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155310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学期综合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属于他们巩固统一的共同点是( )A建立皇帝制度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修筑长城,北击匈奴2 . 秦国任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进行变法,得以统一六国;汉初遵循道家“无为”思想成就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独尊儒术”,巩固了汉朝的统一。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百家学说( )A主张基本一致B在历史上影响深远C都是绝对正确D起源于私学的兴盛3 .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位思想家曾经主张提倡法治,他是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4 . 秦

2、汉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文化高度繁荣。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应星著天工开物ABCD5 . 使秦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改革是A尊王攘夷B管仲改革C焚书坑儒D商鞅变法6 . 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文娱委员李敏看到下图文字时,立即脱口而出:它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7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够使用天然火并能制造粗糙石器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8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

3、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唐诗、宋词B唐诗、宋词、楚辞C唐诗、宋词、元曲D楚辞、唐诗、元曲9 . 以下成语典故能反映我国春秋时期历史的是卧薪尝胆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唇亡齿寒完璧归赵ABCD10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石器ABCD11 .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黄炎部落结盟B夏王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行D制定“夏历”12 . 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统一( )文字货币度量

4、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语言服饰ABCD13 .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了曾侯乙墓(墓主人为战国早期的诸侯国曾国的诸侯,名叫乙),共出土了包括九鼎八簋和编钟在内的文物万余件。该墓九鼎八簋的出土,说明A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B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C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在战国D礼乐制度当时已遭破坏14 .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5 .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BCD二、填空题16 . 观察图,回答问题。(1)、读

5、图:请填写三国的名称、建立者及都城. A名称:建立者:都城:B名称:建立者:都城:C名称:建立者:都城:三、综合题17 . 以史为鉴: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材料二:宋书记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回答: (1)材料一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6、。 (3)当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18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中国的大事,更是世界的大事,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片学历史)材料一(1)材料图片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作用?(诗句学历史)材料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东晋法显佛国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西出阳关”有哪些困难?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时政学历史)材料三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到中国共

7、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经过4年多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新阶段,横向延伸至沿线各国,串联发展焦点,纵向贯穿社会各层面,深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不断发展,为世界打开更广阔的筑梦空间,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网“一带一路”打开新时代的筑梦空间(3)请写出材料一中的A和B两处的地名。(4)结合材料和所学,谈一谈我国倡议实施“一带一路”有何意义?19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

8、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1)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叫什么?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2)材料二中作者评价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分析作者怎么看待这次事件?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齐整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3)材料三中提到的汉武帝的“统治思想”是什么?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对

9、待儒生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20 . 创业不易,守成更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1)据材料一,分析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时期,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二毛玠初见太祖(曹操),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夭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行之。(2)据材料二,概括毛玠给曹操提出成就霸业的两条措施。材料三司马炎病故,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爆发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3)据材料三,概括“八王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材料四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摘编自魏书卷四十(4)据材料四,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问题?并据此分析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