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归因理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1778585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败归因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败归因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败归因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败归因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败归因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 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探索归因问题的客观依据。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 德(Heider,1958)。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样两种需要,使这 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的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 行动。他认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他人的影响、 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外部环境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环境,则个 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 是个人内部原因。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后来,罗特(Ro

2、tter,1966)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 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 因素造成的,他们乐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 的环境,无论成败都归因为他人的影响或运气等外在因素,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 为不愿承担责任。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 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 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

3、心状态、外界环 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 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 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如表12-2所示的归因模式。表12-2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小可控能力高 低+努力程 度+任务难 度+运气好 坏+身心状 态+外界环 境+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 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Friezer,1976)。不过,在 这四个因素中,研究者对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与努力归因及其相互作用给予了更多 的关注(Ames & A

4、mes,1985;Ames,1990),认为努力与能力之间存在着一种补偿 平衡,低能意味着必须更加努力,而努力又表示低能。当然,学生最终将自己的 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下列多种变量影响的。(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 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比如,班级中大部分人都得到高分数,则易产生外部归 因(如测验容易、教师给高分);班级中只有少数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内部归因(如有能力、学习刻苦等)。(2)先前的观念或因果图式,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 目前行为结果与过去结果具有一致性,则易归因于稳定因素,否则归因于不稳定 因素。过去因努力而成功者,更易将

5、成功归因于努力或能力等内部因素;如果经 努力但最终失败者,则易归因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缺乏能力、运气不佳等。(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 因于能力,将失败归因于教师的偏见、测验不公正等。此外,教师或权威人物对学生行为的期待、奖惩和归因,学生的性格类型,教育 训练等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归因。一些研究表明,个体作出某种归因受到情境线索 中的有关信息的影响,因而通过改变、操纵情境信息,如操纵课堂情境中的某些 变量,则可以改变学生的不适当的归因。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 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

6、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 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 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 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 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1、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 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 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 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理论

7、要点如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 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他又把 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 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 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 的奖励。2、本案例的学生的归因是正确的,但是考试仍然不理想,说明努力的程度不够, 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这样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取得好的学习成绩。3、教师应鼓

8、励学生正确归因(1)不同的归因对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正确的归因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对因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同 时还可以维持学生心理平衡。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 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当学生做出 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阳性强化。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 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2)、学会全面归因。这是针对片面归因而提出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 己的情况做出全面分析,引导他们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如个人努力等诸因 素进行全面归因。然后让学生填写归因量表,并对几种主要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 程度评定,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措施,“对因下药”。(3)、学会积极归因。当学习取得成功时,可把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一 不稳定的但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会启发自己今后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 力;还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学习的 信心,但应该注意不能过分肯定这一点,因为此归因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 的因素,易产生自负、骄傲情绪。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取得成功是不是由于任务 容易或这次运气好;因为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且不可能控制,从而提醒自己不要 骄傲自满,而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