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1603106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 教育文库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让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幽默机智。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中学到了两首写小孩子的古诗,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 刚刚,我们背的都是古诗。古诗语言简短,但是意韵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导入新课 1古人写的诗叫古诗,那古人写的文章叫古文。古文又叫

2、文言文,它语句简短,字词的意思与我们如今的语言文字差异也很大。今天,教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一篇文言文,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孩。板书课题。读一读课题生读杨氏之子。 2谁知道课题的意思?“氏”指的是姓氏。这里的“之”指的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教师姓刘,在古代就称作那你就是 二、接触文本,读通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1、学习文言文,朗读很重要,你们会读吗?先请大家翻开课本48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板书:读 2、指名读。第一次读就读得字正腔圆,真了不起。正音:“为、应”。 3、听教师读。听教师怎么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出示课文,生自由反复读读。男生读,注意了

3、停顿,假如能用气息把词语连起来会更有古文的味道,齐读。 1 4、大家读得很好。怎样学好文言文呢?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借助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板书,把文言文的字词变成一句一句的话来理解。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教师说的方法自学课文。要求1.考虑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2.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 三、出示填空,检查自学情况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讲了 杨家小儿才 岁,是个 的孩子。有一天,孔君平去 他的父亲。父亲不在, 用 招待 。孔君平逗他说 是杨家的果。杨家小儿用 不是 的鸟来反驳他。 齐读。 2知道了课文大意,你能告诉教师你读懂哪些句子的意思了吗?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

4、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师:你读懂了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 聪惠:聪明有智慧。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同一个意思。 师:“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一样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 甚:很。我们班的女同学很得意,可以说是“甚得意”;他的朗读声非常动听“甚动听”。 师:一个“甚”字把杨氏子的聪明表现得淋漓尽致。谁来读读这一句? 预设评价: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

5、的喜欢。板书:杨氏子 2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知道孔君平是谁吗?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如今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 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其”在这里是“他的”,“他的”指谁的? 你怎么知道?联络上下文来学习古文,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板书:联络上下文 3为设果,果有杨梅。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谁给谁端来了水果? 2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此”指的是什么?

6、杨梅,你怎么知道的?君家指谁家?君家和下文的夫子家都是尊称,夫子家就是您家孔家。 刚刚几位同学都懂得联络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真会举一反三。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马上答复说:“我可没听说 孔雀是 先生您家的鸟。” “应声”指的是:不假思索,马上 “未闻”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示独立的意思,禽是鸟类。 弄清楚了每句话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有滋味。 3如今教师来说意思,你们读准这句话好吗? 4.增加点难度,我们用对歌的形式来读课文吧!怎么对呢?教师问,你们用文中的话来答。男生问,女生答。杨氏子何许人也?为何设果?孔如何曰?儿又如何曰? 5.如今我

7、们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读课文,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 四、咬文嚼字,探究生趣 1、都说九岁的杨氏子甚聪惠,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A、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 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评:你真会听话。 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 (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板书:杨梅 杨家果) 2、师:你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了。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板书:孔雀孔家禽 3、那么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8、呢?可以借助这道填空题来说说: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 我家的果 。 3 评: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说。 B、理解杨氏子的答复 请同学们读读他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师也来读读黑色字体的局部: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拟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 1未闻:师:说得太好了,孔先生,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好一个“未闻”,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杨氏子得体婉转的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 2师:一般有文化、有修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称孔君平为 “夫子”显得有礼貌。我们分男女同学来对对看。(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理解:应声答

9、曰 这么巧妙的答复,杨氏子一定考虑的时间长吗?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出示课件 评:你真会读书。 小结:杨氏子的答复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小结:读书就是要咬文嚼字,就要细细品味,这样才能把话中话读出来。这杨氏之子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拿起课本,把这个聪惠的孩子记进心里。齐读全文。 4小练笔:假如你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礼貌的答复,会怎么夸杨氏子?而聪明的杨氏子又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我们试着来写写他们俩后来的对话。 课件出

10、示: 孔君平笑曰:“。” 儿拱手答曰:“。” 五、课外延趣 1.杨氏之子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共有一千多个有趣的故事,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轶事。 2.拓展阅读。推荐口中狗窦。结合注释自己读读,争取读懂,然后讲给别人听,与别人分享你阅读的快乐。 4 口中狗窦: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 【注释】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2因:因此。3窦:孔,洞。4耳:语气词。 3像这样聪惠的小孩子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记载,这些故事后来也演变成了我们如今使用的不少成语呢,如:七步成诗、咏絮之才等。 六、作业 推荐同学们课外读一读世说新语,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板书: 10、杨氏之子 甚聪惠 孔君平 杨梅 杨家果 杨氏子未闻 孔雀 孔家禽 读 看注释 查找工具书 联络上下文 5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