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747914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方略作者:张兴理|发布时间:-07-14|浏览量:5624次当今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并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研究预测,国内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随着21世纪始终。国内的老龄事业还面临着未富先老、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空巢家庭增多以及农村养老困难等现实问题。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固然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基本任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老年群体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她们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她人在身体上的照顾,更需要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她们渴望与她人特别是子女有更多的交流,但愿充足融入家庭与社

2、会,还但愿老有所为,进一步获得她人尊重和自我提高。然而现实的状况是老年人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常常被亲属乃至社会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她们面对职业生涯的结束、体力和精力的日渐衰退、经济收入减少、人际交往圈变窄以及亲友亡故等,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其中的某些人就有也许患上抑郁症并导致自杀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及时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已成为国内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种重要问题。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张兴理对北京市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和的全国调查发现约有8%的老年人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许多轻微的抑郁者并未涉及在内)。抑郁症已成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体现症状。抑郁的产生

3、有遗传的因素,更来自影响心理健康的多种环境因素,是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的成果,也是诸如健康、依存、和睦、安静、支配、尊敬等某些心理期待得不到满足所导致。最明显的外在体现就是常常情绪低落,焦急不安,伴有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步不想与人交谈,不肯参与活动;她们往往自我贬低、自我谴责。例如我接触到的一种老人,在照顾刚会走路的外孙时,外孙不小心跌倒,而她却将来得及扶住,成果跌伤。从此后来,她常常闷闷不乐,自言自语:“要是扶住了多好啊,老了。”这就是把某些偶尔事件夸张成不可饶恕的错误,内心不断责怪自己,导致焦急烦躁、悲观失望的抑郁心理。调查还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还存在随教育限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高

4、学历者好于低学历者,从事脑力职业者好于体力职业者的特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四个重要特性:一是高龄性,即心理疾病易发生于高龄人之中,且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二是广泛性,即心理疾病在老年人中广泛存在,比例较高,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三是时代性,在诱发心理疾病的要素中有些与时代紧密相连,此前考虑孩子就业顶班、分房等,而今重要考虑各项待遇等。四是多样性,即心理疾病体现形式的多种多样性。重要有社会失落感、生活孤单感和精神抑郁感等等,而空巢老年人又有其固有的特点。人到老年,肌体各部分涉及大脑在内,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如视力模糊、两耳失聪、行动不便、皮肤多皱、毛发变白或脱落、代谢下降、免疫功能低下

5、等,这些老人正常生理方面的变化的同步,也发生着心理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目前如下居各方面:1、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人到老年后,感知觉是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具体体现为视觉退化、听力下降、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减退。2、记忆力下降: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如放一件东西,过后就想不起放在哪里了;见到此前的同事、朋友,却想不起在哪见过面或叫什么名字了等等。据有关资料记载,常常用脑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缓慢。但下降的进度却随个体的差别而不同。3、思维的年老变化:往往人到老年期后,随着社会生活阅历的丰富,各方面能力的不断积累,逐渐完善,体现出更稳重和智慧,但思维能力却存在普遍下降

6、的趋势,如思维比此前缓慢,反映速度不如此前等等。4、社会生活的变化:年老退休,从本来的工作岗位下来,转而进入家庭生活,这是人生中一种重要的生活事件,面对角色变迁,要变化并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模式,也许很难调节和适应。5、人格的变化:老年人的人格特性变化,有的体现为不安全感,对自己身体功能变化敏感,紧张自己得病;有的表目前孤单感,退休在家离开群体的失落感和信息缺少感,空巢阶段的老人孤单感尤甚;有的适应性差,不接受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对新事物接受限度差,对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下降;有的行为拘泥、刻板,在解决问题时为了追求谨慎,而决断速度减慢;有的趋于保守,注重经验性,观念保守,对子女不接受自己的

7、经验方式,不理解,发牢骚;有的心理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总爱回忆起往事,遇事也易联想到往事;有的产生对死亡来临的恐惊等。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否,除生理因素外,与环境有着接的关系,如果生活在一种良好和谐的环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生活在一种常常受到恶性刺激的环境里,有也许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变态。另一方面是生活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若参与某些不良活动,如赌博、酗酒等就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再就是文化因素,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以使人能深刻而对的的领悟人生,能对的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状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下面就目前老年人常浮现

8、的某些心理及精神问题和常用因素分析如下:失落感:步入离退休生活后来,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节奏由本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社交圈骤然缩小,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对这一切变化老年人若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就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心理上会浮现较重的失落感从而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孤单感:老年人离动工作岗位后来,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容易产生孤单、压抑的心理,若子女远走高飞或另立门户,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单、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虽然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怀,不注重与老人交往,也会使老人感到孤单。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

9、”的心境。会浮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怀旧心理:有些老人很容易留恋过去,她们往往沉缅于对往事的回忆,常常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日久便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产生衰老感,又不肯接受老年人的衰老感的产生:一方面来自自身身体状态的变化,重要是生理机能的衰退,一方面思维能力和智力变化,尚有社会环境的变化,如退休,与子女分居等。但有些老年人主观上不接受“自己已成为老人了”的心理状态,也不肯在平常生活中周边的人到处将自己奉为老人。情绪变化:如果一般心理问题得不到疏泄,会导致焦急和抑郁症。有些老年人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边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变得

10、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疑病症状:老年人面对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对某些生物性衰老与健康状况的自然下降结识不够,老是紧张自己年老多病,紧张得癌症,顾虑中风瘫痪无人侍候等等,以致常常胡思乱想,惴惴不安,常常感慨自己已到“风烛残年”,是半截身子已进黄土”的人。有的老年人看到昔日的好友患重病或去逝,更是紧张、恐惊、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如若身体稍有不适,便会更加焦急、恐惊。精神病性症状:有些老人变得多疑敏感,紧张钱财被偷等。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拜别,只剩余父母留守家庭的中的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小家庭生活

11、模式的倾向是导致空巢家庭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浮现的较早,目前已十分普遍,而国内近来来始终呈现上升趋势,1987年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比例为16.7%,目前比例已达25%,估计到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将占90.0%。而空巢老年人同一般老年人相比年龄偏高,健康状况偏差,患病率高行动不便者较多,丧偶率偏高,生活水平低,居住条件差,故而空巢老年人更易浮现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是有效解决空巢家庭老年人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国内社区老年心理服务与干预的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空巢家庭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避免和治疗,同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以及其文化心理的影响使得老年人谋求心理征

12、询服务存在一定的障碍也影响了空巢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避免与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密切有关,只有解决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才干更好地干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人口老龄化给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挑战,老年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并且也是社会问题,同步也存在心理问题。寻找合适的应对措施,是目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国内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目前:一、养老、医疗保障面临巨大压力;二、养老服务市场供应缺口甚大、老年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三、养老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养老问题是一种重大的社会问题,体现为如下几点:一、老龄问题关系社会主义精

13、神文明建设大局;二、注重老龄问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条件;三、做好老龄工作有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下面就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谈某些个人的见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现状规定我们从宏观与微观上加以注重并尽快提出相应的对策。宏观上,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主线出路在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干增强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承当起老年人的赡养义务,真正实现国内事业的五个目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如下工作:第一、要认真贯彻贯彻老年法国内1996年8月29日通过的老年法对增进国内良好的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大环境,增进国内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

14、建设,原则上应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就目前状况来看,有的地方还没有把老年法切实贯彻希下去。我们必须紧紧依托党和政府的领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足调动全社会力量,把宣传贯彻老年法的工作落到实处,把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工作具体化。与此同步,我们应通过多种宣传媒体及有关部门加大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大力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强化全社会的老龄意识。此外,要加强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老年法规,如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人保障法、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法规等政策性法规的步伐,以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充足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社会化的规定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养老重要是指养老资金

15、所有或部分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并不是指让老年人都住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场合。即时是发达国家,在其社会保障事业比较发达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老年人仍是在家养老的。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充足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不仅仅是物质赡养问题,更重要的是具有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顾和精神赡养的功能。就是在国内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还将在家中度过晚年,因此家庭养老仍是赡养老年人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三、逐渐建立并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国内在1986年就开始实行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策进一步明确:“城乡职工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从而使职

16、工的养老保险在减轻公司的风险和压力的同步,通过社会集资达到总体平衡,保证了每个老年职工都能公平的享有社会养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公司的分化?合并?破产等屡屡发生,公司亏损使得老式的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难觉得继。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的范畴过窄,只限于一部分都市老年人,至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基本不涉及在内。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快公司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伙医疗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好城乡老年人的“养”和“医”的问题。第四、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迁,家庭养老必将产生(其实已经产生)很大的困难。因此,政府在倡导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步,不应忘掉“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充足运用社区(涉及都市与农村的社区)内的多种资源来推动社区的多种养老服务,使更多小辈无力赡养的老年人在社区里得到有效的协助,进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