch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好副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B他的藉贯是浙江宁波。C清晨,窗外传来蜿转的鸟鸣。 D这一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了台风的摧残。解析:答案DA“副”应为“幅”; B“藉”为“籍”; C“蜿”

2、为“婉”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到。B红烛啊!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C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D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解析:答案DABC都是拟人 D是比喻4下列词语中全是敬辞的一项是( )A垂爱 包涵 钧裁 汗颜 B足下 惠存 惠赠 恭敬C雅正 斧正 忝列 薄酌 D下榻 刍议 敬候 惠顾解析:答案BA汗颜,谦词 C忝列,谦词 D刍议,谦词二、阅读训练提升(一)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

3、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9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一、二句展现了空中云海、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B诗歌的三、四句承接上面两句,侧重对眼前景观的客观描绘。C诗歌的五、六、七句是对力的讴歌和赞美。歌颂它的形态、它的声响、它的韵律。D全诗表现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解析:答案B诗人对大自然的描绘、歌颂,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4、,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主观世界达到交融一体的境界,因此并非“客观描绘”。10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对自然的描绘、歌颂,蕴含着他的情感,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交融一体,寓情于景。B诗歌采用排比句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气势。C诗中出现的云的怒涛、海的狂潮,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着力赞颂的“力”,也是全诗的诗眼所在。D本诗句式自由,节奏鲜明。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鲜明地展现了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现实主义的风格。解析:答案D展现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的

5、风格。()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流泪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1下列对诗歌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小节写出红烛无私无畏地牺牲,是想照亮别人,照亮世界。B第二小节写出红烛在燃烧自已的过程中,由于心怀怨恨、恼怒,痛惜自己悲惨的命运,最终痛哭流涕。C第三小节诗人劝慰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诗人认为红烛的泪不会白流,最终会“培出慰藉的

6、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D第四小节诗人揭示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所在,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全文。解析:答案B红烛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并非由于自己的悲残命运。12下列对诗歌节选部分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呼唤开头,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答,自勉自励,有很强的感染力。B本诗运用象征手法,“红烛”象征无私奉献、不惜牺牲的精神。诗人借红烛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C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不拘一格,不注意形式美和节奏美,不太注重押韵和格律。正符合自由体新诗的体裁。D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感的渲染,反复使用感叹词强烈表达情感。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解析:C自由诗也注重押韵,注意形式美和节奏美。三、名句默写闯关1、沁园春长沙中从俯仰的角度展现万物在霜天里自由竞争场景的两句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短歌行中使用周公的典故表现诗人虚心求贤的两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不屈权贵,傲岸不羁的两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 登高中用对仗的手法,展现了空间和时间的跨度的两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