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竹的历史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瞭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一个小小的玩具,有这么许多文献可证,足以看出它亦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一个细胞,而且京华空钟,或曰空竹,是全国最佳者了嘉庆时前因居士《日下新讴》竹枝词云: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诗后注云:“京师旧日谚云:‘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至今犹然也空钟截竹为之,高二三寸实其两端,旁开一孔,中心贯挺,挺出筒外,绕以长线,一手持线急抽,乘势脱放,就地旋转,嗡嗡有声,为放空钟所说“空钟”,就是“空竹”,所谓钟者,因为抖起来声音嗡嗡作响;如单空竹(一头圆扁,一头尖,如葫芦尖),抖转之后,倒放在地上,即旋转不停,更嗡嗡作响,如钟声余韵。
更有一种小的,两头尖,如前面注中所说“中心贯挺”,“乘势放脱”等等,这就好像放陀螺一样,不能抖,只能绕上绳,一抽一放,这后来北京叫作“风葫芦”再有“钟”,“竹”音近,而且空钟圆筒、圆盒、竹制,所以又叫作“空竹”了康熙时柴桑《波京杂记》云:京师儿童有抖空钟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头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柴桑所记,更为明确,是“抖”而不是“放”,竹筒是二而非一如用现代物品来比拟,则其形状如举重运动员之杠铃,或练臂力之哑铃耳两则记载,所说并非同一形状北京叫空钟、空竹,外地叫地铃、扯铃但以北京的最好竹枝词注解中所引的谚语“杨柳儿青”云云,那在刘侗《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就已引用了,可见这首儿童歌谣,最晚也还是明代的产物呢迄今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抖动空竹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也有以壶盖等器具代替单轴空竹而游戏的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闷葫芦、满天飞等诸般名目抖空竹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的杂艺游戏活动,流行全国各地,尤其北方为盛行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
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成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不仅是表演抖车轮式的双头空竹,又设计出陀罗式的单头空竹,而且还可以把茶壶盖、小花瓶等器物作为抖弄的道具进行表演而最使人称奇的是,民国初年在天津又出现了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他练就乐手串、腰串、骗马、抛高等许多高难技巧,而最叫人叫绝的是他的最后一招绝活,把酒葫芦高高抛起之后再以手中空竹竿准确地插入葫芦口内抖空竹在中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同时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无论作为玩具,还是作为体育器具,空竹都可称的上是难得之物二、空竹的健身功能1. 抖空竹是一项有氧健身运动抖空竹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灵敏度和动作协调能力,使上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对各关节的锻炼是独有的、全的它的大幅度运动,转体下蹲,上仰下俯,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腰椎和颈椎都能得到锻炼经常做这项运动的人,关节比较灵活,患关节疾病的很少肩周炎、颈椎和腰椎病,通过抖空竹锻炼,症状都能有所缓解或解除2. 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保健作用人体各部位的骨骼肌肉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是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动作保证了静脉的血液回流,我们体会在抖空竹时,心情舒畅,呼吸自然,就会加强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各器官的组织供血,供氧充分,物质代谢也得到改善,因而使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现象得到缓解。
3. 增强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经常练习的人,大脑中枢神经功能的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都超过其他同龄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抖空竹运动能延缓老年痴呆症的产生经常练习抖空竹可以减少脂肪、发达肌肉、提高耐力、强身健体青少年经常参加此项活动效果更佳,可不断的增强精神集中的能力,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对视力的保护和提高以及促进智力发展都很有好处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由于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机能活动,因此,抖空竹运动对胃肠道消化系统起着机械性的刺激作用,从而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能力的提升主要教学原则(一)安全原则:抖空竹虽然是一项表演项目,没有身体的接触和剧烈的运动量,但是在一些花样组合上有高空抛接和多人抛接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练习手段由简到繁,不可急于让学生进行配合练习,练习难度逐渐增大,在多人组合练习中,注意应用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二)寓教于乐原则: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体会快乐,抖空竹本是在春节庙会上出现的游戏,它的哨鸣声体现了欢快喜庆的气氛,在教学中要发挥它的优势,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适当降低技术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三)循序渐进原则:抖空竹无论个人技术和多人组合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在抛接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抖有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增加(四)培养创新原则: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空竹传统的组合,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可让学生自己评判新组合的实用性美观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五)综合性原则:抖空竹有个人表演也有多人的组合,要求在配合上要有一定默契,在学生练习中要充分体现集体的团队合作意识三、空竹的种类从目前空竹的结构、规格、功能以及原材料有所不同,其分类如下:(一)按空竹的结构来分,其种类如下:1、单轴空竹一一个轴连接一个发声轮;还可分为单轴单轮、单轴双轮单轴三轮、单轴多轮2、双轴空竹一在一个轴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发声轮;还可分为双轴单轮、双轴双轮、双轴多轮3、双轮空竹一在发声轮的中心两侧各连接一个轮;还可分为单轮、双轮、多轮4、楼子空竹一无论是单头空竹、双头空竹或是双轴空竹,凡是连接多个发声轮(2个以上),均为楼子空竹,如:单轴楼子(目前最多加到九层);双头楼子(目前最多加到12层):双轴楼子(目前最多3层)。
5、地轴空竹一一个发声轮中心贯穿一根棍,另配有一根线绳及-个打孔的竹板二)按规格来分:大小尺寸有几百种规格,其最小的直径才有2公分,最大的可达40公分以上,但经常用的空竹(练习或表演)一般都用10公分至13公分的过小的空竹可练技巧;过大的空竹可练臂力,练腰劲,练腿劲三)按制作的原材料来分,种类如下:1、竹木结构空竹:是用粗竹杆裁割与木材相组合成的,这是最传统的做法其优点:发出来的声音悦耳好听,其缺点:强度差,易损坏2、塑钢、塑木结构空竹: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新材料,如用ABS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然后再与金属轴或木轴连接,其优点:质量基本一致:使用寿命是竹木结构宁竹的3倍左右3、玻璃钢(环氧树脂+玻璃丝布)与木材结构空竹:其优点:声音宏亮,强度高,韧性好,使用寿命长,一般是竹木结构空竹的3倍至5倍4、塑胶+金属结构空竹:是利用橡胶或是改性塑料制成与金属轴连接,其优点: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但无声(国外生产的),国内生产的虽然有声但很小四)按功能来分:1、练习表演空竹:即是一般规格的空竹2、工艺品空竹:具有两种功能,即可以抖着玩,又可以观赏收藏3、电子空竹:抖起来即有彩色灯光,又有音乐。
笼、翁响器、嗡子牛、擦风玲、篌、洋得乐、提放、扯铃、响铃、抖转转、天雷公、抖牛、抖嗡等五.空竹的名称空竹的叫法,因地而异,北京还叫空筝、空钟,其他地方的叫法各异,如:空竹、空筝、空钟、闷葫芦、风葫芦、天皇皇、响簧、地空竹的种类一、器械的使用和要求:1、空竹竿:(1)长度:35厘米——40厘米(2)直径:^1厘米一一^1.3厘米2、空竹绳:(1)规格:18支纱一一24支纱,纯棉线绳(2)使用长度:以本人双臂伸展开从虎口至虎口的长度为标准长度3、系绳方法:先将线绳的两端打个死结(小疙瘩)然后盘个活套,套在杆头的绳槽内,拉紧系牢见图1一图3活套的盘法)4、握竿方法:双手呈握拳式,大姆指压在竿的上面竿的后端露出手撑外约一厘米三、三个要领一个平衡方法:1、三个要领:在抖动空竹及空竹加速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个要领:一对正一一自己的身体始终对正空竹的一个端面;二对齐一一双手握竿,竿头要对齐,竿头应在一个立面上;三右手用力一一右手用力抖动,左手放松配合跟随2、掌握平衡方法:空竹在被抖动旋转过程中,由于双手配合不好就会出现前轮抬头或后轮翘尾巴的倾斜现象,这时要及时调整掌握平衡,方法:以右手绳为主,如前轮抬头,右手绳就向前轮靠拢向前拉线;如后轮翘尾巴,右手绳向后靠拢向后拉线,左右线绳加角越大,调整平衡效果越好,待前后轮平衡后随即双手竿头对齐继续抖动即可。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空竹是由发音轮和空竹轴两大部分组成轴的一端有一个发音轮,一个主绳槽,一个副绳槽五、空竹的身法、手法、步法身法抖空竹的身法,是与手、眼、身法、步法结合运用的人的身体,分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包括头、颈;中盘包括肩、胸、腹身体的躯干部分;下盘是由胯到脚身法在这上、中、下三盘中身法共有七项要求包括:虚领提顶、松肩坠肘、含腹塌腰、松腰养气、收臀抽胯、裹裆养气、含胸拔背等1. 手法抖空竹的基本手法共有抖、拉、甩、挑、抛、捞、套、勾、盘、摇等每个手法有其明显的个性,但又都具有共性步法抖空竹是全身性的运动,各种动作的完成,都需要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基本步法主要有上步、进步、跟步、撤步、跳步、旋转步等•上步:一脚向前迈进一步•进步:两脚交互迈进两步以上•跟步:一脚向前迈一步,另一脚跟着向前迈步在抖动过程中调整某些动作的方位时运用较多•撤步:一脚后退一步,另一脚随之后退半步•跳步:一脚蹬地跳起,另一脚随之腾空后落地•旋转步:以一脚为轴心绕身体纵轴向左或右转动的动作如盘丝、转身抛接空竹的起动一、双轮空竹的起动方法双轮空竹的起动,可按以下两种方法练习:1、直接起动法将空竹置于地上,使其轴垂直于身体。
将线绳从空竹下放入承线槽内,并交叉半个扣一般左线外右线内,左线长右线短,双手握杆将线拉直右手向右拉动,使空竹向右沿地滚动,随着滚动加快将空竹提起右手用力向上提拉,左手紧随而线不松,反复抖拉则空竹转速加快,嗡嗡作响2、捻转起动法左手握双杆,右手将空竹放绳上并顺时针翻转,右手捏住空竹轮片顺时针捻动旋转后,右手及时将右杆接回,右手用力向上提拉,左手紧随而线不松,反复进行随着转速加快,空竹嗡嗡作响二、单轮空竹的起动方法单轮空竹由于其不对称性,故其起动方法亦不相同单轮空竹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起动1、绕线起动法将空竹转向显于地上,右手杆用右线端部一段,顺时针绕轴旋转两圈.右手提杆则空竹沿线向左滚动并自行解扣随着转速增快,右手用力向上提拉,左手紧随而线不松,反复进行在提拉抖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向左转体,使空竹的轴始终对着右腿,随着转速增快,嗡嗡作响2、捻转起动法左手握双杆,右手将空竹叔绳上并顺时针翻转一周,使线交叉右手捏住空竹轴把,顺时针捻动使其旋转,右手及时将右杆接回右手用力向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