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 1.材料规定 (1)管材 与其她供暖系统共用同一集中热源水系统,且其她供暖系统采用钢制散热器等易腐蚀构件时,管材宜有阻氧层,以有效避免渗入氧而加速对系统的氧化腐蚀 1)在国标未制定前,各厂家公司原则应等同采用国际原则或国外先进原则 2)管材的外径、最小壁厚及容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有关规定 (2)管件的质量规定 1)管件与螺纹连接部分派件的本体材料,应为锻造黄铜使用PP-R管作为加热管时,与PP-R管直接接触的连接件表面应镀镍 2)管件的外观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 3)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规定 4)管件的螺纹应符合国标《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T7307-1987)的规定螺纹应完整,如有断丝和缺丝,不得不小于螺纹全丝扣数的10% (3)绝热板材的质量规定 1)绝热板材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密度不应不不小于20kg/m ②导热系数不应不小于0.05W/(m.K) ③压缩应力不应不不小于l00kPa ④吸水率不应不小于4% ⑤氧指数不应不不小于32 注:当采用其她绝热材料时,除密度外的其她物理性能应满足上述规定。
2)为增强绝热板材的整体强度,并便于安装和固定加热管,对绝热板材表面可分别作如下解决 ①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面层 ②敷有玻璃布基铝箔面层 ③铺设低碳钢丝网 2.作业条件 (1)设计图纸及其她技术文献齐全 (2)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安装各专业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有关原则图集并具体绘制出各类管线位置、标高的交叉草图,图纸会审时着重对如下几点进行拟定、贯彻如下内容 1)多种管道穿内墙、外墙及楼板孔洞的标高、几何尺寸 2)重要材料的选型、新型材料的施工工艺 3)精装修工程的吊顶标高、楼地面、墙面做法及其厚度与否与本系统安装设计有冲突 4)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前,应理解建筑物的构造,着重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及其与土建工种间的配合规定 二、操作工艺 施工准备→材料准备→安装分水器→连接主管→铺设保温层、边界膨胀带→铺设反射铝箔层→铺设盘管→连接分水器→根据施工图进行埋地管材铺设→设立过门伸缩缝→中间验收(一次水压实验)→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竣工验收(二次水压实验)→运营调试 ⑴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查完毕 ⑵分集水器用4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
⑶用乳胶将10mm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规定粘贴平整,搭接严密 ⑷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2cm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或粘一层带坐标分格线的复合镀铝聚脂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 ⑸在铝箔纸上铺设一层Ф2mm钢丝网,间距100×100mm,规格2m×1m,铺设要严整严密,钢网间用扎带捆扎,不平或翘曲的部位用钢钉固定在楼板上设立防水层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固定钢丝网时不容许打钉,管材或钢网翘曲时应采用措施避免管材露出砼表面 ⑹按地暖设计规定间距将加热管(PEX-A管),用塑料管卡将管子固定在苯板上,固定点的间距,弯头处间距不不小于300mm,直线段间距不不小于600mm,不小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管子弯曲半径不适宜不不小于管外径的8倍安装过程中要避免管道被污染,每回路加热管铺设完毕,要及时封堵管口 ⑺检查地暖铺设的加热管有无损伤、管间距与否符合设计规定后,进行水压实验,从注水排气阀注入清水进行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2倍,但不不不小于0.6Mpa,稳压1小时内压力降不不小于0.05Mpa,且不渗不漏为合格。
⑻地暖辐射供暖地板当边长超过8m或面积超过40㎡时,要设立伸缩缝,缝的尺寸为5~8mm,高度同细石混凝土垫层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立长度不不不小于400mm的柔性套管在分水器及加热管道密集处,管外用不短于1000mm的波纹管保护,以减少混凝土热膨胀在缝中填充弹性膨胀膏(或进口弹性密封胶) ⑼加热管验收合格后,回填细石混凝土,加热管保持不不不小于0.4Mpa的压力;垫层应用人工抹压密实,不得用机械振捣,不许踩压已铺设好的管道,细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在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避免顺管轴线浮现塑性沉缩裂缝表面压抹后应保湿养护14天以上,垫层达到养护期后,管道系统方容许泄压 (10)地暖分水器进水处装设过滤器,避免异物进入地板管道环路,水源要选用清洁水 (11)抹水泥砂浆找平,做地面 (12)立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后,应进行系统试压实验压力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且不不不小于0.6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不小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渗不漏为合格 (13)供热支管后的分派器竣工验收后,应对整个供水环路水温及水力平衡进行调试采暖向地板供水时,应选用预热方式,供热水温不得骤然升高,初始供水温度应为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设计温度保持4天,并以≤50℃水温正常运营。
三、安全生产和成品保护措施 1、对交联聚乙烯管(PEX-A)、管件、分(集)水器、水表等半成品进行严格的进货检查,不合格品严禁流人施工现场,以免误用 2、交联聚乙烯管(PEX-A)在运送、搬动过程中,不能有划伤、压伤、折断等损伤,轻装、轻卸,不能拖拉运送,在敷设前应认真检查,发现不合格者绝对不能使用,并对不合格产品作标记另行堆放 3、不得接触明火 4、在加热管开始敷设至隐蔽之前,杜绝交叉施工,避免践踏,落物砸伤、利器划伤,在施工现场要标注提示牌,严禁闲杂人员误入 5、若主体完丁直接交付给业主或交给装修施工单位进行下道工序时,给顾客或装修队伍发出地面装修施工须知,进一步完善成品保护 四、检查和验收 1、检查 1)中间验收 地辐射供暖系统,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进行中间验收中间验收过程,从加热管道敷设和热媒分、集水器装置安装完毕进行试压起,至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再次进行试压止,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进行 2)水压实验 浇捣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和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应分别进行系统水压实验水压实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压实验之前,应对试压管道和构件采用安全有效的固定和养护措施。
②实验压力应为不不不小于系统静压加0.3MPa,但不得低于O.6MPa ③冬季进行水压实验时,应采用可靠的防冻措施 3)水压实验环节 ①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步将管道内空气排出 ②布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③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15min ④升压至规定实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观测有无漏水现象 ⑤稳压1h后,补压至规定实验压力值,15min内的压力降不超过0.05MPa无渗漏为合格 2、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时,应具有下列文献 ①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献 ②重要材料、零部件和构件的检查合格证和出厂合格证 ③中间验收记录 ④试压和冲洗记录 ⑤工程质量检查评估记录 2)竣工验收原则 ①竣工质量符合设计规定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填充层表面不应有明显裂缝 ③管道和构件无渗漏 ④阀门启动灵活、关闭严密 五、质量原则 1、一般规定 (1)合用于以不超过60℃的热水作热媒,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的室内采暖系统安装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2)每一集配装置的分支路不适宜多于8个;住宅每户至少应设立一套集配装置同一热媒集配装置系统各分支路的加热管长度宜尽量接近,并不适宜超过120m。
(3)加热管间距不适宜不小于300mm应根据设计规定分别按旋转型、往复型或直列型布管施工 2、主控项目 (1)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 检查措施:隐蔽前现场查看 (2)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不不小于0.6MPa 检查措施:稳压lh内压力降不不小于O.05MPa且不渗、不漏 (3)加热盘管弯曲部分不得浮现硬折弯现象,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塑料管:不应不不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 2)复合管:不应不不小于管道外径5倍 检查措施:尺量检查 (4)加热管穿越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不不小于l00mm的柔性套管 检查措施:隐蔽前现场查看 (5)填充前墙、柱的交接处,应填充厚度≥l0mm的软质绝热保温材料 检查措施:隐蔽前现场查看 2、一般项目 (1)水表、过滤器、排气阀及截止阀或球阀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措施:对照图纸检查产品合格证 (2)分、集水器装置的安装及分户热计量系统入户装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维护和观测 检查措施:对照图纸及产品阐明书,尺量检查,现场观测 (3)加热管始末端出地面至连接配件的管段,应设立在硬质套管内。
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的连接,应采用专用卡套式连接件或插接式连接件 检查措施:观测检查 (4)加热盘管管径、间距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间距偏差不不小于±l0mm 检查措施:拉线和尺量检查 (5)同一通路的加热管应保持水平,管顶平整度控制在±5mm内 检查措施:尺量和观测检查 (6)填充层强度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措施:作试块抗压实验 (7)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不不小于0.4MPa的余压 检查措施:现场抽查,并检查工序施工记录 (8)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牢固连接后,或在填充层养护期后,应对加热管每一通路逐个进行冲洗, 检查措施:观测和检查管路冲洗记录 (9)加热管始末端的合适距离内或其她管道密度较大处,当管间距≤l00mm时,应采用保温措施 检查措施:观测和检查管路 (10)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周期,应不不不小于48h 检查措施:现场抽查,并检查工序交接记录 六、成品保护 1、回填混凝土时,不容许踩压已铺设好的塑料管必须在管线空隙间填平混凝土,然后再铺设竹胶板,以保护管线,避免压坏管线和施工中破坏管线 2、施工全过程不容许踩压已铺设好的塑料管,避免硬物或重物破坏管线。
3、打压后应防脏物进入地板供暖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