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79505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2003-9-29 今年暑假回家,拜访了我的几位小学老师。他们大多在小学教师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了二三十年。 当我们谈及农村小学教学现况时,他们的语调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较前十年有很 大的滑坡。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分析这一现状,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报酬的微薄与福利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以我 们那个县为例,农村小学老师的月工资为 360 元,也无补助.奖金之类,什么医疗,养老保险也一概全无; 此外,高强度的工作也是影响教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绝大多数农村,农户居住较分散

2、,村级交通欠发 达,因此仍采用一村一校制办学。近 20 年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现在农村小学适龄儿童人数不足 90 年代初一半,学生人数减少了,老师随之也精简了,但是为了使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相衔接,仍办有五 个年级,我所在村小学现有143 名学生,平均每个年级不足30人,五个老师。这就意味这每个老师负责一 个年级各科的教学,其工作的强度之高可想而知。低回报与高强度的反差打击着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很 多老师都将“当老师”看成是一种副业,得过且过。这并不是老师们缺乏基本的教师素质,而是社会对他 们关心不够。二.农村小学生缺乏家庭督促力量。由于农村经济萧条,青壮年外出打工将子女托付给父母照看,

3、由于祖父 母们精力不足加之隔代原因,根本就无法孙子(女)的学习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从而使他们从小就形成 了贪玩.任性的不良习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基础阶段更是首当其冲。目前,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 学历偏低的特点。部分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以下几方面严重制约 着农村新课程的实施:一是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 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

4、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了新课程 的实施 二是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 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 象。选送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选送意识不强。同时,很多学校的 教师 是包班教学,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教师不能外出培训, 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影响了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对新课程的把握,不能 高标准、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不能形成实施新课

5、程的骨干教师队伍。校本培训不到位, 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 围并保证质量,校本培训停留在低水平的集中学习材料上,开展有效的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 等多种校本培训有很大难度。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发 生的问题.三是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 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

6、、 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 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有的教学书刊掌握在领导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师自学苦于 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 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 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 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四是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 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

7、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 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 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 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 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百年 大计,教育为本。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发展农村教 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直接满足

8、8亿多农村人口多样化学习需 求的一件大事,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 径,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学校是我国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 务机构。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和体现社会公正,而且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必须从现在做起,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把农村教育扎 扎实实搞

9、上去。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必须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改革农村教育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 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方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农村人口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前,要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还要统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各地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推进农村教

10、育改革试验,创造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办学新典型、新经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农村教 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 入。当前,要特别关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抓紧建立健全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不让学 生因家庭贫困失学。同时,还要广泛动员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 式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

11、欲流之远,必浚 其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我们坚信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奋斗,我国农村教育工作必将开创 一个崭新的局面。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的部署,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工作,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温家 宝指出,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村义务 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有利于缩小社 会差别和实现社会公平

12、,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 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普及义务教育,仍然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 展,一手抓改革。当前,要重点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科教结合” 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 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培养输送急需人才。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有 书读、有学上。 温家宝强调,要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新增 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中央要进一步增加对困难

13、地区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省、地(市)级政府 也要增加转移支付,提高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 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 温家宝最后指出,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一项最重要的职责。地方各级政府和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要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规划,组 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他强调,要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 尊师重教和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教育在这一伟 大实践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然而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素

14、质不高等情 况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的任务具有十分必要性和重 要性。 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成因 1、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一是男女性别比例失衡。以笔者所在市 (县级市)为例,在专任教师中,小学、初中、高中女教师比例分别为 70、67、59,幼儿园则达到 100,学校教师男少女多现象不利于学生心理生理健康发展,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教师职业 特殊性,这种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善。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小学、初中、高中学校35 岁以下教师所占 比例分别为 44、78、81,50 岁以上教师分别为 11、2.4%、1.4%。在农村小学中年老年教师居多

15、, 初高中则是青年人的天下。老教师多是由民办教师转正,习惯于在家门口“安营扎寨”,不愿意背井离乡, 且大多学历低,不胜任初高中教学。三是知识结构方面,农村教师相比城区学校教师观念陈旧、教学能力 差、学历水平低,大多数教师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学历,学历水平低直接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 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教师分布不合理。总体趋势是城区学校生源充足,经费有保障,师资力 量比较雄厚。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目前来看,村小、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学校 教师短缺,教师千方百计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形成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城区学校教师则相对宽裕,学校行 政后勤人员占有一定编制,二线

16、人员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教非所学现象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 农村学校教师配备不配套,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等科目教师短缺。 有一所初中7 名英语教师中没有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一所小学12 名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课教学。小学 音体美教师更缺乏,相当部分学校几乎开不了,大多由老病教师“看堆儿”,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教师负担 较重,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由于农村学校经费来源单一,农村中小学教 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广大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默默耕耘,他们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回 报相比城区学校教师却少得可怜,除工资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从工作生活条件来看,城区学校好 于乡镇所在地学校,乡镇所在地学校要好于村小。条件差的农村中小学新教师不愿意来,出现断层,青黄 不接,老教师年龄大、学历低、观念陈旧,无法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由于农村小学大多包班任教,一个 教师往往担任几科教学,负担较重;由于投入不到位,这些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一些常规教学活动无 法开展,教育现代化成为空谈。教师待遇低,教师们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