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单病种诊治规范 初步判断食管癌分期有远处转移没有远处转移食管超声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支气管内窥镜检查(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及胸中段食管癌邻近主支气管者)钡灌肠检查(需行结肠代食管时了解结肠有无病变)三大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ECG胸正侧位片+食管吞钡胸部CT+腹部CT食管内窥镜检查+活检双颈B超判断食管癌分段*检查项目详情检查项目流程失 败 颈段食管癌的治疗* 首选同期放化疗,手术仅限于放疗失败者上颈段食管癌行全喉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下颈段食管癌行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ⅣB)颈段食管癌放化疗手 术全喉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上颈段食管癌下颈段食管癌食管癌治疗后随访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胸段食管癌(Ⅰ期)治疗可耐受手术治疗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2]注:1.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食管黏膜内癌或SM1癌(侵犯黏膜下上1/3),应用超声内镜准确分期,排除淋巴结转移可能。
术后严格随访,发现局部复发或新的黏膜病灶可再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ⅢB)2.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多数报道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质量、并发症与生存率相似ⅣB)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查看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食管癌治疗后随访胸段食管癌(ⅡA期)治疗查看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食管癌治疗后随访可耐受手术治疗者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2]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胸段食管癌(ⅡB期和可切除的Ⅲ期)治疗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查看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查看术前放化疗治疗原则查看术后化疗治疗原则食管癌治疗后随访可耐受手术治疗者开胸手术治疗术前放化疗开胸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术后化疗BSC/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PDT,微波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不可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开胸手术治疗可行手术切除可耐受手术治疗者胸段食管癌(潜在可切除的Ⅲ期)治疗(部分T3N1M0、T4N0M0、T4N1M0)重新评估病灶进展明显者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查看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查看术前放化疗治疗原则查看放疗+化疗治疗原则食管癌治疗后随访术前放化疗胸段食管癌(无法切除的Ⅲ期和ⅣA期)治疗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食管癌治疗后随访放化疗Ⅲ期和ⅣA不可手术切除者KPS>60KPS<60BSC/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PDT,微波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查看食管癌的分段标准查看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食管癌治疗后随访胸段食管癌(ⅣB期)治疗化疗IVBKPS>60KPS<60BSC/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PDT,微波治疗;营养支持治疗食管癌的分段及分期1.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分段标准(UICC,1997):颈段: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距上门齿约18cm。
胸段分上、中、下三段:胸上段: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约24cm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32cm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40cm 胸下段亦包括食管腹段跨段病变应以病变中点归段,如上下段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2. 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UICC,1997)1) 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肌层 T3 肿瘤侵及外膜 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器官)2) 区域淋巴结(N)分期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定义: 颈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 胸段食管癌:纵隔及胃周淋巴结,不包括腹腔动脉旁淋巴结3) 远处转移(M)分期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食管癌远处转移的进一步定义:胸下段食管癌:M1a 腹腔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处转移胸上段食管癌:MIa 颈部淋巴结转移 M1b 其他远处转移胸中段食管癌:M1a 不适用 M1b 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食管癌TNM分期标准: Stage 0 Tis N0 M0 StageⅠ T1 N0 M0 StageⅡA T2 N0 M0 T3 N0 M0 StageⅡB T1 N1 M0 T2 N1 M0 StageⅢ T3 N1 M0 T4 Any N M0 StageⅣ Any T Any N M1 StageⅣA Any T Any N M1a StageⅣB Any T Any N M1b检查项目1. 常规检查项目1.1 三大常规:血常规(包括血型、出凝血时间)、尿常规、大便常规+查虫卵。
1.2 血液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脂糖三项、电解质三项1.3 血清学检查:肝炎十项、Anti-HIV、梅毒试验1.4 肿瘤标志物检查:CEA、SCC、CYFRA21-1、CA72-4ⅢA)1.5 ECG1.6 影像学检查:(1) 胸正侧位片+食管吞钡:定位、分型及了解肺门、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 (2) 钡灌肠检查(需行结肠代食管时了解结肠有无病变);(3) 腹部B超:了解肝有无占位性病变,了解肝、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膈下淋巴结、胃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情况;(4) 胸部CT+腹部CT:了解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灶外侵情况,肝、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膈下淋巴结、胃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情况,以提供分期依据5) 食管内窥镜检查+活检:定位、定性,了解有无多中心癌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者仍需检查6) 食管超声内镜检查:了解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灶外侵情况,肝、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膈下淋巴结、胃周淋巴结情况,有条件时可穿刺证实7) 双颈B超:了解气管旁及双锁上淋巴结情况,发现可疑淋巴结时行穿刺或活检ⅢA)1.7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适用于早期病例筛选和因心肺功能不全不适宜行食管内窥镜检查者 1.8 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及胸中段食管癌邻近主支气管者行支气管内窥镜检查:了解气道受侵情况。
1.9 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术前检查) 1.10 PET/CT检查:用于了解肿瘤转移情况及疗效评价1.11预后指标检查:提示术前放化疗有效性的指标:COX-2、p-53、EGFRⅣB) 注:1.10和1.11为选择性项目2. 参考检查项目2.1 胃肠钡餐:适用于胸下段食管癌或有胃病史者2.2 全身骨ECT:适用于疑有骨转移者2.3 胸腔镜检查:对疑有肺转移或胸膜转移者,必要时采用该项检查并活检2.4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T3+T4+T4/T8+B+NK、C3+C42.5 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或活检:适用于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不明者诊断描述 1. 对外科治疗后的食管癌的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如:胸中段食管鳞癌pT3N1M0(Ⅲ期)2. 非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诊断:应包括食管癌所在的解剖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如:胸上段食管鳞癌cT3N0M0(ⅡA期)食管癌的治疗原则食管癌治疗需综合考虑病人的功能状态、心理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并提倡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是食管癌获取治愈机会最主要的手段,如患者可耐受手术,0、Ⅰ、Ⅱ和部分Ⅲ期的患者应争取完全性外科手术治疗。
其他局部晚期且无法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因旁路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应首先选用非手术的姑息治疗方法具体如下:(一) 颈段食管癌(二) 胸段食管癌1、 Ⅰ期2、 ⅡA期3、 ⅡB期和可切除的Ⅲ期4、 潜在可切除的Ⅲ期(部分T3N1M0、T4N0M0、T4N1M0)5、 无法切除的Ⅲ期和ⅣA期6、 ⅣB期(三) 术后复发 1、双锁上,胸腔,腹腔动脉旁淋巴结复发 2、远处转移(四)其他1、肿瘤残留及残端癌浸润者,设局部侵犯野,照射剂量60-70GY/6-7周2、探查术后不能切除者,按常规放化疗3、食管支架置入术:为姑息治疗手段,适用于严重吞咽困难、食管呼吸道瘘者治疗方法详情:1.手术治疗1.1食管癌术式包括:1.胸下段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清扫腹腔及纵隔淋巴结,吻合口位于主动脉弓上(Sweet术式)或胸 顶(Lewis Santy术式)2.胸中、上段食管癌: 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清扫腹腔及纵隔淋巴结(三切口)注:(1)完全性切除要求达到R0切除(肉眼及镜下无癌残留)2)安全切缘不少于5cm3)术中探查病灶无法切除者:应尽可能姑息切除或施行旁路手术,有肿瘤残留者应作金属夹标记。
4)重建的器官首选胃,胃不能被采用时,才考虑用结肠或空肠5)非开胸食管剥脱术仅应用于病变范围小,淋巴结未见转移,且呼吸功能欠佳者6)淋巴结清扫范围:一野(腹区):上界-膈裂孔下界-胰腺上缘左界-脾门右界-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右动脉根部后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并腹腔动脉旁淋巴结二野(胸区):胸下段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