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19122243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船舶钢焊缝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船舶系统的船体及船用配件的钢熔化焊焊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 本规程涉及的相关内容符合CB/T3558-2011标准要求。2、 引用标准 CB/T 3558-2011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工艺和质量分级 CB/T 3177-1994船舶钢焊缝射线照相和超声波检查规则 JB/T 7902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检测用线型像质计 JB/T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 一般要求 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经过辐射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 员岗位证书。 3.2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持有中国船级社认可的射线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应 的检测工作。

2、3.3检测人员的视力(或矫正视力)应不低于5.0,且每年检查一次。 3.4检测人员进入检测现场,应佩戴个人剂量监测仪,并携带射线辐射报警仪。 检测工作进行前,应划定禁入区域并有明显标志或派人值守。 3.5暗室应封闭良好,显影液、定影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2。评片室的 光线应暗且柔和,温度适宜。4、 检测设备和器材 4.1设备X射线机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检验周期一年。 4.2密度计密度计可测量大密度应不小于4.5,测量误差不超过0.05,校验周期6个月。 4.3增感屏增感屏采用金属增感屏或不采用增感屏,增感屏的材质和厚度的选用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增感屏的材料与厚度管电压前屏后屏材料厚度m

3、m材料厚度mm100KV铅不用或0.03铅0.03100KV150KV铅0.10铅0.15150KV250KV铅0.020.15铅0.020.15250KV500KV铅0.020.20铅0.020.20 4.4像质计 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 4.5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不大于0.3,新购的胶片应做本底灰雾度测定,每盒胶片至少测定3次。 4.6观片灯观片灯的亮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不应低于30cd/。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不应低于10cd/。5、 检验技术等级无特殊规定时,检验技

4、术等级按B级执行。6、 检测实施 6.1检测时机 外观检查合格后 焊缝冷却至环境温度后,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射线检测至少在焊接完 成之后24h后进行,对有热处理要求的工件应在热处理结束之后进行射线检测。 6.2胶片选用A级和B级射线检测应使用T3类或更高类别胶片。C级和B级射线检测应使用T2类或更高类别胶片。 6.3管电压的选择 根据透照厚度选择合适的管电压,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较低电压进行曝光,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不同透照厚度允许采用的最高管电压见表2。表2 不同透照厚度允许采用的最高管电压透照厚度mm24681014162024304050最高管电压KV1151301401601

5、80200230250300350420500 6.4透照方式 6.4.1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相对位置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 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和双壁双影五种。 6.4.2小径管(外径100mm)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布置,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 件时,可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 T8mm 焊缝宽度gDO/4 椭圆成像时,影像开口在1倍焊缝宽度左右,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 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 6.4.3小径管焊缝100%透照时,透照次数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当T/DO0.12时,相隔90o透照2次,当T/DO0.12时,相隔120o或60o透照3次

6、。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应相隔120o或60o透照3次。 6.5一次透照长度 一次透照长度以透照厚度比K控制,不同技术等级和对应的焊缝透照厚度比 符合表3的规定。表3 透照厚度比的确定射线检测技术等级A级、B级C级纵向焊接接头K1.03K1.01环向焊接接头K1.1K1.06注:对100mmDO400mm的还缝,A级、B级允许采用K1.2环向焊接接头的一次透照长度,根据透照方式不同可以查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6.6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 A级射线透照方式:f7.5db2/3 B级级射线透照方式:f10db2/3 C级级射线透照方式:f15db2/3式中b:射线源有效焦点尺

7、寸mm D:射线源侧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mm 6.7曝光量当焦距为700mm曝光量一般为:A级和B级不下于15mA.min,C级不小于30mA.min。当焦距改变时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进行修正。 6.8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屏蔽为减少散射线的影响,采用1mm铅板屏蔽物对非透照区加以遮挡; 为防止背散射的有害影响,暗盒背面衬以1mm铅板,同时暗盒背面贴附“B”铅字标记以验证背射线防护效果;当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防护不够;当底片上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防护符合要求。 6.9像质计的摆放像质计应放置在射线源侧焊缝表面的一端(被检区1/4范围内),

8、金属丝 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双壁双影透照时像质计可放置在源侧,也可放置在胶片侧。单壁透照时,如果像质计无法放置在源侧,允许放置在胶片侧,像质计放 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附加铅字“F”标记。环形焊缝采用射线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地放置3 个像质计。透照小径管焊缝时,可选用线型像质计或专用像质计。 6.10标记标记一般应放置在离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搭接标记应放置在射线源侧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接接头编号、部位编号、板厚、日期、中心标记、 界标等。返修后的透照还应有返修标记、扩探部位应有扩探标记。 6.11底片质量 6.11.1底片上的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

9、位置准确。 6.11.2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斑纹等伪 缺陷影像。 6.11.3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1.5D4.0B级:1.8D4.0C级:2.0D4.0当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C级最低黑度可降至1.8。 6.12底片像质计灵敏度 不同透照方式,不同透照范围应识别丝号的选择见表4表5表6。 表4 透照厚度范围及其像质要求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应识别像质计丝号(线径,mm)透照厚度 W mmA级B级C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

10、.54615(0.125)2.0-3.53.55.06814(0.160)3.55.05781213(0.200)57710122012(0.250)7101015203011(0.320)10151525303510(0.400)1525253235459(0.500)2532324045658(0.630)32404055651207(0.800)405555851202006(1.000)558585150-5(1.250)85150150200-4(1.600)150200-表5 透照厚度范围及其像质要求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应识别像质计丝号(线径,mm)透照厚度 W mmA级B

11、级C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04615(0.125)2.0-3.03.54.56914(0.160)3.5 4.54.57.091513(0.200)4.57.0711152212(0.250)7111115223111(0.320)11151522314010(0.400)1522223240489(0.500)2232324448568(0.630)32444454-7(0.800)4454-表6透照厚度范围及其像质要求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应识别像质计丝号(线径,mm)透照厚度 W mmA级B级

12、C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54615(0.125)2.0-3.53.55.561214(0.160)3.55.55.511121813(0.200)5.5111117183012(0.250)11171726304211(0.320)17262639425510(0.400)2639395155709(0.500)39515164701008(0.630)516464851001807(0.800)6485851251802006(1.000)85125125200-5(1.250)125200-7、焊缝质量的分级 根据焊缝(包括热影响区)中的缺陷性质,大小和数量的分布状态分为级,级不能作为可验收的质量水平。7.1焊缝验收等级焊缝验收等级适用对象按CB/T3177规定或按图纸、技术合同执行。7.2焊缝缺陷评定各级焊缝均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各级焊缝圆形缺陷评定见表10各级焊缝单个长形缺陷评定见表12表7 缺陷点数换算缺陷长颈尺寸mm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