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西综大纲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68KB
约14页
文档ID:418852069
考研西综大纲_第1页
1/14

生理学一)绪论1. 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 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 导3. 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4. 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 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3. 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4. 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四)血液循环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 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2. 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3. 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4. 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 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7. 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8.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9. 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 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4.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六)消化和吸收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 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 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 及其调节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6. 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 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及其测定2.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4.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5. 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7. 排尿反射九)神经系统的功能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3. 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 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4. 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 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5.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 枢易化6.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7. 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8. 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 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9. 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 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0. 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11. 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12.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3.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14.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15. 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十)内分泌1. 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2. 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3.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4. 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5.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一)生殖1. 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2. 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 和分娩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3. 肽键和肽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5.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7.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8. 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RNA的分类与功能10. 核酸的理化性质与应用11. 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12. 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13. 酶的调节14.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二)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化与无氧酶解的关系3. 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5.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7.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8.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9.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10.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11. 磷脂的合成和分解12. 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13.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

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14. 生物氧化的特点15. 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16. 胞浆中 NADH 的氧化17. 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18.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19.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20.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1. 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22. 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高血氨23. 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24. 含硫氨基算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和临床意义25.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 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26.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27. 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三) 基因信息的传递1. DNA 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2. DNA 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3. 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4. DNA 损伤(突变)及修复及意义5. 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 核酶的概念和意义8.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9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10.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11.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12. 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13. 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14. 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四)生化专题1. 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及其疾病的 关系2. 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3.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4. 血红素的合成5.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6. 胆汁酸的合成原料、代谢产物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7. 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及临床意义8. 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9. 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10.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产物, 功能与肿瘤的关系11.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12. 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三、病理学(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 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2.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3. 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5. 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二)损伤的修复1. 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2.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3. 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3. 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4. 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5. 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6. 水肿的概念、原因和类型四)炎症1.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 种类和功能)2. 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3. 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4. 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五)肿瘤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 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 肿瘤的病因学、 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 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肉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六)免疫病理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2.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3. 宿主抗移植物的概念,肝、肾移植排斥的病理变化4.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5.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6.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2. 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和结局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