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603352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设计教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教学设计1学 院车辆工程学院课 程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名称直流电路课 时6第 _ 次课任务描述或情境描述 本单元介绍直流电路,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欧姆定律及电阻连接,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电气设备额定值、电路的几种状态等内容,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任务训练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涵盖了较全面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通过初中、高中物理具备一定的电路、直流电、交流电知识,大学一年级学习高等数字,为本课程打下基础。第一次课学生明确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安排,从小组意见反馈中,学生倾向少理论、多实践的学习方式,这与本课程培养技术

2、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吻合。学生已对本单元内容按课前任务书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单元教学安排,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就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可能出现概念理解不清、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的问题。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本单元任务学习,能阅读电路图,能使用电工仪表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直流功率,达到知识综合运用、灵活应用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描述电路模型及电路连接; 解释描述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相关定理定律; 说出电路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分组展示讨论学习环节,学生表述与回答问题,互相帮助、

3、共同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电路连接及电工仪表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1.内容回顾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电路图,教师提出与上单元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抢答,教师点评,结果计入单元考核成绩,最后教师总结梳理上单元学习内容,学生温故知新。 2.课前学习情况反馈 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可通提问学生本单元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疑问等问题,检查学生预习与否。 收集疑问多的问题,针对疑点较多问题,在知识准备环节重点介绍。 教师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学习安排。 3.知识学习 学习内容分小段,按内容组织顺序依次展开。 3.1电路基本知识

4、学生自学: 查阅常用电路元件及其图形符号,理解负载的串联、并联、混联。 解释名词:电流、电压、电动势、电压源、电流源、电功率、电能计算、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特性及计算、电器设备额定值计算、解释开路、通路、短路含义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根据问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个人理解,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重点讲解。最后再让学生提出至少5个有疑问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 3.2混联电路节点法应用 学生自学: 查阅:什么是混连电路节点法? 图解说明节点法的分析步骤。 教师图解节点法的应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根据问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个人理解,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重点讲解。最后再让

5、学生提出至少5个有疑问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 课堂小练:R1=R2=4,R3=6,R4=8,求AB间的等效电阻RAB。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小组选派代表在黑板上完成作业,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作业进行点评,根据完成的先后顺序及正确情况,对小组赋分计入单元考核成绩。学习内容总结。 3.3基尔霍夫定律 学生自学: 名词解释:支路、节点、回路 据图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据图讲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支路电流法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小组选派代表在黑板上完成作业,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作业进行点评,根据完成的先后顺序及正确情况,对小组赋分计入单元考核成绩。最后教师进行

6、学习内容总结。 课堂小练:求各支路电流和负载的端电压。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小组选派代表在黑板上完成作业,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作业进行点评,根据完成的先后顺序及正确情况,对小组赋分计入单元考核成绩。最后教师进行学习内容总结。 3.4单股导线连接及绝缘层恢复 任务描述 导线连接 导线绝缘层恢复 任务提示 教师操作示范 学生操作练习 4.学习交流 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安排45分钟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个别答疑的环节,主要交流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心得,提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学生相互解答,共同进步,教师在组织好课堂的同时也参与到讨论中。 5.单元总结 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

7、的问题,教师用板书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单元内容的梳理,过程中边写边问,疑点难点重点再次说明,让学生有知识更系统化的感觉。 6.单元测试 根据单元内容,选择合适的考试方式,或闭卷单独完成,或开放作业小组共同完成,形成单元考核成绩。 课前知识回顾,采用抢答得分方式,温故知新,提高学习兴趣。 目的是把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明确难点疑点,便于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教学安排。 理论课程,采用教师讲,学生自学的方式展开。 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获取能力。 问题回答,检验自学情况。教师讲解重难疑点。学生答疑。 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获取能力。 问题回答,检验自学情况。教师讲解重难疑点。学生答疑。

8、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小组结果展示,力求正确快速书写美观。 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获取能力。 问题回答,检验自学情况。教师讲解重难疑点。学生答疑。 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小组结果展示,力求正确快速书写美观。 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交流答疑环节,解决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教师学生共同梳理单元知识体系,使学生从系统丛面认知学习内容。 单元测试,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四、教学评价 XXXX班有XX名同学

9、,有XX%的学生基本达到了能力目标的要求,依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成绩(包括问题回答情况、小组讨论参与情况等)和上交的单元测试。部分文科学生理工基础起点低、学生不善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是阻碍能力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 本单元通过课前预习完成情况、问题回答情况、小组讨论参与情况、上交的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各环节的综合表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评价方式: 内容回顾抢答 内容预习检查 自学问题回答 参与小组讨论 上交单元测试 评价方式均考查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完成评价方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能运用本单元相关知识,完

10、成单元作业,达到知识综合运用、灵活应用的能力目标。评价方式内容在此不一一赘述。五、教学反思 单元课程设计用心之处在于提前安排学习任务,明确课程目标明确,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仅介绍与任务相关的必要知识,没有进行知识的横向拓展,思路清晰安排合理,即使基础不好的同学,认真听讲也能达到学习目标。不足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掌控不好,难以保证学生100%的投入的学习中。 造成教学设计目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判断,以为按照教师的思路就能达到教学目标。事实上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背景知识和思维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教学设计真正具有针对性。要达到

11、理想的教学目标,在上述单元设计开展的基础上,多注意与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把握学生的想法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集体学习和单一指导教学结合的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注意总结反思,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课程单元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单元教学设计2学 院车辆工程学院课 程工程机械电工电子基础单元名称单相交流电路课 时4第 _ 次课任务描述或情境描述 本单元介绍单相交流电路,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正弦电路,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等内容,是电工基础学习最简单、最基本环节的内容,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

12、自学、小组讨论、任务训练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涵盖了较全面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通过初中、高中物理具备一定的电路、直流电、交流电知识,大学一年级学习高等数字,为本课程打下基础。第一次课学生明确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安排,从小组意见反馈中,学生倾向少理论、多实践的学习方式,这与本课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吻合。学生已对本单元内容按课前任务书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单元教学安排,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就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可能出现概念理解不清、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的问题。二、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本单元任务学习,能使用电工仪表测量交流电流、交流电压

13、和交流功率,能安装日光灯电路,能使用单相电度表,达到知识综合运用、灵活应用的能力。 知识目标: 说明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说出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表示方法; 分析简单的单相交流电路; 解释功率因数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素质目标: 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分组展示讨论学习环节,学生表述与回答问题,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电路安装及电工仪表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1.内容回顾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电路图,教师提出与上单元知识相关的问题,学生抢答

14、,教师点评,结果计入单元考核成绩,最后教师总结梳理上单元学习内容,学生温故知新。 2.课前学习情况反馈 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可通提问学生本单元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疑问等问题,检查学生预习与否。 收集疑问多的问题,针对疑点较多问题,在知识准备环节重点介绍。 教师介绍本单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学习安排。 3.知识学习 学习内容分小段,按内容组织顺序依次展开。 3.1交流电路基本概念 学生自学: 查阅正弦交流电特点,理解正弦交流电三要素。 解释名词:周期T、频率f、角频率、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根据问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个人理解,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重点讲解。最后再让学生提出至少5个有疑问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