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浮力,河北5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察点及如何考察总分33(拓展)实验探究题1计算合金块的密度133(3)实验探究题1称量法测浮力33(4)实验探究题1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固体体积)33(拓展)实验探究题1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液体的密度)333(4)实验探究题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薄膜到水面的距离)、沉浮条件的理解(判断玻璃管运动的方向)233(2)、(5)实验探究题2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固体体积)233(2)实验探究题1称重法测浮力(工艺品在水中所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固体工艺品体积)1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讲知识重要是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察,常结合浮力测量物质密度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计算密度,阿基米德原理和沉浮条件的理解也常在选择题中考察,本讲知识所占分值一般在2分左右估计河北中考试题中对浮力知识的考察会侧重于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中考考点清单) 浮力(、考察)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__向上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施力物体__液体或气体__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__物体重力G__,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G-F拉产生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__不同__,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因素续表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__体积__有关,跟液体的__密度__有关阐明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②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步考虑 阿基米德原理(高频考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__物体__和__空小桶__的重力;再测量出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__排开的水和小桶的总重__分析归纳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__G物-F拉__,排开水所受的重力__G排=G-G桶__对比两者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__等于__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__向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等于__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体现式F浮=__G排__=m排g=__ρ液V排g__G排表达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m排表达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表达液体的密度;V排表达排开液体的体积合用条件合用于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浮力【提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此时V排=V物;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此时V排 在这过程中,她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状况是( C ) A.浮力减小,压强增大B.浮力增大,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增大D.浮力不变,压强减小【措施技巧】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涉及两种状态:①物体所有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②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出液面针对性训练】1.(株洲中考)(多选)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BC )A.F浮=F3-F1 B.F浮=F4-F1C.F浮=F2-F3 D.F浮=F2-F42.(崇左中考)如图所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下列分析对的的是( C )A.海水的密度不不小于人体的密度B.人所受的重力不不小于人所受的浮力C.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3.(石家庄43中中考模拟)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似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似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正好相平,如图所示,则( B )A.甲杯中物块所受浮力较大B.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始终减小 浮沉条件的应用【例2】(河北22题)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 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则( D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ρBC.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D.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ρ乙【措施技巧】由ρ甲>ρA>ρB>ρ乙可以判断两球都放在甲容器中静止时,A球、B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两球所受浮力等于各自重力,再由VA=VB,ρA>ρB可得mA>mB,两球重力不等,因此所受浮力不等,故A不对的;由ρ甲>ρA>ρB>ρ乙可知,两球都放在乙容器中静止时,A球、B球均沉底,由VA=VB,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受浮力相等,B不对的;A球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沉底,F浮 针对性训练】4.(连云港中考)有关浮力的说法对的的( B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小于等于物体的重力C.阿基米德原理阐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由于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5.(唐山路南区二模)在三个相似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D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同样大6.(株洲中考)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也许是( A )7.(原创题)为了回敬“南海仲裁”,7月12日服役的银川舰如图所示,其满载排水量7 500吨,长155米,宽18米,吃水深度6.5米,最大速度30节满载时,该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6.5×104__Pa当银川舰和其她战舰一起进行战斗训练时,往往是前后排列行驶,并不采用并列行驶的方式,其因素是__并排航行时两船中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易相撞__。 ρ海水=1×103 kg/m3,g取10 N/kg),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清量程和分度值)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或固体的密度4.浮沉条件的应用5.实验措施(控制变量法)6.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的目的(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7.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似液体的不同深度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9.选用不同液体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一次实验具有偶尔性,多次实验更为严密)10.实验环节11.判断物体与否空心,或计算空心体积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例1】小明同窗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问题A) ,B) ,C) ,D) ,E)(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液体密度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2.4__N。 2)小明对ABCD四个环节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对的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增大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似,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无关__3)在小明实验的基本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措施技巧】此题考察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步考察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3)中拟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核心 运用浮力知识测密度(33题)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1次)3.对的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所有流入小桶)4.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措施(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G2-G1)5.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算密度(1次)【例2】(河北33题)小明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 g/ cm3,g取10 N/kg)(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G=__4.8__N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2__N。 3)石块的体积V=__200__ cm34)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2.4__g/ cm3拓展】完毕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弹簧测力计示数/N3.22.61.91.2。
在这过程中,她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状况是( C ) A.浮力减小,压强增大B.浮力增大,压强减小C.浮力不变,压强增大D.浮力不变,压强减小【措施技巧】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涉及两种状态:①物体所有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②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出液面针对性训练】1.(株洲中考)(多选)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和F4,则( BC )A.F浮=F3-F1 B.F浮=F4-F1C.F浮=F2-F3 D.F浮=F2-F42.(崇左中考)如图所示,人漂浮在死海上看书,下列分析对的的是( C )A.海水的密度不不小于人体的密度B.人所受的重力不不小于人所受的浮力C.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是一对互相作用力3.(石家庄43中中考模拟)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似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似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正好相平,如图所示,则( B )A.甲杯中物块所受浮力较大B.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D.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始终减小 浮沉条件的应用【例2】(河北22题)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
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则( D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ρBC.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D.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ρ乙【措施技巧】由ρ甲>ρA>ρB>ρ乙可以判断两球都放在甲容器中静止时,A球、B球均漂浮在液面上,此时两球所受浮力等于各自重力,再由VA=VB,ρA>ρB可得mA>mB,两球重力不等,因此所受浮力不等,故A不对的;由ρ甲>ρA>ρB>ρ乙可知,两球都放在乙容器中静止时,A球、B球均沉底,由VA=VB,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受浮力相等,B不对的;A球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沉底,F浮 针对性训练】4.(连云港中考)有关浮力的说法对的的( B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小于等于物体的重力C.阿基米德原理阐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由于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5.(唐山路南区二模)在三个相似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D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同样大6.(株洲中考)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也许是( A )7.(原创题)为了回敬“南海仲裁”,7月12日服役的银川舰如图所示,其满载排水量7 500吨,长155米,宽18米,吃水深度6.5米,最大速度30节满载时,该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6.5×104__Pa当银川舰和其她战舰一起进行战斗训练时,往往是前后排列行驶,并不采用并列行驶的方式,其因素是__并排航行时两船中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易相撞__。 ρ海水=1×103 kg/m3,g取10 N/kg),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清量程和分度值)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或固体的密度4.浮沉条件的应用5.实验措施(控制变量法)6.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的目的(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7.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似液体的不同深度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9.选用不同液体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一次实验具有偶尔性,多次实验更为严密)10.实验环节11.判断物体与否空心,或计算空心体积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例1】小明同窗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问题A) ,B) ,C) ,D) ,E)(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液体密度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2.4__N。 2)小明对ABCD四个环节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对的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增大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似,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无关__3)在小明实验的基本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措施技巧】此题考察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步考察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3)中拟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核心 运用浮力知识测密度(33题)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1次)3.对的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所有流入小桶)4.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措施(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G2-G1)5.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算密度(1次)【例2】(河北33题)小明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 g/ cm3,g取10 N/kg)(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G=__4.8__N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2__N。 3)石块的体积V=__200__ cm34)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2.4__g/ cm3拓展】完毕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弹簧测力计示数/N3.22.61.91.2。
针对性训练】4.(连云港中考)有关浮力的说法对的的( B )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小于等于物体的重力C.阿基米德原理阐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由于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5.(唐山路南区二模)在三个相似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D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同样大6.(株洲中考)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也许是( A )7.(原创题)为了回敬“南海仲裁”,7月12日服役的银川舰如图所示,其满载排水量7 500吨,长155米,宽18米,吃水深度6.5米,最大速度30节满载时,该驱逐舰底部受到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6.5×104__Pa当银川舰和其她战舰一起进行战斗训练时,往往是前后排列行驶,并不采用并列行驶的方式,其因素是__并排航行时两船中间海水流速大压强小,易相撞__。
ρ海水=1×103 kg/m3,g取10 N/kg),中考实验突破)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清量程和分度值)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或固体的密度4.浮沉条件的应用5.实验措施(控制变量法)6.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的目的(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7.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似液体的不同深度的目的(探究浮力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9.选用不同液体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一次实验具有偶尔性,多次实验更为严密)10.实验环节11.判断物体与否空心,或计算空心体积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例1】小明同窗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问题A) ,B) ,C) ,D) ,E)(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液体密度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2.4__N。
2)小明对ABCD四个环节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对的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增大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似,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无关__3)在小明实验的基本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措施技巧】此题考察了影响浮力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步考察了有关浮力公式的应用,在(3)中拟定V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核心 运用浮力知识测密度(33题)命题点: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1次)3.对的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体达到溢口,以保证物体排开的液体所有流入小桶)4.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的措施(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G2-G1)5.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算密度(1次)【例2】(河北33题)小明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 g/ cm3,g取10 N/kg)(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G=__4.8__N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2__N。
3)石块的体积V=__200__ cm34)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2.4__g/ cm3拓展】完毕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弹簧测力计示数/N3.22.6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