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1859890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 技 术 指 导 意 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指导意见(试 行)二0一二年六月目录前 言 41指导思想 62目标任务 63适用范围 74编制依据 75术语和定义 85.1 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 85.2 雨污分流 95.3 干清粪技术 95.4 堆肥技术 95.5 好氧堆肥技术 105.6 沉淀池 105.7 沼气池 106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与措施 106.1 雨污分流技术 106.2 干湿分离技术 116.3 猪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 126.3.1 固体粪污减排技术 126.3.2 污水/尿液减排技术 156.3.3 猪场污染减排推荐模式 186.4 奶牛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 196.4.1 固

2、体粪污减量技术 196.4.2 污水/尿液减排技术 206.4.3 奶牛场污染源减排推荐模式 216.5 肉牛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 226.5.1 固体污染源减排技术 226.5.2 污水/尿液减排技术 226.5.3 肉牛场污染源减排推荐模式 236.6 蛋鸡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 246.6.1 常用处理技术 246.6.2 蛋鸡场污染源减排推荐模式 256.7 肉鸡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 256.7.1 常用处理技术 256.7.2 肉鸡场污染源减排推荐模式 266.8 畜禽养殖专业户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措施 26附表 27畜禽养殖规模分类 27养猪场减排模式及COD、氨氮去除率28奶牛场减排

3、模式及COD、氨氮去除率30肉牛场减排模式及COD、氨氮去除率32蛋鸡场减排模式及COD、氨氮去除率34肉鸡场减排模式及COD、氨氮去除率35畜禽养殖主要固体污染物产生量及其性质36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及其性质(干清粪)37前言河南是农业和畜牧业大省,畜牧业产值及主要畜禽品种饲养 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畜禽养殖业作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 业之一,在极大丰富市场消费,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 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将农业源总量减排列入减排新领域。因此, 落实畜禽养殖业减排措施,减少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是 消减畜牧业生产活动给环境带

4、来负面影响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 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效途径。目前,全省及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总量减排目标已经确定, 并实行半年及年度考核制度。因此,为指导各市、县畜禽牧业污 染减排总量控制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针对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五类主要 畜禽品种,以不同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畜禽污染物 总量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主,提供技术指导,供环保、农业、 畜牧部门、设计单位、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使用。本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适用 范围、编制依据、术语和定义、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 与措施、推荐的处理

5、技术模式等。本指导意见起草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本指导意见主要起草人:席磊,程璞,徐秋良,郑立,石志 芳。本指导意见于 2012 年 6 月 18 日发布,属于首次发布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 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 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十二五”主要 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 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按照“农牧结合、科学布局、因 地制宜、循环利用、控量减排”的要求,依据环保部 “十二五”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规定,结合河南省畜禽养殖实 际,坚持源头控制减少

6、产生,中间科学贮存综合利用,后续加强 治理减少排放的技术路线,加快畜禽排泄物治理设施改造,实现 我省畜牧业污染源总量减排目标,促进畜牧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和 谐发展。2目标任务重点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加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畜禽排泄物的肥料化及农 村能源沼气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畜禽养殖业主要污 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比 2010 年分别减少 10%和 13.7%;6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成固体 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 95%以上。鼓 励对养殖专业户进行污染综合治理,并引导专业户向规模化转 变。3适用

7、范围本指导意见提供了各类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的 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综合利用排泄物等减排技术措施,设计了 不同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源减排模式,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关 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通知(环 发2011148 号)所规定的各类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养殖 专业户的畜禽排泄物治理设施改造。污染源总量减排应根据所在 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取本指导意见推荐的各种减排模 式。环发2011148 号文件所未涉及的五类畜禽散养户可参照本指导意见推荐的减排技术进行畜禽排泄物治理设施改造。4编制依据本指导意见内容参考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

8、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63 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通知(环发2011148 号)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农科教发201112 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豫政201064 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豫政201174 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192 号)

9、河南省畜牧局、农业厅、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豫牧201231 号)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628)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9 号)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1168)5术语和定义5.1 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第三十九条规定条件,并 达到省级人民政府划定的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的畜禽养殖场所。 具体条件为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 施,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 务

10、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有对畜禽粪便、废 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等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猪年出栏500头、奶牛常年存栏100 头、肉牛年出栏100头、蛋鸡常年存栏10000只、肉鸡年出栏 50000 只。畜禽养殖小区:在统一规划的区域内,由多个以上养殖单元 共同组成,按照统一操作规程进行养殖、管理的养殖单元。养殖 规模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专业户:50S猪年出栏500头、5S奶牛存栏 100 头、10S肉牛年出栏100头、500蛋鸡存栏 10000只、2000 肉鸡年出栏 50000 只。5.2 雨污分流用不同管

11、道分别收集和输送畜牧场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即畜禽养殖场的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地下污水管道流向污水贮存 或处理设施进行贮存或净化处理;雨水则通过地下雨水管道或地 面明沟直接排出场外。5.3 干清粪技术畜禽排放的粪便一经产生便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清除,尿 液、残余粪便及冲洗水则从排污道收集排出的清粪技术。5.4 堆肥技术利用微生物对畜禽养殖场固体污染源进行分解腐熟生产有 机肥的方法。 95.5 好氧堆肥技术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 物对畜禽养殖场固体污染源进行分解腐熟生产有机肥的方法。5.6 沉淀池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5.7 沼气池 采用厌氧消化技

12、术处理畜禽养殖场粪便及污水,制取沼气的 构筑物。6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与措施 为实现畜禽养殖业污染总量减排,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畜禽 养殖场需要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雨污分流、干湿 分离系统建设;粪污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等。6.1 雨污分流技术 将雨水和养殖场所产生污水分开收集的措施。雨水可采用沟 渠输送,污水采用暗沟(管)输送。在畜禽舍的屋檐雨水侧,修 建或完善雨水明渠,雨水明渠的基本尺寸为0.3米X0.3米,可根 据情况适当调整。畜禽舍屋面雨水由导水槽收集后,经排水立管 (可采用直径 100 的 PVC 管)直接导入雨水明渠。污水沟设置 在畜禽舍内或屋檐内侧,尿液和冲洗污水由

13、舍内污水沟经暗管 (或采用直径 300 毫米的砼管)与舍外排污暗沟(管)相连,最 后汇集到场区粪污处理系统(大中型场)或污水贮存设施(小型 场)。采用重力流输送的污水管道管底坡度不低于 2%。对于规模化养殖场,采用暗沟(管)输送方式是最佳选择方 式,既能做到降低能耗,又能保证场区的环境卫生。所需的主要 配套设备是搅拌泵和输送泵,以及配套的土建工程,需由专业的 人员进行设计。6.2 干湿分离技术为了有效减少污水产生量,降低污染负荷,减轻后续处理及 消纳的负担,养殖场内畜禽粪污应采用干清粪的收集方式,及时 将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运至粪便堆放场或储粪池中, 尿液及冲洗水则经污水收集系统进入污

14、水、尿液储存池中,再进 行后续处理。对于干清粪工艺收集的畜禽粪便,可经固液分离再 次降低其含水率,便于资源化再利用。粪便堆放场或储粪池应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 施。堆放场宜为1520厘米混凝土地面、坡度2%以上;四周砌 筑 1.5 米高的砖墙;其上搭建雨棚,防止降雨(水)的进入;堆粪 场内还应设渗滤水收集沟,并与污水收集系统相连。储粪池池深 宜 1 米左右;池体四周墙壁采用实心砖砌筑,墙面水泥砂浆抹光, 浆厚度不得低于1 0毫米;地面夯实浇筑20厘米左右厚混凝土; 其上搭建雨棚。污水、尿液储存池可建成单池或三格式,有地下和地上两种 型式,池体有效深度为1.52米。在地势较低的地形条件

15、下, 适合于建地下储存池。地下储存池要求防渗,最好采用混凝土浇 筑结构,侧边坡度为 1:21:3,池底应在地下水位的 60 厘米以 上。在地势平坦的场区,适合于建设地上储存池,可用砖砌而成, 用水泥抹面防渗。三格式每格池体进出水口均开口于隔墙顶部一 侧,左右交错,进出口、漫溢口均设栏网,便于截留浮渣。储存 池上应加水泥盖板或设顶棚以防降雨(雪)进入。同时应配备污 泥泵,方便农田利用。粪便堆放场和储存池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 离不得小于 400 米),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与畜禽舍之间保持 200300米的 距离,若因场地或地形因素达不到此要求,可在畜禽舍与粪便堆 放场之间建设隔离墙,并适当绿化。6.3 猪场污染源减排技术措施6.3.1 固体粪污减排技术根据不同养殖规模和养殖场周围的环境条件,可采用不同的 粪便处理方法。(1)自然发酵后直接还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