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16985181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_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离线作业2-001答案1. 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年代A.50B.60C.70D.80参考答案:B2. 矢量数据结构中,线用空间坐标来表示。( )T.对F.错参考答案:F3. 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A.属于属性信息B.属于共享信息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D.属于空间信息参考答案:D4. 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不包括( )A.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B.地物的性质C.地物的光谱特征D.地物的时相变化参考答案:B5.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以下属于非监督分类方法的是( )A.最小距离分类法B.多级切割分类法C.分级集群

2、法D.特征曲线窗口法参考答案:C6. 地理数据包括( )三部分。A.空间特征B.空间位置C.属性特征D.时态特征参考答案:BCD7. 地图投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T.对F.错参考答案:T8. 地图数字化(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把传统的纸质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图形数据的过程,以便进一步在计算机中进行存贮、分析和输出。9.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T、对F、错参考答案:T10. 多路径效应的应对措施有( )。A.安置接收机天线的环境应避开较强发射面B.选择造型适宜且屏蔽

3、良好的天线如扼流圈无线C.当延长观测时间,削弱周期性影响D.改善接收机的电路设计参考答案:ABCD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有( )A.计算机硬件系统B.计算机软件系统C.空间数据D.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参考答案:ABCD12. 地图比例尺通常认为是地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 )T、对F、错参考答案:T13. 拓扑数据结构中,点是互相独立的,弧段是数据组织的基本对象,每条弧段始于起始节点,止于终止节点。( )T.对F.错参考答案:T14. 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项适合生成DEM?( )A、等高线数字化法B、多边形环路法C、四叉树法D、拓扑结构编码法参考答案:A15.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

4、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参考答案:D16. 作为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手段,地球信息技术包括( )。A.地球数据获取技术B.地球信息模拟技术C.地球信息遥感技术D.地球信息传播技术参考答案:ABD17. GIS开发的实现方式有:( )A.综合开发B.分步开发C.独立开发D.单纯二次开发E.集成二次开发参考答案:CDE18. 空间关系可分为三大类: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矢量空间关系。( )T、对F、错参考答案:F19. 对比度变化的常用方法有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0. 土壤的反射率曲线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加

5、而一直降低。(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 环境GIS的总体框架有以下( )主体部分构成A.环境GIS数据库系统B.环境GIS平台C.环境GIS操作界面D.环境GIS属性表E.环境GIS应用系统参考答案:ABE22. 地图符号(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地图的语言,它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地图符号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和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23. 遥感图象的解译有目视判读和计算机自动解译两种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4. GIS中数据的检索,就是指( )。A.根据属性数据(包括组合条件)检索图形、根据图形(定位)检索属性以及图元间相互关系进行检索B.根据属性数据(

6、包括组合条件)检索图形以及根据图形(定位)检索属性C.根据属性数据(包括组合条件)检索图形D.根据图形(定位)检索属性参考答案:A25. 空间滤波属于( )增强处理,主要包括( )A.几何,平滑和锐化B.辐射,平滑和锐化C.几何,平滑和弱化D.辐射,平滑和弱化参考答案:A26.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参考答案:D27.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位置、条件、变化趋势、模式和模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B.空间

7、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C.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D.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参考答案:A29. 不论地理数据信息的形式怎样多样化,它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地理基础数据或空间数据;二是属性数据或描述数据、表格数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A.80年代B.70年代C.60年代D.50年代参考答案:C31. 彩色合成法包括( )A.加色合成法B.真彩色合成法C.减色合成法D.假彩色合成法参考答案:AC32. Landsat卫星是地球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保证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的上午影像,且卫星通过某一地点的地方时相同。(

8、)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3.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T.对F.错参考答案:T34. 关于遥感图像纠正的数字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指对以数字形式存在的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纠正的方法B.数字图像纠正流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象素坐标变换和象素亮度值的重抽样C.数字图像纠正处理过程中逐个象素几何位置的变换在确定输出图像范围之前D.两种纠正变换方案中对于两种纠正方法:直接纠正法与间接纠正法参考答案:C35. 任何颜色在孟赛尔系统中都可以用( )三个坐标值表示。A.色度、色调和明度B.色调、色度和饱和度C.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9、D.色度、明度和饱和度参考答案:C36. 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共同点在于都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7. Open GIS提出的背景包括( )。A、多语义性B、多时空性和多尺度性C、获取手段和存储格式的多源性D、以上选项均是参考答案:D38. 在栅格数据结构中,整个地理空间被随意地分为一个个小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标准假彩色图像。它是在彩色合成时,把近红外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绿色分量、把红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红色分量、把绿色波段的影像作为合成图像中的蓝色分量进行合成的结果。(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0

10、. 关于黑体描述不正确的是( )A.1860年基尔霍夫提出用黑体这个词来说明能全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的地物B.自然界存在绝对的黑体C.黑体的反射率=0,透射率=0D.黑体发射率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参考答案:B41. 拓扑元素主要包括( )。A、断点B、节点C、弧段D、多边形参考答案:BCD42. 能用于航天摄影的感光材料是( )A.盲色片B.正色片C.全色片D.红外片参考答案:D43. 高度为150-350km,用于军事的人造卫星为( )。A.低高度、短寿命卫星B.中高度、短寿命卫星C.低高度、长寿命卫星D.中高度、长寿命卫星参考答案:A44. 高分辨率的地球资源卫星包括( )A.先进地球观测

11、卫星B.印度的遥感卫星C.加拿大雷达卫星D.美国的泰罗斯卫星参考答案:ABC45. 污染物总量控制GIS应具有( )基本功能A.污染源信息管理与查询B.污染源项目申报、审批管理C.总量控制情况统计分析D.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E.污染物强度控制参考答案:ABCD46. 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C.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D.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参考答案:C47. 环境GIS数据库建立一般可分为( )部分工作A.数据搜集B.数据分析C.数据库设D.数据如库E.数据整理参考答案:CDE48. 在GIS的系统分析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属于开发人员的工作职责是( )。A.提出各种备选方案B.审查项目可行性报告C.决定是否开发D.评价现行系统参考答案:A49. 空间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及时域(间)数据是地理空间实体和现象的三大基本要素。(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遥感数据类型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有以下几种:( )A.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B.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C.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D.微波遥感和多波段遥感参考答案: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