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17284698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平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1. (18.0分) (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

2、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

3、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

4、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摘

5、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B . 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C . 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D .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

6、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B . 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C . 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D . 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B . 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C . 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

7、,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D . 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2. (12分) (2020高三下嘉祥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饮九月初九的酒 潘洗尘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缕绵绵的乡愁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我看见儿时的土炕和半个世纪的谣曲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摇也摇不动的摇篮,摇我睡去摇我醒来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是一群不归的候鸟栖在满地枯叶的枝头我看见遍野的金黄和半个世纪的老茧都凝在父亲的手上三十年了 总是在长子的生日饮一杯朴素的期待九月初九的酒,入九月

8、初九老父的愁肠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杯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饮九月初九的酒饮一缕绵绵的乡愁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圆也中秋缺也中秋(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叙写了九月初九的傍晚,作者站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望着村野的炊烟袅袅,引出了内心浓浓的乡愁。B . 诗歌回忆了幼小的“我”在母亲的歌谣中甜美睡去的场景,母亲坐在炕边,轻推摇篮,哼着催眠曲,写出了母亲的慈爱。C . 诗歌回忆了父亲弯曲着脊背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双手布满老茧,总是喜欢在儿子的生日默默饮酒,表达对儿子的思念。D . 诗歌结尾说“圆也中秋/缺也中秋”,意思是中秋节这天,月如圆盘,要和亲人团聚,新月如钩

9、,也要和家人共度。(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的题目“饮九月初九的酒”用词造意相当讲究,七个字精准、生动地勾勒了诗的内容,并且贯穿始终。B . 诗歌说母亲“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喜”是因为“我”的出生,“忧”是忧“我”漂泊在外。C . 诗歌化形象为抽象,酒入愁肠,愁绪化作了父亲眼前破碎的月光,化作母亲零乱的白发,读起来令人动容。D . 诗歌画面感极强,抓住父母的典型细节加以描绘,把辛劳、朴实、慈爱、忧愁的父母形象刻画得真实可感。(3) 这首诗感情真挚,思故乡、念亲恩,引起了游子的共鸣。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请结合全诗,加以分

10、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44分) (共3题;共44分)3. (26.0分) (2019高三上中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复官

11、,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威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 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

12、,事皆施行。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B .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C .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

13、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D .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端土产砚”,端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B . “龟鉴”即龟甲和镜子,龟可以卜吉凶,镜可以辨美丑,以龟作镜纽,借喻镜鉴前史,为人做事要履于“正中”。C . “朋党” 指精诚团结的朋友与同侪,古人倡导君子应该胸怀修齐治平的理想,广结朋党,同心同德,为国尽忠。D . “ 路”指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路

14、”这一行政区划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如福建路、两浙路。(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包拯刚正直谏,多次斥责权臣。他用唐朝宰相魏征的三篇奏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还劝谏天子要爱惜人才,避免大兴土木等,朝廷大多予以实施推行。B . 包拯敢于改革弊政,一心为民。旧时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他却打开官署正门,让人们到公堂前陈述是非曲直,方可不受官府小吏的欺瞒。C . 包拯忠于职守,心系朝廷。任谏议大夫时,他询问皇帝迟迟未立太子的原因,引起皇帝的疑问,之后皇帝理解他是为国家长远考虑,表态将慢慢商议此事。D . 包拯家风朴实淳正,不尚奢华。他厌恶官吏克

15、扣百姓,要求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决不能贪污,否则不允许他们回到家乡,去世后也不能葬入家族墓地。(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4. (1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了欢乐的氛围。B . “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 . “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洒作乐的场景。D . “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2) 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5. (6分) (2016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且在邦域之中矣,_。(季氏将伐颛臾)(2) 危而不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