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5531034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一、快乐拼写: (10分 ) wn yn kng x sho wi dng ting xing p ( ) ( ) ( ) ( ) ( )bin f shn jin mn ru fi xing ki xun ( ) ( ) ( ) ( ) ( )二、组词,(5 分) 驰( ) 幼( ) 僻( ) 尊( ) 赠( )弛( ) 幻( ) 避( ) 遵( ) 增( )三、填字组成词语:( 12分 ) 波( )壮阔 危峰( )立 五彩( )( ) 梦( )以求 风声( )唳 争先( ) ( ) 不( )不( ) ( )( )皆兵 ( )心所( ) ( )不可及 兵贵( ) ( )

2、神出( ) ( ) 四、多音字填空:( 4 分 ) yn( ) zhun ( ) jun ( ) nn ( )饮 转 卷 难 yn( ) zhun ( ) jun ( ) nn ( )五、填空, ( 8 分 ) 言必信_。 与朋友交往_。 _勿施于人。大漠孤烟直_。 _澄江一道月分明。 天上鱼鳞斑_。 爱人者 , _;-敬人者 ,_.六、默写 :( 5 分 ) 望洞庭 _, _._, _。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七、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蝙蝠和雷达文段选(13分)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蝙(binbin)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bp

3、)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bp)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ruyu),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1

4、、我给文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分)2、我会划掉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分)系(jx)着蒙(mngmng)上塞(sis)上3、我会写出近义词。(4分):灵巧()敏锐()启示()4、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3分)横七竖八:、7、科学家做了_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这个问题,最后得出:(3分)十 :阅读 (1 3 分)。 根 给叶子以无限生机, 给花朵以青春的活力,它将自己的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大地。它千姿百态,硕果给人类的享受。你可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被埋在地下的,延伸在土层中的根。 提到根,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地说:实在不美,自甘被埋没,不是愚昧,也是呆板。殊不知这样的理解

5、也未免太浅薄。 根的样子虽然古怪,一眼望去像个爪,不雅的外观却包藏着一颗美丽高尚的心。它在坚硬的泥土里,不畏艰难险阻,无时无刻不在挺进,它笑望着春天,用自己的血管拼命地吸收大地的养料。它把自己吸收来的养料又无私奉献给茎。它爱地下的泉,永远不挺地追求,让泉水滋润它的身。 默默无闻的根,你有博大的胸怀;你有远大的理想;你有高尚的品格;你多么受人敬重1第2自然段中“不屑一顾”的意思是( )。(2分)A不值得去看 B没有一个顾得上去看一看C认为不值得回头看一看,形容很轻视2“不雅”的“雅”应解释为( )(2分)A 正规的,标准的 B文雅,美好大方 C敬辞2文中划“”的话表达的意思是( )。(2分)A根实在是不漂亮,把自己埋起来。这不是愚蠢,而是太死板了。B根实在是不漂亮,自己甘愿被埋在土里,这不是太傻了,就是太死板了。3根为什么受人敬重!(3分)4.说根有博大的胸怀是因为_(共3分)有远大的理想是因为_有高尚的品格是因为_十一 :作文 (30分)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