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8290200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107国道连续梁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说明1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概况2(一)工程简介2(二)主要人员安排3(三)工期安排3四、施工方案4(一)施工准备5(二)地基处理6(三)支架及临时通道施工设计7(四)模板安装10(五)施工预拱度12(六)钢筋加工及安装12(七)混凝土施工15(八)预应力施工16五、受力分析18(一)、荷载标准值18(18(二)、模板检算19(三)、横向、纵向支撑肋检算22(四)、支架承载力检算24(五)、地基检算27(六)、梁高小于4.0m时的检算28(七)通道力学分析30六、安全保证措施331、组织保证措施342、安全管理计划343、施工安全隐患辨识及预防措施35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8废水

2、排放控制38防止噪声污染技术措施39防止大气污染措施39现场材料堆放及废料处理的控制措施39- 36 -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跨107国道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遵守合同条款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要求、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和设计文件、图样、意图的各项要求进行编制。2. 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本标段下达的施工任务,工期以服从标段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均衡展开施工,以期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保证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3. 施工计划主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安排交叉作业,强调专业间的协同配合,避免窝工,杜绝返工,循序渐进,均衡生产。4

3、. 考虑雨季对施工生产的影响。5. 本方案着重解决重点、难点、关键项目和主要施工技术问题,本着尽量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编制。6. 从我单位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能力出发,积极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求提高效率、压缩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推动我单位在客专工程施工方面的技术创新、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上再攀高峰,再创佳绩。7. 在不中断107国道行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施工对107国道造成的交通影响,尽量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以缩短工期。同时确保107国道行车安全及施工安全,通过有效的防护及安全隐患预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8. 严格施工管理,积极开

4、展现场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创安全标准工地。二、编制依据1、中铁七局石武客专河南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2、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施工图第二册石武客专郑武施图(桥-11)3、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程、标准。4、工程现场勘察资料。5、我方施工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及拟定参加本标段施工的人员技术素质状况。三、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线路情况:双线正线,直线,线间距为5m。设计速度:350km/h2、连续梁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形式,最大梁高6.05m位于中跨墩顶处,最小梁高3.05米位于跨中。3、全桥共1联4跨,全长211.5m,采用现浇箱梁的结构形式。其中:跨径组

5、合为:41m+264m+414、本桥在跨越107国道处净高为11m,与107国道交角为24度。6、主要工程数量:(1)现浇箱梁C50混凝土3178.3m3(2)j15.24钢绞线167488Kg(3)光圆钢筋23600Kg 带肋钢筋HRB335 476930 Kg(二)主要人员安排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测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三)工期安排本桥现浇梁施工总体工期安排为3个月,即从2009年7月5日至2009年10月5日。1、地基处理预计工期5天 ,即从2009年7月5日至2009年7月10日;2、支架施工计划15天,即从2009年7月10日至2009年7月24日;3、

6、外模板施工计划10天,即从2009年7月25日至2009年8月04日4、支架预压预计10天,即从2009年8月05日至2009年8月14日5、底板及腹板钢筋加工及绑扎预计20天,即从2009年8月15日至2009年9月4日6、内模安装预计5天,即从2009年9月05日至2009年9月9日7、顶板钢筋加工及绑扎预计8天,即从2009年9月10日至2009年9月17日8、B、D段混凝土浇筑预计2天,即从2009年9月18日至2009年9月19日,9、C段混凝土浇筑预计1天,即从2009年9月20日至2009年9月20日10、A段混凝土浇筑预计1天,即从2009年9月22日至2009年9月22日11

7、、B、D段预应力施工计划3天,即从2009年9月25日至2009年9月27日12、C段预应力施工计划2天,即从2009年9月26日至2009年9月27日13、A段预应力施工计划2天,即从2009年10月2日至2009年10月3日14、支架拆除预计5天,即从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5日四、施工方案本现浇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进行施工,支架施工前先对地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原地面进行压实后采用三七灰土换填50cm压实,压实后上铺20cmC15混凝土封闭层以防止雨季施工雨水浸泡造成地基沉陷或承载力下降。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支架搭设,支架采用48*3.5碗扣式支架,梁高大于4米时腹板下支架布置

8、为60*60cm,竖向步距为90cm,翼缘板及底板下支架布置为60*90cm,竖向步距为90cm,梁高小于4米时腹板下支架布置为60*90cm,竖向步距为90cm,翼缘板及底板下支架布置为90*90cm,竖向步距为90cm,支架搭设范围为梁外缘每侧加1.2米,支架外侧一排支架高出梁顶面1.5米每50cm搭设一排横杆,并悬挂安全网挂安全警示标志。在跨越107国道左右幅行车道处设置双向门洞以保证车辆通行,门洞尺寸为宽6米,高7米,门洞采用碗扣支架上铺16工钢,16工钢上铺行跨越,3703工钢间距为90cm,3703工钢上满铺20mm厚竹胶板并进行可靠固定,竹胶板上对应工钢位置搭设支架,间距为90*

9、90cm。梁底位置与普通断面一样先铺15*15的纵向方木,然后纵向方木上铺设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铺设模板进行施工。(一)施工准备1、施工前先平整场地,对桥梁范围内的钻孔桩泥浆池进行换填处理,并分层压实,压实度不低于90%。清除施工现场内的地表浮土,并对原地面进行压实。2、现场布置了四个导线点,三个水准点作为控制桥梁平面位置和空间位置的基准。测设时必须保证三点联测,数据相互复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3、施工现场已经做到路通、电通、水通;通往施工现场的施工便道宽约6米,施工现场备200KW发电机一台满足施工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是采用水罐车向工点送水。4、各种必备的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已经全部备齐,并在

10、使用前试运行,保证了其状态的良好。对大型搅拌站(搅拌机平均生产率累计为240m3/h)进行重点检查;所用钢筋加工设备有:钢筋弯曲机一台、钢筋切断机一台、钢筋对焊机2台、交流及直流电焊机各10台;钢筋骨架采用加工厂初加工,加工后的半成品分别吊装,吊装就位后绑扎或者焊接成整体的施工工艺,对可以进行整体吊装的,如横隔板等钢筋可以绑扎或者焊接成整体后再进行吊装,以上设备能够满足钢筋加工施工的需要。混凝土运输采用8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浇注。5、各种原材报驻地监理、代表处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与施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二)地基处理本立交桥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表面层覆盖土质较差,承载力低,

11、且当地雨季降雨量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在搭设支架前,对支架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如下处理:1、承台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回填基坑,并分层充分压实至原地面,压实密度不小于90%。2、清除地表浮土,对原地面进行压实后,进行三七灰土换填处理,厚度为50厘米,换填后要求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200 Kpa。压实后上平铺15cmC15混凝土封闭层以防止雨季施工雨水浸泡地基造成地基沉陷或承载力降低。3、由于该桥位横跨107国道,所以路面部分地基可不予处理。4、国道路基边坡处用人工开挖成台阶状,然后在台阶上浇筑厚度为20cm的C15混凝土封闭层。5、支架地基应有可靠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横断面设置1.5%的人字坡,并在

12、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沟以利于排水,使支架范围内地表无积水。纵向排水沟沟槽距离外立杆不小于1.5米,底宽0.3米,高度为0.5米,坡度采用1:2的坡度开挖。6、普通地基表面支架底部铺不小于15cm*10cm*250cm的方木垫,既有公路上直接在原路面上搭设支架,于每根立杆下设置可调底座以增加支架地基稳定性和调整支架标高,底座丝扣外露部分不得超过丝杆长度的2/3。7、地基处理宽度为:17.2m;处理长度为:220m。三七灰土处理完毕的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00kPa。并利用轻型触探仪对处理完毕的地基进行检测。(三)支架及临时通道施工设计1、本现浇连续梁采用碗扣式支架进行施工,施工工艺如下:(1)支架采用

13、外径48mm,壁厚3.5mm的碗扣式支架,立杆加设底座后直接放置在方木上,方木底必须采用砂砾找平,保证底部密实。(布置图如下):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施工放样,确定方木垫块和支架搭设位置,放样结束后进行支架搭设,利用支架下可调底座调整横杆各层标高,上部设可调顶托以调整底模板标高。支架两侧端头高于现浇梁顶面不小于150cm,加两道横杆做为防护栏,并悬挂安全防护网。(3)梁高小于4.5米时底板及翼缘板下纵、横向向步距90cm *90cm,腹板下采用90cm*60cm;当梁高大于4.5米时底板及腹板下采用60cm *60cm,翼缘板下采用60cm*90cm;横杆层距90cm,纵横分别布置;(4)剪刀撑

14、沿线路方向每5米在横截面上设置一道,纵向设置5道即两侧翼板下各1道,两侧腹板下各1道,梁体中间1道,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角。每道剪刀撑在地面投影必须相交其作用在于确保支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防止杆件间的位移变形,并加强门式支架抵抗水平荷载作用的能力。 (5)支架的架设要求:A按照规定的方案和尺寸进行架设。B注意杆件的架设顺序。C必要时采用临时支顶,以确保临时架设的安全。D架设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带。E. 随时校正杆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F没有完成的支架,每日收工时,一定要进行临时支撑,以免发生意外。G支架架搭设完毕后,要对脚手进行预压,以减少脚手架变形对连续梁浇注后整体线型的影响。(

15、6)支架的拆除要求:A做标志划出工作区,禁止行人进入。B严格遵守拆除顺序,后搭者先拆,先搭的后拆,一般先拆栏杆、可调螺栓、剪刀撑,而后拆支架。C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要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结扣应告知对方,以防坠落。D材料、杆架和工具要用绳索运送,不得乱扔。 (7)支架预压。 预压荷载采用纤维袋装砂,吊车起吊就位来实现。预压时应按实际施工时的压力的分布来相似预压,荷载为设计混凝土荷载的120%。支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顶面标高主要通过测量控制。预压前在支架顶、底分别设置沉降观测点和变形观测点,桥位上竖曲线按施工图每5米设置一道观测断面(包括1/4、1/2跨中断面),每个断面设置3个观测点,分别位于两侧腹板中心及梁中心,用水准仪测量,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加载情况实施全天候跟踪观测,同时记录下相关数据,发现异常情况(如沉降量较大、支架形变过大)时,应立即停止加载,及时通知相关技术人员,调查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卸载顺序及时间:加载时,按照预压荷载5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