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778395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与计算题考试重点经典.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潜水等水压线图1、根据下列图1的三图分析指出(A)、(B)、(C)各河的河水与潜水的相互关系及潜水流线。答案要点:(A)图:河流右侧为地下水(潜水)补给地表水(河流);左侧侧地表水(河流)补给地下水(潜水)。(B)图:地表水(河流)补给地下水(潜水)。(C)图:地下水(潜水)补给地表水(河流)。地下水流线见图2图1图22、下图是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A 、B 两点水平距离为50m,图中的数字单位为 m ,试确定: (1)潜水与河水间的补排关系; (2)A 、B 两点间的平均水力梯度(坡降);(3)若在 C 点处凿水井,至少打多深才能见到地下水; 地形等高线 等水位线 河流及流向81(4)

2、D 点处有何水文地质现象,写出其类型。答案要点:(1) 地下水的流向为垂直等水位线从高到低的方向,故本区河谷两岸地下水均指向河流,属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2)(3)d 88-84 4m ,即在 C 点处达 4m 就可见到地下水。(4)D 点有泉水出露,属下降泉(侵蚀下降泉)。 3、龙江河谷地区的潜水等水位线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1)龙江两岸潜水的流向(用箭头表示),并阐明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2) A 、B 两点之间的平均水力坡度,设 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10 m;(3)潜水流过的土层的渗透系数 K ,如已测得潜水在该土层的渗透速度 V=12 md。 答案要点:(1)龙江两岸潜水的

3、流向见图中箭头所示。河流西部为潜水补给河流,东部为河流补给潜水。(2)。(3)渗透系数(md)。 (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1、某区域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 (1)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以箭头表示); (2)A点承压水头; (3)B点含水层埋深; (4)C点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承压)水位(如果在C点凿井时)。 地形等高线 等压线 含水层顶板等高线答案要点:(1)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见图)。(2)HA=3720.5=16.5m(承压水头即承压高度=侧压水位标高含水层顶板标高)(3)hB=6623=43m(含水层埋深=地形标高含水层顶板标高)(4)初见水位hC=19m,

4、承压水位hC=37m 2、某地区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如下所示,试确定: (1)本区地下水流向(以箭头表示);(2)P点地下水埋深;(3)若在 P 点打井,其稳定水位;(4)自流水范围。 答案要点:(1)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见图)。(2)hP=4638=8m(含水层埋深=地形标高含水层顶板标高)(3)在 P 点打井,其稳定水位即为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等于侧压水位标高,所以为44m(4)自流水范围为承压水测压水位高于地形标高(见图红线范围内)。3、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1)P处承压水的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

5、(2)a、b、c、d四口水井中,井水水位海拔最高的20070410是( )Aa;Bb ;Cc;Dd(3)a、b、c、d四口水井中,挖得最浅的是( )Aa;Bb;Cc;Ddabacbadcba答案要点:(1)B;(2)A;(3)D1、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 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a=5.4m,Hb=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答案要点:由题意得:( m/d)( m/d)2、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实际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试求含水层

6、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答案要点:由题意得:( m/d)( m/d)3、一底板水平的含水层,观测孔A、B、C彼此相距1000m,A位于B的正南方,C则在AB线的东面。A、B、C的地面高程分别是95m、110m和135m,A中水位埋深为5m,B中和C中的水位埋深分别是30m和35m,试确定通过三角形ABC的地下水流的方向,并计算其水力梯度。答案要点: 由题意得:A、B、C的水位标高分别为:90m、80m和100m,那么AB、BC、AC三边的水力梯度分别为:0.01、0.02、0.01,即CB为通过三角形ABC的地下水流的方向,其水力梯度为0.02。4、根据图1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

7、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图1(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3)写出图示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4)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2 中所示,试说明观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2 中用实线画出观1 孔水位变化曲线。图2图3答案要点:(1)、(2)见图3。(3)Q 降雨入渗Q 河(4)如图4,最初观1 孔水位下降速度比河水慢,后期比河水快。图44、画出下面降雨入渗条件下河间地块剖面的流网(画出流线、等水头线、分水线,标出钻孔中的水位)。并回答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答案要点:

8、 (1)流线、等水头线、分水线,钻孔中的水位见上图。 (2)获得信息主要有:由分水岭到河谷,流向从由上向下到接近水平再向上;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降低,河谷地带井水位则随井深加大而抬升;由分水岭到河谷,流线愈来愈密集,流量增大,地下径流加强;由地表向深部,地下径流减弱;由分水岭出发的流线,渗透途径最长,平均水力梯度最小,地下水径流交替最弱,近流线末端河谷下方,地下水的矿化度最高。1、某第四纪沉积物覆盖下的花岗岩中出露一温泉,假定承压含水层满足等厚、均质、各向同性,其渗透系数为15 m/d,有效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补给区内观测孔A和泉出露点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

9、高分别为HA=5.4m,HB=3.0m。泉出露点B的地下水化学分析的结果见表5-1,补给区内观测孔A的水化学分析的结果见表5-2。 表5-1 温泉水化学分析结果离 子mg/L毫克当量/L毫克当量%其它成分阳离子Na+50.902.1992.0H2S:5mg/L矿化度:500 mg/L水温:16流量:2.6L/sCa2+3.00.156.30Mg2+0.490.041.70总计54.392.38100.0阴离子Cl8.500.2410.0SO427.00.146.0HCO3122.202.084.0总计137.702.38100.0表5-2 补给区地下水水化学分析结果离 子mg/L毫克当量/L毫

10、克当量%其它成分阳离子Na+6.600.2812.0CO2:11mg/L矿化度:300 mg/L水温:14Ca2+40.02.084.0Mg2+1.150.104.0总计47.752.38100.0阴离子Cl6.740.198.0SO4221.500.4318.0HCO3107.541.7674.0总计135.782.38100.0舒卡列夫分类表超过25%毫克当量百分数的离子成分HCO3HCO3+SO4HCO3+SO4 +ClHCO3+ClSO4SO4+ClClCa181522293643Ca+Mg291623303744Mg3101724313845Na+Ca4111825323946Na

11、+Ca+ Mg5121926334047Na+ Mg6132027344148Na7142128354249舒卡列夫分类中的矿化度分级表组别矿化度(g/L)A1.5B1.510C1040D40回答下列问题:(1)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2)分别写出两水样的库而洛夫式。(3)利用舒卡列夫分类法对两水样进行分类命名。(4)试分析由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可能经受的化学成分形成作用。答案要点:(1)根据达西定律:,由于=15m/d,因此,m/d,又由于,所以实际流速 m/d。(2)B处泉水:;补给区A处:(3)B处泉水:7-A型,即低矿化度的HCO3Na型水;补给区A处:1-A型,即低矿化度的

12、HCO3Ca型水。(4)可能经受了脱硫酸作用、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2、某地下水水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试回答下列问题:表1 某地地下水水化学分析结果离子mg/LmgN/LmgN%阳离子Na+28.01.21745.8K+6.80.17411.1Ca2+21.81.0935.7Mg2+4.50.3757.4小计61.12.85100%阴离子HCO3-0.50.0080.3Cl-11.32.588.4SO42-120.00.31811.3小计131.82.826100%(1)计算矿化度;(2)写出库尔洛夫式;(3)进行舒卡列夫分类。答案要点:(1)矿化度为:192.9 mg/L=0.192

13、9 g/L。(2)库尔洛夫式为:(3)舒卡列夫分类为:46-A型,即低矿化度的ClNa+ Ca型水。3、某地区地表为厚约10米的第四纪沉积物,由沙土和亚粘土组成,下伏花岗岩体。一温泉源于花岗岩裂隙含水层中,并通过第四系溢出地表,其水化学成分用库尔洛夫式表示为:,已知温泉补给区的地下水库尔洛夫式为:试分析由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主要经受了哪些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答案要点:对温泉和温泉补给区的地下水库尔洛夫式的比较(即两处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比较),有以下的结论:温泉补给区温泉排泄区结论SO418(即SO42-毫克当量百分数为18)H2S0.005(即H2S的含量为0.005g/l)由于补给区的SO42-含量高,而温泉的H2S含量高,SO42-的含量少,所以地下水经过脱硫酸作用。M0.2(即矿化度为0.2g/l)M0.5(即矿化度为0.5g/l)由于矿化度变大,存在浓缩作用HCO374、Ca84、Na12(即HCO3-、Ca2+、Na+的毫克当量百分数分别为74%、84%、12%)HCO384,Cl10,Na92(即HCO3-,Cl-, Na+的毫克当量百分数分别为84,10,92)由于温泉中某些可溶性的离子消失或增加,则说明可能存在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