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0KB
约9页
文档ID:418945472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_第1页
1/9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 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radio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254—88 (国家标准局1988年6月6日批准 1988年11月1日实施) 本标准等效采用CISPR22—1985《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1.1条中所定义的信息技术设备信息技术设备 (ITE)主要 会产生多种周期性的、二进制脉冲型的电气或电子波这些波可通过电网电缆、 信号线或其它导线,或者通过直接辐射的形式而造成非期望的耦合,因而构成 对无线电接收的潜在干扰源 本标准规定了A级ITE和B级ITE的干扰极限值,并规定了测量ITE所 产生的乱真信号电平时所应遵循的规程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 1 名词术语 本标准所用名词术语符合GB4365-84《无线电干扰名词术语》的规定 下列名词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1.1 信息技术设备 为下列用途而设计的一种设备: a. 从外部数据源(例如数据输入线路或通过键盘)接收数据; b. 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某些处理(例如计算、数据变换或记录,文件汇集、 分类、存贮、数据传送); c. 提供数据输出(送到其它设备,或者通过数据的再生或图像输出)。

这种设备包括那些产生多种周期性二进制脉冲型电气或电子波的电气(或电 子)单元或系统,它们被用来完成诸如字处理、电子计算、数据交换、记录、文 件汇集、分类、存贮、检索和传送以及将数据再生为图象等功能 1.2 模块 ITE的一部分,它提供某种功能且可能包含有射频源 1.3 宿主单元 ITE系统或ITE单元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安放模块它可能包含有射频源, 并可为其它ITE提供配电在宿主单元和模块之间,或宿主单元和其它ITE之间 的电源供电方式可以是交流、直流或交直流 1.4 受试单元 一个有代表性的ITE或功能上有交互作用的一组ITE(即系统)它包括一个 或多个宿主单元并被用来对ITE进行评定 1.5 相同的模块和ITE 大量生产的模块和ITE,其制造误差在制造规范所规定的额定允差范围之内 1.6 干扰极限值 由国家指定的权威组织规定并经主管机关批准的、所允许的无线电干扰最 大值 2 信息技术设备的分级 信息技术设备分为A级ITE和B级ITE两类 2.1 A级ITE A级ITE是指满足A级干扰极限值要求,但不满足B级干扰极限值要求的那种 信息技术设备 注:A级的干扰极限值适用于商用及工业环境中使用的设备,所采用的保护 距离为30m。

2.2 B级ITE B级ITE是指满足B级干扰极限值要求的那种信息技术设备 注:B级ITE的干扰极限值适用于家用及住宅区中使用的设备,所采用的保 护距离为10m? 3 端子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3.1 电源端子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当使用带有平均值检波器和准峰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测量仪1],并按第7章 所述方法进行测量时,受试单元应同时满足平均值极限值和准峰值极限值要求 当使用带有准峰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测量仪测量的值已能满足平均值极限值, 则认为受试单元满足了两种极限值,且不必再用带有平均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 测量来进行测量 如果测量仪上所示读数在极限值附近波动,则读数的观察时间应不少于15s, 记录最高读数,孤立的瞬间高值读数忽略不计 3.1.1 A级ITE 表1中所规定的极限值适用于A级ITE的电源端子干扰电压,频率范围为0.15~ 30MHz在过渡频率(0.50MHz)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表1 极限值,dB(μV)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0 79 66 0.50~30 73 60 3.1.2 B级ITE 表2中所规定的极限值适用于B级ITE的电源端子干扰电压,频率范围为0.15~ 30MHz。

在过渡频率(0.50、5MHz)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3.2 远程通信线路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尚待研究制订 --------------------- 采用说明: 1] 将原文第5章中的接收机改为电磁干扰测量仪 表2 极限值,dB(μV)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0 66~56 56~46 0.50~5 56 46 5~30 60 50 注:在0.15~0.50MHz频率范围内,极限值随频率的对数线性减少 4 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受试单元应满足表3或表4所规定的极限值如果测量仪上所示读数在极限 值附近波动,则读数的观察时间应不少于15s,记录最高读数,孤立的瞬间高值 读数忽略不计 4.1 A级ITE 表3规定了A级ITE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频率范围为30~1000MHz,测试 距离为30m在过渡频率(230MHz)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表3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极限值,dBμV/m) 30~230 30 230~1000 37 注:①如果由于环境噪声电平较高或其它原因,在30m距离处无法进行场强 测量,则可在较近距离处(例如10m)进行测量(见8.2.1)。

②当出现外界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4.2 B级ITE 表4规定了B级ITE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频率范围为30~1000MHz,测试距 离为10m在过渡频率(230MHz)处应采用较低的极限值 表4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极限值,dBμV/m) 30~230 30 230~1000 37 注:①如果由于环境噪声电平较高或其它原因,在10m距离处无法进行场强 测量,则可在较近距离处(例如3m)进行测量(见8.2.1) ②当出现外界干扰时,可以采取附加措施 5 对干扰极限值的说明1] 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极限值,其含义应为:在统计基础上,大量生产的设备 至少应有80%符合极限值的规定,置信度不小于80% --------------------- 采用说明: 1] 增加第5章对极限值的说明 产品的抽样方法及对测量结果的评定方法应符合GB3907-83《工业无线电干 扰基本测量方法》第8章的规定 6 总的测量条件1] 试验场地应做到能区分来自受试单元的发射和环境噪声关于这一方面的 场地适用性,可通过测量环境噪声电平《受试单元不工作》予以确定应保证 噪声电平至少比本标准所规定的极限值低6dB。

当环境噪声和受试单元的发射二者的合成结果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值时,则不 需要将环境噪声电平降低到比规定的极限值低6dB,并可以认为受试单元的发射 是满足规定极限值的而当环境噪声和受试单元的发射二者的合成结果超过规 定的极限值时,则必须能证明,在任何测量频率上都能同时满足下列二个条件: a. 环境噪声电平至少比受试单元的发射加上各种环境条件低6dB b. 环境噪声电平至少比规定的极限值低4.8dB 6.1 受试单元的布置 改变受试单元的布置,使和典型应用情况相一致并使受试单元发射达到最 大接口电缆应连接到受试单元的适用的端口处这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和 外围设备上所提供的标准接口(IEC625,CCITT.V.24等)观察电缆位置变化后 所产生的影响,以找到产生最大发射的布置布置的情况应在测试报告中准确 地注明 连接电缆应符合具体设备要求中所规定的型号和长度如果长度规定为可 变,则应选用会产生最大发射的长度 如果在测试期间使用了屏蔽的或特殊的电缆以达到要求,则应在使用说明 书中注明建议使用这种电缆 电缆的超长部分应在电缆的中心附近折叠后捆扎起来折叠长度为30-40cm 如果由于电缆体积过大或不易弯曲,或由于在用户安装场所进行测试而无法这 样做,则应在测试报告中准确地注明对电缆超长部分所作的安排。

如果设备有多个同类型的接口端口,则只要能证明添加电缆不会明显地影 响测试结果,就可仅将一根电缆接到该类端口中的某一端口上 任何一组测试结果都必须附有关于电缆和设备方位的完整说明,以便使测 试结果具有重现性如果有使用条件方面的要求,例如电缆长度、电缆类型、 屏蔽和接地,则这些条件必须在提供给用户的说明书中注明 在一个受试单元的每一被评定的ITE中,应使每种类型的模块都有一个处于 工作状态,而对于系统受试单元来说,受试单元应包括该系统的配置中所可能 包含的每种类型的ITE各一个 具有每种类型的模块或ITE各一个的那种受试单元的评定结果,也能适用于 具有多个那些类型的模块或ITE的那种配置情况因为实践证明,来自相同模块 或ITE(见2.5条)的发射通常是不叠加的 --------------------- 采用说明: 1] 删去原第6章干扰功率的极限值 当受试单元在功能上与其它ITE(包括其电源接口依附于宿主单元的任何ITE) 发生交互作用时,为了提供有代表性的工作条件,可以连接实际相接的ITE,也 可以连接模拟器(只要该模拟器的影响可被隔离或识别)如果ITE被设计成是其 它ITE的一个宿主单元,则必须接上该ITE,以便使宿主单元能在正常条件下进 行工作。

用来代替实际相连的ITE的任何模拟器应能正确地代表相连的ITE的电气特 性,特别是射频信号和阻抗特性;在某些情况下,还应能代表其机械特性如 果遵循这一规定,则将使单独的ITE的测量结果,也能适用于系统应用以及该ITE 与其它类似的已测ITE(包括由不同制造方生产和测试的ITE)相组合的应用情况 受试单元与接地平板之间的相对关系应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同即:地面安 放的设备应放在接地平板上或放在靠近接地平板的绝缘地板(如木地板)上;便 携式设备应放在非金属的桌上电源电缆和信号电缆相对于接地平板的走向应 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同接地平板可以是金属的 注:在7.3条及8.3.2条中分别给出了端子电压测量和场强测量时对接地平 板的具体要求 7 端子干扰电压的测量方法 应采用7.1条中所述的带有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测量仪进行测 量测量时,交替使用准峰值检波器和平均值检波器 7.1 电磁干扰测量仪1] 带有准峰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测量仪应符合GB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器 》第4章2] 的规定;带有平均值检波器的电磁干扰测量仪应符合GB6113~85第5.2 条3] 的规定 7.2 人工电源网络 为了能在电源馈线两端的端子电压测量点上提供规定的高频阻抗,以及使 被测电路和电网上的环境射频能量隔离开来,需要在二者间接入一个人工电源 网络。

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GB6113-85中第7.2.1条4] 的规定(50Ω/50μH) 受试单元应和人工电源网络相连受试单元的边框与人工电源网络最靠近 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8m 制造方提供的电源软线,一般应为1m长如果超过1m,则应在电缆中心附 近将其超长部分来回折叠,折叠长度不超过0.4m 如果在制造方的安装说明书中对电源电缆的类型有规定,则应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