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读后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1795134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共管理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共管理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学读后感公共管理学读后感刚刚拜读完张康之教授的巨着公共管理伦理学,自己起初对伦理 学茫然无知,渐渐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 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现在国家提倡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自己对什么是法治,什么 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 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着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 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 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 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

2、与德治统一起 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 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 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 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总的来说,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 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张老师的理论与目前我们国家的一 些治国方略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张老师论述的法治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德治和我们国家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 府。但我以前只是望文生义,缺乏理论

3、思考。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 述,只能就张老师的观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做一些思考,这也是我读完这本 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张老师在论及法治时谈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依然是社会 治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权力是公共权力,需要制约,而法制正是出于权力制 约的需要。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主要是德治 与法治的统一。接着张老师又论述到公共管理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 属于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这一点恰恰与我们国家提倡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的治国 方略。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4、上明确指出: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 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制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 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 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 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 的讲话主要是从二者的统一方面来论及二者的关系,但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孰轻孰重则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可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的治国方略与张老师德治与法治统一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关于法律与道德两者何者应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学者有过讨论。但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德治国为基础。例如郝铁川在社会科学2001 年第4期撰文认为,(1)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这首先是因为道 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