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1603284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知识或文化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余。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B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的文学作品深受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的影响。C律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的作品。标题中“左迁”是“降职”的意思。D“水墨画”是纯用水墨不着色彩的国画。“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菡萏

2、”,荷花的别称。“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令尊”“久仰”是敬辞,“愚兄”“家母”是谦辞。2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B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3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B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

3、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C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已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D没有教师的含辛茹苦,就没有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没有教师的释疑解惑,就没有敢想敢干的现代人。4 . (18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书香校园”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B能否把雾霾中的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C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人的修养。D开展拒绝校园欺凌,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二、字词书写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4、“未曾出土先有节,及至凌云仍虚心”,这两句诗描绘“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的神韵。竹是由笋变成的,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竹笋虽然稚嫩,但坚硬的土层掩不住它,堆砌的石头压不弯它,它会一直向上。竹子是空心的,长高了易折。所以它通过不断地拔节增加rn性,每次拔节,就是一次对生命的小结,。信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治了人的情操。(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盎然(_)稚嫩(_)rn(_)性(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3)画线句子表达了竹子的凌云之志,请用论语中的一句为其作批注。_(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恰

5、当的句子。_三、现代文阅读水是故乡甜:台湾乡愁文学(背景链接)在台湾文学史上,乡愁文学历史悠久,作品丰富,是非常独特而且具有魅力的文学创作。自明清时期起,就有大量以乡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传世;到日据时期,台湾人民饱受侵略之苦,心中苦恋“原乡”,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到20世纪50年代,乡愁文学又被称为“怀乡文学”或“回忆文学”,在台湾成为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乡愁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乡愁情怀的抒写,在台湾这样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下,故乡、亲人和往事成为当时许多作家的创作源泉。(创作分类)历数台湾乡愁文学主要的创作者,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陆去台作家,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到达海岛,而家

6、属大部分都留在大陆,仅仅一水之隔却无法与亲人团聚,那种思念一定是刻骨铭心,他们只能借一支笔抒发自己的乡愁;二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同胞,他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是他们的根均在大陆,他们都期望有一天能到大陆拜祖寻根,都有领略华夏大好河山的愿望。但是海峡两岸隔绝,这些愿望都无法实现;三是从台湾到海外的作家,他们漂泊海外,深刻体会到身在异国的悲哀,他们渴望家的归依,同时系念海峡两岸的土地和亲人,其乡愁更是复杂。这些乡愁文学作家怀念故乡,眷恋祖国,回忆往事,同时还表达了追根溯源的爱国主义情怀,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名家名作)两个故乡两种乡愁,林海音城南旧事;失去的少年时代,聂华苓

7、失去的金铃子;从“无根”到“觉醒”,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梦里不知身是客,白先勇纽约客;美味之中寄乡愁,梁实秋雅舍谈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琦君烟愁;传承世代记忆,席幕蓉时间草原;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白玉苦瓜(作者心语)“於梨华青年文学奖”是祖籍宁波镇海的美藉华裔作家於梨华针对宁波市青年作家设立的一个奖项,於梨华说,“设奖就是想鼓励年轻人要有耐心,不要急着成名,写作的时候要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精力,不是今天写了,明天就出名了。你有好的东西,最后总会有人发现你。多读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文学,这样才有雄厚的底子,不然的话一下子就写完了,也许你明年就被人忘记了。我30岁到50岁之间写的东西最多,那时

8、候经历丰富,可以写得快,也可以写得多。”(文章呈现)亲情於梨华十载旅居国外,淡忘了旧日做女儿、做学生时的逍遥自在。也淡忘了旧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能淡忘,更无法摆脱的是思亲之情。不但不能摆脱,而且与日俱增。但是千里迢迢,飞出去的鸟也有了自己的窝。于是,思忆带了梦的色彩,省亲之念也似梦一般的遥远。及至梦成了真,人也喜得有些痴呆,不知是梦还是真了。倦鸟终于归巢,然而巢中景物皆非。母亲两鬓已有白发,父亲亦无昔日的豪迈。妹妹已嫁,属她自己的家,待我如客。我还失落了童稚的弟弟。因为他们皆已长大,在他们自己的天地中,找寻他们自己的爱情与梦,各自躲在他们与她们编织的网中。我试着走近他们,他们忙忙的退缩,

9、似乎在说:“请不要罗嗦,我们已不需你的照顾。”他们怎能知道,我已对他们渴念10年。现在只要他们抛开一切,与我共聚数天,接起断了的线,与我共忆10年前,我们都还依恋在巢中的那段息息相关的手足之情。我想捉住的,只是现在,而他们则急于迎接未来。一似当年的我,拍翅飞去,毫不留恋。他们怎能知道,最温暖、最值留恋的生活,即是在双亲的身边?像两只知事的老鸟,双亲把家移到荒漠的乡下。屋外是静寂的田径,屋内草地一片,没有孩童的嬉游,也没有年轻人的脚步。草地中有一小池,池水轻泣,是唯一打破寂寥的声音。屋内挂满了照片,照片中有父亲往日的事业,今日亦成夕阳余辉,无法照亮空屋里满满的落寞。照片中有我们的童年,童年一去不

10、返。我放下行囊,停留下来,重拾被抛下了10载的女儿的梦。白天,母亲为我劳碌,试着填满我在异国10年来被忽略的食欲;夜晚,我们对坐空屋,我带着伤感,描述旅居海外的生活,试着将它连到旧时的日子。但是在静僻的乡下,听着门外的喷池轻溅,面对双亲的落寞与安详,那串充满了挣扎的日子显得遥远而陌生,以致我怀疑自己是否在陌生的世界里,消度过10年?怀疑自己曾否离开过双亲的羽翼?因为,重依膝下,我几乎恢复了当年的逍遥自在,我几乎可以将10年像一张日历似的断然撕去而完全忘却。但也仅是几乎而已。重聚后,是狂欢;狂欢后,是细细的喜悦;喜悦后面则是黎明一般的宁静。宁静中,我观察,并感受,一切都与以往不同。母亲难免悬念在

11、巢外飞翔的群鸟,父亲常忆昔日的豪情壮志而悒然,而我亦无法不缅怀未被携同的情慷。因此,寂寞会骤然来到挂满了往时欢笑的空屋,我会骤然觉得,我仅是一个带着疲乏的远客,在此暂停行脚。当秋风来时,我将重新负起行囊,再向寂寞的人生探索。目前的亲情,已非往日,而仅是驿站里的甘露,瞬息即逝。惶然,徘徊于无人的田径。凝望田径外的空旷,空旷上的苍天,是什么改变了?是我失落了什么?苍天无语,白云悠悠而去。见白云倏忽千变,我悟及人间岂有永驻的欢乐?或是不散的筵席?人间岂有永聚的伴侣?或是不逝的爱?聚散去留,何人不是客?带着迟来的恍悟,我穿过田径,奔回悄立的门庭,门庭内是殷殷亲情。我对它曾企盼10年,我为它不远千里而来

12、,无需疑问它为何容颜已改,而该庆幸它安然存在。(学术研究)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在创作主题上以认同焦虑和文化寻根为核心,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故国”、“家园记忆”在她们新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中,既挥之不去,与她们的去国经验和文学书写发生着密切关联,也不断嬗变。6 .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选项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 )A台湾的乡愁文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创作风潮,取得了巨大成就。B乡愁文学在创作主题上以认同焦虑和文化寻根为核心,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因此也被称为“伤痕文学”。C台湾乡愁文学主要的创作者

13、都生活在台湾,如余光中、白先勇、席慕蓉、於梨华等。D作家於梨华针对宁波市青年作家设立“於梨华青年文学奖”,鼓励家乡的青年作家积极创作,争取早日成才成名。7 . 读於梨华的亲情,请列述作者“归巢”之后的情感变化。(作者心语)中於梨华说自己“经历丰富”,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作者的心路历程。狂欢喜悦_恍悟8 . 亲情一文中,作者在田径徘徊时“恍悟”到了什么?结合(学术研宄)中提到:“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哀而不伤的悲剧美”,谈谈你对作者这种“乡愁”悲剧美的理解。9 . (作者心语)中,於梨华说“你有好的东西,最后总会有人发现你”。请以亲情为例,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乡愁文学的理解。打开一本书的钥

14、匙第一次读老人与海,我并不喜欢这个故事。当时我还是个孩子,那不是我想看的故事。孩子喜欢闪闪发光的英雄,他们带着荣耀和战果来到故事的尾声。老人与海的结尾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让人觉得那不过是一场梦。然而大人们都说这本书好,这让我感到痛苦。欣赏文学作品存在门槛。我把老人与海当作故事来读的时候,它于我而言是个糟糕的故事;等我过了那道门槛,把老人与海当作隐喻来读的时候,我能清晰地觉察到海明威想要说什么。在阅读中,最困难的事情是在隐喻和本体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这个联系,就是“开门”的钥匙。人们谈到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之死时说:只能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没有浸到神水,不然别人根本无法杀死他。这句话让我一下子想起了

15、初读老人与海的自己。那时候,我想说的话估计也类似:只能怪老头没有弄一条大船,只能怪老头不懂炸鱼的技巧,只能怪老头就像做科学实验那样,对一个故事进行技术细节和可操作方案的分析,对于故事的真正寓意却毫无知觉。阿喀琉斯作为无敌的英雄,需要一个致命弱点。这不是他母亲给他洗澡的方式需要改进的问题,而是必然如此,正如北欧神话里,英雄西古尔德用龙血沐浴,一定会有一片树叶落在他的肩膀上,让那里成为他的致命弱点这和沐浴方式没关系。一个人无论多么孔武有力,英雄盖世,他总有致命弱点这才是这些故事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重点不在于为什么不去遮盖和弥补弱点,而是生而为人就一定有弱点,有弱点就一定会遭受攻击。所谓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这么一回事。看故事的“看”流于表面,读书的“读”则深入文本之中抗掘出故事背后的寓意,跨过欣赏文学作品的门槛,就在于一个人需要从“看”进化为“读”。老人与海里。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老人;而是让他衰老,让他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