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1830342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一、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我县现有耕地7.5万亩,种植品种以水稻为主,地形地貌以梯田为主,灌溉用水以山泉水为主。另一方面,我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40.9度,极端最低气-8.3度,年平均降水量14651969毫米之间,无霜期240天,日照1774.4小时。小气候发达,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农业。适合开展高效优质水产品稻田养殖。去年,项目单位进行稻田套养薄壳田螺,取得了科研成果,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养殖的稻螺共育操作规程,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去年的

2、基础上,今年增加养殖品种,进行瓯江彩鲤(以下简称田鱼)为主的稻鱼共生养殖技术研究。瓯江彩鲤原产于浙西南山区的稻田、坑塘中,俗称田鱼,体色丰富多彩,有红、花、白、粉、青等多种。瓯江彩鲤在我地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它食性广,生长速度快,同时,它又是一种广温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在23-28之间,全国各地均能养殖;此外,该鱼具有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性情温顺、喜集群等特点,非常适合于稻田养殖。市售价格是普通鲤鱼的两倍,且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极具推广价值。稻田养殖水产品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水稻和水产品双丰收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符合省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

3、建设的决策和我县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实际行动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11%的号召。因此,探索研多品种优质水产品稻田养殖技术,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对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二、稻田养鱼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超势稻田养殖水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据有关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种,由鲤科鱼类演化而来,有红、黑、花、白、

4、青、粉等颜色,由于自古在稻田中养殖,故俗称“田鱼”。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2005年4月,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作为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农作方式,青田的稻田养鱼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入选项目。随后,在丽水的景宁、龙泉、庆元等县市及我县均开始养殖。但是,均存在自然生长、产量低,效益不高的现状。在本课题开展稻田高效养殖田鱼的研究,以试验示范为核心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乡村农户实施稻鱼养殖技术,形成产业化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三、研究开发内容和技术关键及创

5、新点1、研究开发内容:研究山区田鲤的生活,繁殖习性和生长特点。2、技术关键:通过田块、稻谷优良品种筛选,田鱼不同放养密度试验,掌握合适的放养密度;进行不同饲料、肥料的投放试验,掌握的合适饲料,投饲量和投饲方法;3、创新点:以投饲为主要技术手段,改变以往稻田养鱼“只放不管“、“只管不投(饲)”、效益低下的传统稻田养鱼思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解决稻田养鱼的水、肥、饲、药的不同需求矛盾,形成最佳的稻田养鱼生产模式。四、预期目标1、技术经济指标:(1)、主要技术:筛选稻田养鱼的相关优良品种,研究确定稻鱼的栽插和放养密度,适宜的饲料、肥料种类、数量和使用方法。最佳的稻鱼共育模式。(2)、经济指标:通过试

6、验示范,试验田10亩,水稻产量增15%,亩产达到1150斤,田鱼亩产300斤以上,经济效益亩增3000元,两者产值合计4.65万元;示范基地140亩,水稻增产10,经济效益亩增2000元,合计51.1万元,项目实现总产值55.75万元,增效23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以基地为窗口,指导和带动周边乡村农民推广和应用稻田养鱼技术,达到农田稳粮增效,农民致富之功效。3、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前景:(1)生产规模、产品数量和质量:核心示范基地150亩,关联基地200亩,生产稻谷175吨,田鱼35吨。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确保稻鱼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要求。(2)、应用和产业化前景:研究确定最佳的

7、稻鱼养殖技术,开展技术培训3-5期,培训100-150人次,使周边乡村农民掌握该技术,辐射带动山区农民快速推广应用稻鱼高效养殖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产业化发展。五、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1、实施方案:稻田选择:选择阳光、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溪方便,洪涝不淹,天旱不干,土地腐殖质含量较高,交通便利的示范基地田块150亩。稻田准备:田埂加宽,加高,在进出水口设置较密网栏,以防田鱼逃逸。鱼种放养前10天,先翻耕稻田,每亩用生石灰20-25公斤兑水泼酒消毒,并匀施有机肥150200公斤,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修建鱼坑:深度为80-120厘米,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

8、8%,并与鱼沟相通。在插秧前10-15天开挖鱼沟,沟宽40-60厘米,深25-30厘米,占稻田总面积的4%-7%,呈十井田字等形状。田埂要高出田面45-50厘米,确保不会泄漏或塌陷; 苗种放养:养殖成鱼应选择10厘米以上的冬片鱼种,根据产量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尾,同时可亩套养300-400尾夏花鱼种。水稻选用:要求基杆粗壮,抗到伏,抗稻瘟病,稻飞虱能力强的杂交组合,如丰优22,红米等,按旱育秧培育壮秧,在5月中旬进行蛙式移栽,亩播1万丛左右。饵料管理: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但要取得高产,还要人工投饵。投喂饵料视情而定,前期是萍、草、剩饭剩菜等下脚料投

9、喂,水位升高,鱼类生长的中后期应投以配合饲料为主。投饵量每天为鱼体重的3%-5%,青料每天为鱼体重的30%-40%。防逃管理:经常检查拦鱼栅、田埂有无破坏。雨季要及时疏通进排水源。雨水量过大,要设置防逃网,网高出田埂,底部埋水达15厘米左右,网目视鱼体大小而定。鱼病防治:放养前,鱼坑、鱼沟和鱼种要彻底消毒。养殖过程中对食场消毒,药物预防。高温季节,每半月对鱼坑、鱼沟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或漂白粉(1克/立方米)泼洒1次,每月用晶体敌百虫(0.5克/立方米)泼洒1次。发生鱼病及时治疗,定期调节水质。 施肥管理:施肥能使水稻高产,并能促进稻田微生物繁殖,增加鱼类天然饵料,提高鱼产量。应以有机肥

10、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轻施追肥。施用化肥,将鱼集中到鱼坑中再施。最好施用复合肥(10千克/亩)、尿素(10千克/亩)、钙镁磷肥(20千克/亩)。遮阳:特别是高温季节,要在鱼坑上搭建遮阳棚,既能降温避暑,又能阻挡视线,防止鸟类捕食。同时可种植农经作物,增加经济收入。2、技术路线:从山区生态稻鱼高效安全优质出发,着重于山区水稻抗性品种有效合理利用,健身栽培,生境调节和稻鱼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采取核心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示范基地采取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利用各种场合多种形式将成功的适用技术在面上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田块,稻鱼品种选择密度试验

11、投饲、施肥试验协调稻鱼共生期水、肥、药的需求平衡确定最佳稻鱼共生产模式面上示范推广应用。3、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项目组建立项目领导小组,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任组长,乡农技站长任副组长,聘请技术顾问和乡干部、村主要干部为成员,统筹经费、协调实施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组长由乡农技站站长担任,成员由合作社社员、示范户组成,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本合作社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包括制订项目总体研究和实施计划,应用技术试验、研究。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为项目协作单位,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在当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六、计划进度安排1、2011年2月-4月 选择稻鱼示范基地,搜集文献资料,制定试验,研究方

12、案,耕田放养鱼种。2、2011年5月-10月 水稻育秧、移栽,进行试验点,实施操作,开展稻鱼不同放养密度,不同投饲种类、数量、方法,不同水、肥、药需求试验、研究,建立生态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3、2011年11月-12月 完善稻鱼养殖技术,组织验收,课题总结。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本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09年6月,成员5名,种养植技术人员2名,拥有资产30万元。合作社所在地现有水稻田1300余亩,大部分稻田为合作社社员或联系户承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具备较扎实项目实施的生产、工作基础。项目实施组成成员各具专长,组合适当,分工明确,具有较好的承担和完成项目实施的实力

13、。八、经费概算项目总投资32.75万元,向县科技局申请扶持资金5万元(详见概算例表)。1、购买稻鱼种投资8.22万元。杂交水稻亩用种量山区需1公斤,如丰优22,每公斤48元,合计150公斤,共0.72万元。鱼种亩放养按要求25公斤以上,本项目亩放养25公斤,每公斤20元,按150亩计算,需经费7.5万元,向科技局申请扶持3万元。其余经费来源主要向银行或信用社贷款。2、肥料和饲料费用11.25万元。按照亩施肥100元,农家肥50元计算,合计2.25万元。饲料系数按照2.0计算,亩增产75公斤以上,需饲料150公斤,合计22.5吨,市场价格4000元/吨,共需9.0万。向科技局申请扶持2万元。3、

14、稻、鱼病害防治,需要0.8万元。4、技术培训需经费1万元,主要用于合作社社员、示范户,3-5期受训100-150人次,编印资料等。5、差旅费需0.5万元,均为自筹,主要用于项目联系,汇报业务。6、合作、协作研究等交流费需2万元。自筹2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合作协作研究与相互交流。7、人员劳务费需6.44万元,均为自筹,主要用于稻田翻耕(亩需214元)、管理费用。8、专家咨询费需1万元,主要用于专家技术顾问,差旅费等。9、管理费需1万元,均自筹,主要用于项目管理。10、其他开支0.54万元,主要用于应急另时项目开支。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概算表项目名称:稻田高效养殖瓯江彩鲤技术研究与示范 金额单位: 万元

15、 序号概算科目名称合计拨款经费银行贷款自筹经费(1)(2)(3)(4)(5)1经费支出(合计)32.7551017.7521、设备费3(1)购置设备费(修建管理房费)4(2)试制设备费5(3)设备租赁费62、材料费(购买稻鱼种、饲料、肥料)20.275105.2773、测试化验加工费(试验示范费)84、燃料动力费(技术培训费)1195、差旅费0505106、会议费 117、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2212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139、人员劳务费6446441410、专家咨询费111511、管理费111612、其他开支054054注:支出概算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同时在财政拨款经费和自筹经费中概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