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689350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 2 节一、选择题1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种群呈“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B呈“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逐渐加大C 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 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 K 值,只是 K 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2(2019 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下月考)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 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由于某种原因该植物中大约只有 80%的种子能够

2、发育成成熟植株; 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 400 粒种子; 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 a,则 m 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 N 可以表示为( C )A400a0.8m Ca320mB0.8a400 D320amm解析 据题意可知,该种群一年后种子的数量为 a80%400,两年后种子的数量为a80%40080%400 a(80%400)2, 三 年 后 种 子 的 数 量 为a80%40080%40080%400 a(80%400)3 a(80%400)ma320m。,以此类推, m 年后种子的数量为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 3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 制了 值

3、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第 1 年至第 5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 10 年和第 20 年种群的数量基本相当C第 15 年至第 2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大 D第 20 年至第 30 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 00解析 第 1 年至第 5 年间, 一直大于 1,说明野兔种群数量是不断上升的,A 错误;第 10 年到第 20 年间,1,说明种群数量是不断下降的,因此第 20 年种群的数量小于第10 年,B 错误;第 15 年至第 20 年间,1,说明种群数量是不断下降的,C 错误;第 20 年至第 30 年间,1,说明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增长率为 0,D 正确

4、。4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能适应咸、淡水环境。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 其监测数据显示,ad 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 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C )注:K 是罗非鱼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A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c 点时罗非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 b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K1解析 外界咸水的浓度高于罗非鱼体液的浓度,造成失水,随着体液中水分的流失,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 错误;c

5、点时罗非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为 0,B 错误;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在开始近似于“J”增长,从 b 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 b 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C 正确;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 K2附近波动,所以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K2,D 错误。5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 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 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F 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 E 点左右K解析 图甲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

6、(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 ),由题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故A错误。 图乙中 G 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 0,故 B 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 D点附近,超过 D 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故C 错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 时2进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 E 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故 D 正确。6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D )A 图 1、2、3 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 图 1 中 a 点和图 3 中 e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c 点对应

7、C 图 1 中 b 点和图 3 中 f 点的增长速率与图 2 中的 d 点对应D 图 1、2、3 中的 b、c、f 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解析 本题涉及种群数量增长的三条曲线,首先要对三个曲线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进行对比:图 1 和图 2 的横坐标都表示时间,但图 1 的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图 2 的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图 3 的横坐标表示种群密度,纵坐标表示出生率或死亡率。通过分析曲线可知,三个曲线图中的种群个体数量最终都达到一个最大值,所以它们都属于“S”型增长,环境条件是有限的,A 正确。图 1 中,曲线斜率最大的点(a 点)增长速率最大,图 3 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

8、点(e 点)增长速率最大,这两个点对应图 2 中的 c 点,B 正确。图 1中的 b 点增长速率为 0,图 3 中的 f 点出生率死亡率,增长速率也为 0,这两个点均对应图 2 中的 d 点,C 正确。图 1、2、3 中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的点分别是 b、d、f 点, D 错误。7.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 ab 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 通过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点出现D bc 段可表示东亚飞蝗数量的波动解析 b 点前种群呈“S”型增长,a 点时增长速率最大,防治蝗

9、灾应在此点之前,A 正确;ab 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至零,而种群密度不断增大,B 错误;改变性别比例可影响出生率,有效控制种群密度,C 正确;bc 段可表示东亚飞蝗数量受各种因素 的影响而发生波动,D 正确。8(2019 重庆一中期末考试)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 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 种群数量可在环境容纳量即 K 值附近上下波动;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

10、不会迅速降低;环境容纳量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提 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 确的是( B )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 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物的捕食者的数量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这个物种数量的增长率下降,该种群数量 将停止增长而保持相

11、对稳定。可见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t010(广东卷)如图表示在一个 10 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 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 可用数学模型 N N t表示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 K 值约为 120 000 个解析 初始阶段酵母菌需要适应新环境,种内斗争几乎不存在,A 错误;由题干密闭条件可知,在一定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变化为“S”型增长,不适用“J”型增长的模型,B 错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用抽样检测法调查,C 错误;由图 1 可知,该种群数量从 50 h 后基 本维持在 120 000 个稳定不变,因此可判断该

12、种群的 K 值为 120 000,D 正确。11如图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 O 点时酵母菌的接种量会影响发酵速率B M 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C N 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P 点以后酵母菌数量下降只与酒精浓度有关12我国海关对所有入境的货物都要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 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C ) 有害生物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天敌数量较多 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很快被淘汰ACBD122解析 防止境外有害生物流入境内是为了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防

13、止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因为有害生物流入境内后,由于环境适宜,缺乏天敌,其数量会快速增加,使境内生物 多样性降低。二、非选择题13(2017 全国卷,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 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 列问题:(1) 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J_型。(2) 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 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_。(3) 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 结构是指

14、_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_。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 (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 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14如图甲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1) 图乙中能反映该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B_。(2) 对该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 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25 只,t 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带标记的 30 只,带标记的 10 只,则该范围内,该鼠的种群数 量在 t 时最可能为_A_。A大于 100 只 C小于 100 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