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MicrosoftWord文档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9KB
约36页
文档ID:417084624
诗歌鉴赏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1/36

一、 形象常用题型及解题模式 (一)跟景物有关的题型 1、描写了如何的画面?2、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营造了如何的意境?4、描写的画面、景物、意境有什么特点?解题模式合用(1、2、3)选用(描述)+两个词语特点+(时间季节地点天气)画面解题模式合用(4)直接回答两个词语特点水 调 歌 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 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山间秋天傍晚的景象3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2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傍晚,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1)词的上阕营造了如何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5分)答:上阕营造了灰暗、萧瑟、凄冷的意境 (2分) “山前灯火欲傍晚”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灰暗; “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白作者对前程的忧虑,意境凄冷 (而“潇湘逢故人”传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欣喜答出这一点也可给分) (3分,每句1分)(二)跟事物有关的题型1、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是一种如何的形象?(与否简析)解题模式:描述特点1+特点2+特点3 的事物形象2、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有如何的特点?(与否简析)解题模式:特点1+特点2+特点3 3、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解题模式:(1)烘托作者的形象 (2)借物抒怀: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3)托物言志 寄寓人生抱负 孤 雁 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

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1)诗中的孤雁是一种如何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回旋,欲下却又迟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他乡孤单凄凉的情感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 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的同情颔联写失群的因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体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孤雁的神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①,这首诗体现了画中梅花的___________的特点②,写出了作者如何的品质?答:①,高洁,淡雅,朴素.②,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三)跟人物有关的题型(辨别是诗中还是作者)1、描绘了一种如何的人物形象?(与否简析)2、如何的一种( 边将)形象?(与否简析)解题模式:特点1+特点2+特点3+归类3、描写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与否简析)解题模式:特点1+特点2+特点3 4、诗中诗人是一种如何的形象解题模式:特点1+特点2+特点3+归类 5、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傍晚,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官多误身③[注] 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2)下阕描绘了如何的形象?最后两句体现了作者如何的情感? 答:答案:① (2分)写出了一种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目前却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爱国词人形象 (少年时期1分,目前1分)②体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与郁愤 (2分)访 隐 者 [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核心的一种字是_______踏_____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答: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拜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注] 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②带郭,意思是接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答案: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体现主人的心态,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论述陆的行踪,表白她又是一种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高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那几种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答案:从形神两个方面(或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颖(机灵)、天真可爱;分析“蓬头”“侧坐”等体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颖(机灵)  12、(江苏卷) 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 怀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单寂寞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体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体现心情的低沉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种如何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①一种形单影只、陷人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哀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2)你觉得"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爱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爱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体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

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体现了亡妻之痛2分)塞下曲(其六)戎 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骎骎:形容马跑得不久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刻画了如何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刻画了一种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体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体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二、体现技巧一:常用体现技巧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2、描写手法:正侧 白细 动静 虚实 声静感觉(听觉等)点面 远近3、修辞手法:比方 比拟 夸张 借代 对偶 用典 4、体现手法:对比 烘托 联想 想象二、常用体现技巧题型及解题模式1、在某句或者某联在体现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2、某句或者某联运用了哪种体现手法?3、某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措施?4、两首诗抒情方式有何异同?5、如何体现情感?6、如何来写诗中景色?例1“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体现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例2“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体现手法? 答: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例3(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体现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阐明。

4分) 答:1、惜别知音,借酒浇愁,直抒心中离愁;2、借凄凄风雨烘托辞别时悲凉的心情借景抒情)例4“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借代 比方例5 第二、三联是如何体现“伟观”的?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南京一) 题江湖伟观刘黻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北望中原在何所? 半生赢得鬃毛霜! [注]刘黻 (fu)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答:第二联:上句抓住“万井人烟”从空间上实写了都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下句抓住“千年王气”从时间上虚写了历史的深远时空交错,虚实结合 第三联:上句选用西湖 古塔 寒屿等意象描绘了一派阔大之景,是静景下句借远江 归舟 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秋江图,是动景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 例6 两首诗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结合伙品简要分析送温台 唐 朱放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