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脚手架施工方案一、 施工程序本工程应建设单位要求,采用悬挑式脚手架与整体升降式爬架相结合的外架形式,进行施工.首层到四层采用悬挑式脚手架,四层以上采用整体升降式爬架由于悬挑式脚手架与爬架是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所以脚手架的工期以主体结构工期为依据爬架施工包括脚手架搭设、运行,主体封顶后停歇,直至最后拆除(根据项目部施工安排工程外装前拆除脚手架).1 1脚手架安装脚手架进场从四层板面开始搭设,脚手架搭设一层防护满足一层结构施工进度需要,预计主体4.5天施工一层楼,脚手架四层半(八步架)架体搭设完毕需18天时间1.2脚手架上运行爬架搭设完毕后,跟进主体施工进度逐层提升,(自第19天首次升降起)每间隔45天升架一次.施工进度需要逐层提升,一般在施工层浇注混凝土时进行提升,以利于保证工期提升前提升设备及电气安装准备工作需2小时;葫芦提升速度是10cm/分钟,若升架过程没有支模钢管及跳板等障碍物阻挡,则顺利提升两片架体一层楼(按3m层高计算)不过2小时由于脚手架的附着支撑换装、卸料平台恢复等均需要项目部及时拆除预埋孔,需要项目的其它工序及时配合,否则将延误爬架提升而影响其它工种施工3脚手架拆除在主体施工防护任务结束后,即可开始拆除脚手架,脚手架拆除以人工为主,塔吊辅助吊运材料,排除天气影响,大致需要8天时间。
二.材料及设备计划2.1周转材料计划: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出整个脚手架大约所需各种材料数量,编制计划递交项目部,项目部按计划提供架体搭设的钢管、扣件、安全网、竹胶板、跳板及绑扎用的铁丝及扎丝等材料,同时应保证所供材料的规格、数量、质量符合要求,在脚手架进场前全部准备完毕(钢管、踢脚板等需油漆)并整齐堆放在方便塔吊吊运的地方,也可根据施工进度分批或分类准备各种材料,材料入场时间应按现场爬架管理员的通知执行钢管和挡脚板应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刷漆.周转材料的要求如下:(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的规定,其质量必须满足现行钢管技术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要求不得使用锈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6mm,必要时进行抗滑移试验3)脚手板,选用竹笆板规格为1200mm×1000 mm,不得使用腐烂、散边或破损严重的竹笆4)安全网,外立面选用聚氯乙烯编织的1。
8×6m的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网应为不小于2000目/100cm2的密目式绿色围护立网2设备计划(1)钢结构件计划:根据施工图纸首先编制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提供附着升降脚手架需要的钢结构件,在车间加工或改制完成后,进场时根据施工进度分批运至现场组装2)机具及工具器材准备准备扳手、榔头、锯工、卷尺、水平尺、切割机、电锤等工具设备;准备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备齐专项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机具设备、工具器械(如切割机、电锤、吊具索具、水平尺、卷尺等)、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三、施工工艺技术3.1爬架概况31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结构施工二层同时作业,每层3kN/㎡;装饰施工三层同时作业,每层2kN/㎡爬架使用中严禁超出其设计指标2)吊点升降不同步允差:2㎝;(3)提升速度:约10㎝/min;电动葫芦:100W/台/吊点,三相380V;(4)防坠距离:不大于8㎝2构造原理:爬架由六部分组成:主框架,支承框架,附着支承,脚手架架体,升降装置,防护设施1)主框架,是构成爬架的骨架,与附着支承连接,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及水平荷载架体竖向主框架由三节主框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每节主框架是由钢管、槽钢焊接成的片式桁架。
槽钢既是弦杆又是架体升降导轨;槽钢焊有防坠齿,与附着支承防坠顶杆组合,起固定爬架和防坠作用2)支承框架,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传递至主框架支承框架由两片桁架通过钢管杆件连接而成,桁架由钢管焊接而成3)附着支承装置,直接与工程结构连接,承受并传递脚手架全部荷载附着支承由型钢焊接而成,通过设在建筑物上的预留孔用穿墙螺栓与建筑物锚固连接,是整个爬架的受力点附着支承上设有防倾导向爪和防坠顶杆防倾导向爪与主框架导轨组合成为防倾装置,起导向防倾覆作用防坠顶杆与主框架防坠齿组合成防坠装置(同时是架体的受力支撑点)防坠装置利用棘轮棘爪的原理进行工作,在爬架升降和使用中若发生意外坠落时能起制动作用4)脚手架架体,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而成架体总高144m ,其中双排架七步,步距18m,外排架的顶部单排防护架高度1架体宽度(内、外排立杆中心距)70cm,立杆纵距不大于1.5m5)升降装置,包括提升设备、同步升降控制器及电气线缆和开关箱提升设备,为电动环链葫芦,额定起重量为5吨电动葫芦也可手动,用于升降前环链葫芦预紧状态的调节;电动则完成升降过程的自动运行同步升降控制器,是由单片机采集信号,进行同步调整及荷载控制.爬架在升降过程中,每个葫芦的速度信息反馈到单片机,任意两个吊点测量的不同步量达到规定值(约20mm)时,单片机即按程序自动处理,使较快的葫芦停止运行等较慢葫芦同步后再运行。
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同步,即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6)防护设施,架体外侧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封蔽.架体底层和作业层满铺脚手板,底层爬架与建筑物之间空隙用竹压板或安全网封蔽3.2施工准备32.1技术准备(1)查阅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条件2)进行爬架平面布置设计,绘制爬架平面布置图、预留孔图、以及需特殊处理部位的施工示意图编制“附着升降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报送上级技术部门审批3)将施工方案报送项目部及其相关方审核.32.2组织准备成立爬架施工组,配备爬架施工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管理员、安全员、电工及架子工等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如下:3.3安装程序31支承框架的安装1)辅助架搭设若在安装位置没有可靠的搭架平台,则在开始组装的楼层的楼板上搭设安装平台.a在开始搭爬架的楼层楼板面上约0.2m处向建筑物外挑出一根钢管,钢管长度3.5m以上,外挑长度15m~2mb挑杆用内外两根立杆固定在建筑物上,并用扫地杆固定立杆c在挑杆离端头0.5m处连接一根斜拉杆拉在外立杆上固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斜撑杆,撑在下一楼层立杆根部,立杆用大横杆、扫地杆固定).d每隔15m按以上步骤搭设立杆、挑杆、斜拉杆(或斜撑杆).e在挑杆离端头0。
3m、10m的地方用大横杆将相邻的挑杆两两连接,大横杆安装在挑杆的下面2)支承框架拼装及就位按设计要求的长度,在平整地面或楼面将片式支承框架组装成桁架,用塔机吊放到相应的楼面、搭架平台或辅助架上,调整其水平高差和离墙距离每跨支承框架水平误差不大于20mm离墙距离与相应吊点附着支承长度尺寸相同转角处支承框架不相交.32底节主框架的安装将主框架底节安放到爬架布置平面图设计的机位位置,用钢管临时固定3附着支承的安装在附着点的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C20(即达到20Mpa)以上时,用两根M33穿墙螺栓两端各加一块垫块将附着支承固定在附着点上,除可直接受力的附着支撑外,其余吊点均须装好拉杆,调节螺旋扣使拉杆受力预紧,并且附着支撑前端上翘约10mm调整主框架纵向垂直度不大于1.5‰,调节附着支承顶杆,使两根顶杆顶住主框架防坠齿均匀受力3.4 随施工进度安装其余主框架和附着支承搭设第二步架后,若未及时安装附着支承装置,则应在架体上水平方向间隔3m设置斜拉(或斜撑)杆,以改善辅助架受力同时增加爬架稳定性3.3.5 脚手架架体的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架体搭设七步双排架,外排顶部加搭18m单排架架体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搭设顺序如下:第一步大横杆→立杆→底部短横筒→第一步短横筒→第一步扶手钢管→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短横筒→第三步大横杆→第三步短横筒→第二步扶手钢管→……→打外立面剪刀撑。
33.6大横杆及扶手钢管搭设内外排架第一步大横杆的步高18m,大横杆水平误差不大于2.5‰,转角悬挑处大横杆悬挑长度不大于2m,转角处大横杆必须相交(分片处除外)调整好后用扣件固定在主框架主弦上大横杆设在主框架的主弦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主弦杆扣牢大横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内外排大横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600mm扶手钢管设在外排架,与大横杆间距900mm3.7立杆搭设立杆底部应安装在支承框架的立杆座里,其长度不足时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距离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600mm立杆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2.5‰ .调整好后用直角扣件与大横杆连结8短横筒搭设短横筒安装在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短横筒离墙距离(靠墙端头与对应的墙、阳台或雨棚边缘的间隙):底部不大于200mm,第二步架不大于200mm第一步架、第三步架至第七步架不大于400mm.短横筒悬挑出长度大于1m时,设置斜拉钢管拉在架体主节点的立杆或大横杆上9在每个吊点位置,自单排架顶部到内排架设置横向斜撑。
33.10设置临时附墙杆在每个吊点最上一道附着支承以上的架体设置临时附墙杆附墙杆外端与架体垂直连接,连接在主框架与大横杆的交点或大小横杆及立杆的交点最近处附墙杆里端牢固连接在建筑物梁或柱上,附墙杆纵向间距不大于4m,横向间距小于机位的跨度架体转角处均两个面同时设置.3.311外立面剪刀撑的设置从两个提升点中部和平面转角处向两侧设置剪刀撑沿架体外立面底部到顶连续设置,将主框架、支撑框架和架体连接成整体剪刀撑跨度不大于6m,水平夹角为450~600,钢管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12m,用不少于两只旋转扣件锁紧,扣件之间距离不小于1m3.12作业层设施及防护: (1)架体底部防护: ①底层设置三层防护:a 第一层,铺竹跳板或木跳板.沿架体长度方向铺设跳板,以短横筒为支撑,短横筒间距不大于1.7m,跳板外伸长度130~150mm,用铁丝将跳板固定在支撑钢管上在架体宽度方向,跳板离墙空隙不大于200mmb第二层,在第一层跳板上铺满一层密目安全网c第三层,满铺一层厚≮12mm竹胶板或九夹板,并用铁钉或铁丝固定在跳板上②底部离墙空隙的防护措施:底部离墙空隙用竹胶板或九夹板遮蔽,将竹胶板做成可折起的活动翻板,翻折点拴好铁丝。
在升降架时翻开翻板,露出离墙空隙,架体到位后将翻板铺开封闭空隙.(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跳板的铺设:第三步架和第六步架、第七满设置跳板.第二步架跳板离墙空隙不大于200mm,第五步架跳板离墙空隙不大于400mm3)在第五步架与第四或第六步架之间拴一层水平网对架体和离墙空隙进行水平防护4)主体施工结束,根据需要增设或移动短横筒,以铺设跳板爬架为设置跳板的步架的靠墙部位铺好两块跳板并可靠固定,方便外墙装饰施工3.3.13架体外侧立面防护:用密目安全网严密封闭架体外侧立面从每一个面的大角处开始拴安全网,在立面中间交头用铁丝将安全网捆绑在脚手架上每两张安全网之间每米至少绑一个点,安全网与架体之间每平方米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