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靶面尺寸划分 摄像机摄像器件(CCD)的尺寸分为1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等其中以1/3英寸和1/2英寸最为常用CCD尺寸 水平(mm) 垂直(mm) 对角线(mm)1英寸 12.7 9.6 162/3英寸 8.8 6.6 111/2英寸 6.4 4.8 81/3英寸 4.8 3.6 61/4英寸 3.6 2.4 4镜头焦距的拟定 在选择镜头时,有如下五个因素拟定镜头原则: (1) 监控现场的大小; (2) 被摄物体的大小; (3) 物距; (4) 焦距; (5) CCD靶面尺寸 。
前4点可由现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拟定镜头的焦距原则,其计算措施如下: u 1/3″CCD F=4.8×L/W或F=3.6×L/H (焦距F=CCD水平宽度*物距/物宽)或(焦距F=CCD垂直高度*物距/物高) u 1/2″CCD F=6.4×L/W或F=4.8×L/H 其中,W为被摄物体的宽度;H为被摄物体的高度;L为镜头到被摄物体间的距离;F为镜头焦距 那么为什么在镜头的选用中考虑CCD靶面的尺寸呢? 为了从1/3″与1/2″ CCD摄像机中获取同样的视角,1/3″ CCD摄像机镜头焦距必须缩短;相反如果在1/3″ CCD与1/2″ CCD摄像机中采用相似焦距的镜头,状况又如何呢?1/3″ CCD摄像机视角将比1/2″ CCD摄像机明显地减小,同步1/3″ CCD摄像机的图像在监视器上将比1/2″ CCD的图像放大,产生了使用长焦距镜头的效果 此外我们在选择镜头时还要注意这样一种原则:即小尺寸靶面的CCD可使用大尺寸靶面CCD摄像机的镜头,反之则不行因素是:如1/2″ CCD摄像机采用1/3″镜头,则进光量会变小,色彩会变差,甚至图像也会缺损;反之,则进光量会变大,色彩会变好,图像效果肯定会变好。
固然,综合多种因素,摄像机最佳还是选择与其相匹配的镜头 3、对的选用镜头焦距的理论计算 摄取景物的镜头视场角是极为重要的参数,镜头视场角随镜头焦距及摄像机规格大小而变化(其变化关系如前所述),覆盖景物镜头的焦距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1)f=u•D/U (2)f=h•D/H f:镜头焦距、U:景物实际高度、H:景物实际宽度、D:镜头至景物实测距离、u:图像高度、h:图像宽度 举例阐明: 当选用1/2″镜头时,图像尺寸为u=4.8mm,h=6.4mm镜头至景物距离D=3500mm,景物的实际高度为U=2500mm(景物的实际宽度可由下式算出H=1.333•U,这种关系由摄像机取景器CCD片决定)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1)中,可得f=4.8•3500/2500=6.72mm,故选用6mm定焦镜头即可摄像部分一般安装在现场,它涉及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和电动云台它的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一、像机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一般黑白摄像机要比彩色的敏捷度高,比较合用于光线局限性的地方,如果使用的目的只是监视景物的位置和移动,可采用黑白摄像机;如果要辨别被摄像物体的细节,例如辨别衣服和景物的颜色,则采用彩色的比较好。
摄像机的规格可分为1/3〃、1/2〃和2/3〃等,安装方式有固定和带云台二种 二、镜头 常用的镜头种类涉及:手动/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和自动光圈变焦镜头两种 定焦镜头分为原则镜头和广角镜头两种定焦镜头的合用范畴如下: 手动光圈镜头:所需监视的环境照度变化不大,如室内 自动光圈镜头:所需监视的环境照度变化大,如室外 广角镜头:监视的角度较宽,距离较近 原则镜头:监视的角度和距离适中 变焦镜头分为10倍、6倍和2倍变焦镜头,另一种分法是: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电动光圈和自动光圈)两种 变焦镜头在规则上可以划分为:1/3〃、1/2〃和1〃等 选择变焦镜头的原则是:镜头的规格不应不不小于摄像机的规格,也就是说1/2〃的镜头可以与1/3〃的摄像机一起使用,但是1/3〃的镜头就不可以在1/2〃的摄像机上使用镜头参数㈠相对孔径 光圈的重要作用是通过控制镜头光量的大小满足成像所需的合适照度光圈越大,靶面成像照度越大,摄像机输出信号强度越大,信噪比越高若光圈的实际孔径为ψ,由于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使镜头的有效孔径D 比实际孔径大,光圈的相对孔径等于有效孔径与镜头焦距之比,即:A=D/f,f 为镜头的焦距。
㈡光圈系数 一般将表征镜头光圈大小的参数定义成光圈系数,用F 表达 光圈系数为镜头光圈相对孔径的倒数F值的规律是后一种值正好是前一种数值的√2 倍,这是由于成像面中心亮度与(1/F)2成正比F值越小相应敏捷度越大常用值为1.4、2、2.8、4、5.6、8、11、16、22等几种级别㈢视场角 我们常用视场角来表征观测景物的范畴所谓视场角是指在视场角内的景物可所有落入成像尺寸内,而视场角以外的景物将不被摄取因此,镜头的视场角与摄像机的靶面及镜头的焦距有关 根据几何原理可以得到视场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ωH=2tg-1(h/2f) ωV=2tg-1(v/2f) 式中ωH为水平视场角,ωV为垂直视场角,f 为镜头的焦距,h为摄像机靶面的水平宽度,v为摄像机靶面的垂直高度具体数值可参阅摄像机一节 当成像尺寸拟定后,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因此可将镜头分为长角镜头(视场角不不小于45°)、原则镜头(视场角为45°~50°)、广角镜头(视场角不小于50°)、超广角镜头(视场角接近180°)、鱼眼镜头(视场角不小于180° )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公式以计算其中任一未知项数据。
f/v=D/V f/h=D/H其中: f───镜头焦距; D───镜头至景物距离; h───靶面宽度; H───靶面高度三、镜头接口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C型安装接口指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为17.526mm,而CS型接口的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距离为12.5mm因此将C型镜头安装到CS接口摄像机时需要加装一种5mm厚的接圈四、镜头的发展 镜头是影响图像品质的重要核心,如果镜头品质不佳,自然难拍摄出清晰的画面,老式的摄像机镜头所采用的镜片,可以通称为球面镜头,这是以镜头内镜片的表面曲线为球面形状来命名的顾名思义,非球面镜头就是采用了不同于球面曲线的技术,也就是镜片研磨的形状为抛物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或高次曲线,这将根据设计功能上的不同而会有不同形状的曲线,因此统称为非球面镜头 老式球面镜头为了校正相差、色差、球差、彗差、畸变、相散等问题,必须采用多片镜片来校正,这使得镜头的体积变的较大,由于每个镜片多少会有精度上的误差,因此要达到抱负值并不容易,非球面镜头由于在设计时便已经考量到校正的因素,因此可以减少镜片的数量,使得镜头的精度更佳、清晰度更好、色彩还原更为精确,镜头内的光线反射得以减少,镜头体积也可以缩小。
以往非球面镜头多应用在仪器、机械加工设备上,但随著加工技术的提高,使得品质、效能提高,因此应用越来越广目前非球面镜头除了具有高清晰度,录制的图像可以当作法律证据外,新推出的非球面镜头还具有变倍高、物距短、光圈大的特性,变倍高可以简化镜头的种类,物距短可以应用在近距离摄像的场合,光圈大则可以适应光线较暗的场合,使得应用领域日渐广阔而在CCTV应用领域中也推出了非球面镜头,可以使用于某些如银行此类对于摄像品质规定较高的场合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角度表镜头焦距搭配1/3" CCD搭配1/4" CCD两者差的异性2.8 mm89.9°75.6°14.3°3.6 mm75.7 °62.2°13.5°4 mm69.9 °57.0°12.9°6 mm50.0 °39.8°10.2°8 mm38.5 °30.4°8.1°12 mm26.2 °20.5°5.7°16 mm19.8 °15.4°4.4°25 mm10.6 °8.3°2.3°60 mm5.3 °4.1°1.2°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距离表镜头焦距(毫米数)距离5米(宽×高)距离10米(宽×高)距离15米(宽×高)距离20米(宽×高)距离30米(宽×高)2.8mm13×9.8米26×19.5米39×29.3米52×39米78×58.5米3.6mm8.5×6.4米17×12.8米25.5×19米34×25.5米51×38.3米4mm8×6米16×12米24×18米32×24米48×36米6mm5.5×4.1米11×8.3米16.5×12.4米22×16.5米33×24.8米8mm3.5×2.6米7×5.3米10.5×7.9米14×10.5米21×15.8米12mm2×1.5米4×3米6×4.5米8×6米12×9米16mm1.5×1.1米3×2.3米4.5×3.4米6×4.5米9×6.8米25mm1.3×1米2.5×1.9米3.8×2.9米5×3.8米7.5×5.6米60mm0.5×0.4米1×0.75米1.5×1.1米2×1.5米3×2.3米 2.8即 F=2.8mm镜头,拍摄距离为1~4米, 拍摄角度为115° 3.6即 F=3.6mm镜头 拍摄距离为2~6 拍摄角度93°6 即 F=6mm 拍摄距离为3~15米 拍摄角度为53°,8 即 F=8mm 拍摄距离为4~20米 拍摄角度为40°,12 即 F=12mm 拍摄距离为5~25米 拍摄角度为25°,16 即 F=16mm 拍摄距离为5~30 拍摄角度为20°25 即 F=25mm 拍摄距离为20~80米 拍摄角度为15°镜头的选择提示:镜头毫米数字越小,视野越开阔,但是看得距离越近;镜头毫米数字越大,视野越狭窄,但是看得距离越远,两者不可同步兼得)视场角的计算 如果懂得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浮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 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 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