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辅导员笔试与面试常考题目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48KB
约9页
文档ID:417417482
高校辅导员笔试与面试常考题目_第1页
1/9

高校员笔试与面试常考题目笔试一是党的基本知识和政治理论(如党章及重大会议精神); 二是时事概要; 三是员日常事务; 四心理学与教育学常识; 五是校史知识; 六是其它面试常识; 七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心理测试 +行政能力测试(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员工作("请示"的撰写+班级活动安排方 案+年级活动安排方案)面试的内容主要有:(一) 2〜3分钟自我介绍在你做介绍的时候考官在看你的简历(二) 一次提问1 你在学校做过学生干部吗,都做了哪些工作?2 你为什么选择高校员这样一个职业?3 你如何做好员这么一个工作?4 假设你的学生喝醉酒了,要打你,怎么办?5 假设你的学生拿着刀,走进宿舍,问其他同学借钱,你得到消息后,如何处理?6 作为高校员,你对学生就业工作有什么思路?7 你认为员的职责是什么?8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你会如何处理?9 如何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10 员工作在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1 在工作中你会如何利用党员和学生干部?12 如何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13 如何看“学生工作无小事”14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你如何开展工作?15 如何理解“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与“学生打成一片”16 如何开展员工作17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18 谈谈高校专职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19 针对当前的国内外一些分裂势力,你认为怎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 员和学生应该是什么关系?21 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22 如何做好毕业生工作?23 学校的学风建设和党建工作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24 你觉得作为学生工作者,在地震发生后你应该做些什么?高校员应具备三种职业意识一、专业与学科意识 ▲所谓专业,指的是“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科学分类所设置的 同一类学科”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版,第32页)专业和学科是两个互相 关联的概念▲现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大标志: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种专业、这种专业在形成和发展 过程中同时又会产生多门新学科因此,在培育和确立专业意识的过程中应同时培育和确立 学科意识高校员作为一门专业,正是现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所以应当在确立 专业意识的同时,也要培育学科意识专业与学科意识▲高校大体上有三种专业体系及其相关的学科群:德育专业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群;智育专业 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群;体育专业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群▲德育专业体系及其相关学科群: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团工 作等。

每一种具体专业都有相关的学科或学科群支撑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专业,就有马 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人生哲学、价值哲学等)、伦理学、法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近现代史等学科的支撑一、专业与学科意识 ▲员的主业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范畴,这一专业是根据社会对 人才在政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要求而设置的,既是一种专业,也是一门学科作为一种 专业,它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涵盖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伦理学、 社会学、管理学、青年学、公共关系学等具体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介绍上海、江苏等地“分灶吃饭”的做法)一、专业与学科意识 ▲高校员的专业与学科意识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程体现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 二是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意识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二、发展与规划意识▲发展,作为哲学术语是一种过程概念,指的是事物有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 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也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演变和解决的过程▲员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发展的情况如何取决于我们对发展过程的自觉和规 划,而规划意识则是把握发展过程的认识前提。

二、发展与规划意识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 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47页)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意识”、 “思虑”、“目的”、“意图”等,就是规划意识▲发展和规划意识,不仅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才区别于庸才的重 要标志▲有没有发展与规划意识,发展与规划意识是否科学,决定了我们员的人生 道路,人生价值,人生命运二、发展与规划意识▲ 员的发展与规划意识应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弄明白发展与规划的依据和意义规划与发展的依据主要是党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员职业提出的要求及工作职责、关于员队伍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员 个人的职业志向和兴趣及其职业发展的素质条件,以及员所在学校的队伍结构情况 规划与发展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使党和国家有关高校员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精 神落到实处,有助于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二、发展与规划意识二是要弄明白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任期之内的专业学习研究和训练的目标与内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发展目标和内容、个人职业身份和地位的发展目标和内容等。

三是要掌握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最重要的是系统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自我评估的原 则和方法四是要把组织规划与个人规划结合起来三、传承与创新意识▲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是一代代人类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结果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 的,传承是创新的逻辑基础,创新是传承的逻辑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需要创新因此,需要具备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的职业意识三、传承与创新意识▲应当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传承与创新:一是要具备把关爱学生和平等爱生结合起来的意识由史以来的学校教育,由于社 会制度不同而在教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别,甚至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关心爱护 下一代、培育塑造下一代这一点上是共同的,这是传统但是,对关爱大学生仅在如上所 说的传统意义的价值理解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此前提之下,强调善于运用平等的态度和方 式关爱大学生,这就需要创新二是要具备把忠于职守和敢于流动结合起来的意识三是要具备把尊重权威和服从理性结合起来的意识小结:从高校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要求出发,高校员应具备专业与学科意识、发展 与规划意识、传承与创新意识,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的逻辑递进关系,有了专业与学科意识,自然就会生发规划 与发展意识,有了规划与发展意识,自然就会激发传承与创新意识。

培育和确立这三种职业意识是高校员建功立业最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高校 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最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高校员的“第三条道路”2004 年开始,国家连续下发文件,要求加强高校专职员队伍建设,就业压力也 推动更多的本科生乃至硕士生选择这份职业,在以科研、教学为主体的高校里,员除 了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做一名政工干部外,还有哪些发展之路?“非常重要!”当问及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员付鸿彦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时,他的回 答斩钉截铁员的工作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我的看法付鸿彦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年他带着该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到基层调查,在 去调查之前学生的论文写得大而空,言必称“我国”如何如何,但在基层中发现许多实际问 题既在他们的经验之外,也在他们储备的专业知识之外付鸿彦当场要求学生,在以后写 论文时,尽量不要用“我国”开头,而是要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实践机会,只在课堂上对学生讲理论知识,学生们很难有这样的转 变付鸿彦说:“从这方面来讲,专业老师的教育是学生知识储备的来源,我们则注重培 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付鸿彦2002 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做专职员工作,至今已经6 年,像他这样的并不 多,不少与他同时留校从事员工作的同学,现在已经转岗到教学或者行政方面,但他 一直坚持了下来。

2006 年 3 月,河北大学专门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以 “ 科研引领” 的方式来建设专业 化的员队伍,争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同时 推出不同专业类别的校内课题,供员申报、研究付鸿彦参与了该中心相关课题的调 查研究工作,以科研成果的方式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这让他在坚持员工作方面更 有信心了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维意介绍,过去大学员的工作方式是老黄牛 式的,主要做一些与学生有关的事务性的工作,非常琐碎,用的时间很多工作时间长了,员们就有可能出现危机感李维意说转岗到教学,做一个专 业教师,这是许多员留校时所想所渴求的,但后来发现可能性不大;在政工路上求升 迁的道路也很难,如院系团委书记是正科级,可一个院有数个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 会因此做专业化、职业化的员是员要走的第三条道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2004 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 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 员、班主任队伍2005 年,为了贯彻落实 16 号文件,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员、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 方向发展。

2006年,教育部又签发第24 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员队伍建设规定》,明 确了员的工作职责、聘任、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应 当鼓励、支持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 研究随后教育部又制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员培训计划》,提出到2010年 培养和造就1000 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等目标这一系列的文件和法规,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各高校按教育部要求的1:200 的老 师和学生的比例迅速扩大专职员的数量二是针对新招聘和原有的员进行大规模 的培训为了建设并稳定一支数量庞大的专家化的员队伍,各高校近几年来纷纷提出各自 的方式复旦大学 1998 年成立青年研究中心,鼓励员结合学生工作实践进行科学研究, 提出“创新型员”的培养理念,该校《员工作职责条例》中规定,专职员每年 至少撰写1 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兼职员每2年至少撰写1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在鼓励科研之外,从教育部到高校,组织各种理论培训则成为培养员的常规做法, 在激发员本身积极性方面,鼓励科研并提供后续的发展方向显然比培训这种单向式培 养模式更具效果,因为这直接和员个人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方面,河北大学青年研究 中心的建立及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河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秋山介绍,该中心成立两年 来,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不少员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的工作 与专业教师一样,都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青年员,对大学生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时刻在提醒他们,员不仅是一 份看似简单的工作,更应该是一个有前途的事业张秋山说张秋山还介绍了该中心发展以及员培养的未来方向:该校计划条件逐步成熟后, 在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硕士点开辟大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等与员工 作相关的研究方向不仅专职员可以攻读这些专业研究生,成为职业化专家型的 员,专业化地从事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