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建设信息化战场,夺取信息化优势,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一切基本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C4ISR系统的发展 发现目的就意味着打击目的,而打击目的就意味着摧毁目的因此,及时精确地发现目的,是精确打击目的的基本和前提发现目的,重要通过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对地面目的的侦察、监视和定位,重要是依托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电子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重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限度的强弱所谓信息化和一体化,核心是C4ISR系统,目的是发挥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的作用这些作用重要体现为三大特点: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武器装备是形成战斗力的基本,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实现一体化作战和联合伙战的物质基本机械化妆备重要是强调个性化和独立性,是纵向力量的放大和增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横向一体化,强调综合多功能,在不增长装备数量的状况下,通过综合集成使力量倍增武器装备信息化,必须要具有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纵向成系统,横向成体系,纵横双向成网络,只有这样,才干成建制、成系统、成体系形成一体战能力。
武器装备实现信息化之后,体系对抗就成为战争对抗的重要因素,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斗空间将融为一体,不同国家、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的不同装备可以在技术上融为一体 构造优化,固强补弱一体化作战体系的构造优化和固强补弱的特性重要表目前三个方面:一是不同装备之间可以实现力量互补武器装备实现信息化和一体化之后,就可以以网络为中心,互相之间在作战能力上也就可以固强补弱,优化构造,发挥最大效能;二是不同国家之间可以实现力量互补木桶原理在机械化战争中强调的短板效应,在信息化战争中得到了弥补,短板效应的构造性缺陷不再明显,由于在网络中心战和横向一体化环境中,网络各节点之间是互相弥补、资源共享的关系三是不同军种之间可以实现力量互补机械化战争中,陆、海、空三军在各自战场遂行独立的军种战役,都会因战场时空范畴或受地理、地形、气象等条件的限制而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C4ISR系统把三军融为一体之后,各自不再有完全独立的战场,战场浮现一体化趋势,在这样的战场上,陆、海、空三军联合伙战,力量取长补短,固强补弱,本来时空范畴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不再成为作战效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因此各军兵种都可以把各自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使之呈指数增长。
横向一体,效能可控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质量效能,构造决定功能,数量规模虽然仍很需要,但不再是决定作战效能的核心要素,最核心的要素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后的构造优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构造优化特性是扁平化如果从战术、战役到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一体化,战略指挥员就可以直接指挥到单兵,单兵也完全可以直接向战略指挥员报告状况,机械化时代形成的战役战术等庞大的中间多层次指挥机构就成为作战的障碍和累赘由于信息的实时化和控制的有效性增长,战争变得更加可控,更好驾驭C4ISR系统的运用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和多国部队所建立的战区通信网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多、最全、最先进的,它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化通信网络技术,把数十年来各国研制、生产和装备的多种战略、战区及战术通信网络和设备全面融合,综合为一体化的高效率的C3I通信系统,以98%以上的高战备率保证白宫、五角大楼、后勤增援基地与中央总部、多国部队和基层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保证洲际之间、战区与本土之间、多国及友邻部队之间、各军兵种之间、飞机、舰艇和坦克等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上下、左右、纵横、交*的不间断的持续通信和信息互换海湾战争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当时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设战区指挥部,各下属司令部也是在沙特开设。
施瓦茨科普夫与各级指挥官讨论重大问题或研究作战方案基本是采用开会或面对面商谈的方式进行,各级指挥机构信息沟通也是采用、电报、软盘传递等方式进行 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大规模实战运用全球一体化C4ISR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性,从主线上变化了老式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辨别概念,战略指挥员其实已经具有指挥战术性作战行动的能力,中间的战役层次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初次启用远程异地实时电视系统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指挥官,在科索沃战争中每天召开一次电视会议,审视作战行动的进展,协调后续的作战行动,传达上级的作战意图这种新颖的数字化、网络化会议系统,对于及时通报状况,掌握战争全局,统一思想和意志,理解不同部队作战行动,减少互相之间的误会和摩擦,在精确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兵器,实时信息传递、迅速定下决心和平行制定作战筹划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得到各级指挥员的好评 在科索沃战争中,由于牵涉到北约十几种国家联合伙战,因此还是沿用了老式的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指挥体制战略层次,是指远离战区并对整个战局进行战略控制的最高指挥当局,重要是对战争全局和作战指引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战役指挥层次,基本上属于战区指挥机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是负责科索沃战役指挥的最高指挥机构,这一机构设在比利时蒙斯,担任科索沃战役总指挥的战区最高指挥官克拉克上将,就是在这个距离战区公里以外的蒙斯总部进行指挥的,这是战役总指挥第一次远离战区进行遥控指挥正常状况下,北约南欧战区常设地区性司令部负责战时联合伙战指挥任务这些司令部涉及南欧盟军海军部队司令部、南欧盟军空军部队司令部、欧洲盟军司令部迅速反映军司令部,司令均为中将和上将军衔但是,在战役指挥层面,战争中又产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种是临时任命常驻大西洋和欧洲的美国海、空军司令兼任北约盟军战区最高指挥,另一种是在战区战役指挥层次上面又临时增设了一种指挥层次这样也许考虑到便于与北约部队指挥协调,但更深层次反映了美军对北约的不信任,但愿大权独揽从战区战役指挥层面来看,显得非常混乱,许多指挥层次从技术上来看完全没有必要,之因此设立是考虑到现行体制的需要战术指挥层次,是指舰艇、飞机等战术级别的指挥机构,重要是执行具体的战术作战指挥任务其中,空军的战术指挥层次是盟军空中作战中心,它是联系飞行员和空中指挥引导员,并指挥空战的神经中枢,是一体化的作战指挥系统。
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刻意实验网络中心战和扁平式指挥的能力,因此没有按照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设立指挥体系,也没有在阿富汗战区设立前沿指挥部,只是在美国本土设立了一种战略总指挥部,下面直接就是战术指挥层次,因此这场战争的指挥事实上是一场战略性战斗的指挥尝试所谓网络中心战,其核心就是超越军兵种条块分割的老式指挥模式,实现横向一体化协同作战,各作战单位共享情报资源,信息畅通无阻,实现实时指挥和控制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初次实验网络中心战获得了某些成果,例如,从阿拉伯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有80%以上事先并不懂得要去战区的什么地方、袭击什么样的目的,只是在起飞后来的飞行途中才接到指挥系统发来的最新任务指令,这时飞行员便可在指挥系统的引导下,选择最佳途径和方式对目的进行袭击从阿富汗战争开始,网络中心战就已经正式进入作战程序,在这种作战程序中,指挥机构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最重要的不再是听取下属发来的请示,也不再是拟制电报或下达话音指令,而是在C4ISR系统的辅助指挥控下,侧重于做好这样三项工作:一是通过C4ISR系统掌握敌我双方的情报,驱散战争迷雾,定下作战决心;二是进行作战规划筹划,提前下达作战任务指令,拟定联合伙战中各部队的具体觉得是、出动批次、作战任务、作战目的、作战规定,具体各部队如何实行没有必要进行统一部署,只是提出精确的打击时间、地点、目的和规定即可,按照委托式指挥原则由部队自行协同;三是进行毁损评估,对上一次任务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便拟定下一批次的打击任务。
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地面部队的大规模介入,因此美军又恢复实行三级指挥体制战略指挥部仍然设在美国本土,技术上重要依托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战区指挥部中央总部司令部设在卡塔尔,中央总部陆军司令部设在科威特,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部设在沙特,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设在巴林;战术级指挥机构分别在各司令部下设立战术作战指挥中心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性,从主线上变化了老式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辨别概念战争中,网络中心战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中心战中,指挥机构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不再是忙于听取和答复下属发来的请示,而是侧重进行战略筹划、战争规划筹划、作战任务辨别,并提前下达任务指令所有这一切,都采用委托式指挥方式,借助C4ISR系统进行联合伙战C4ISR系统的构成 全球战略指挥控制系统 美军全球作战,重要依赖全球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指挥协调这个系统是美国1962年组建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当时重要目的是应付核大战,因此在没有通过总体论证和整体设计的状况下,就匆匆忙忙地把各军兵种及国防部的既有系统和设备拼凑在一起,构成了最初的战略C3I系统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上数据格式不统一,互连互通有困难,因此直到70年代初还是一种松散的联合体。
之后,通过统一管理和规划,并改造了计算机等核心设备,统一了数据格式并实行了原则化,才使该系统处在良好的运营状态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启用了这套系统,在海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兼容性差、互通性和信息共享能力差和设备老化等缺陷战争结束后,通过大规模更新和改善,1995年重新命名为“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全球指挥控制系统重要由三大块构成:一是侦察探测系统,涉及侦察和预警卫星、预警飞机和地面雷达预警网等;二是指挥控制中心,涉及国家级、国防部级、军兵种级、驻外司令部级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指挥中心等;三是通信系统,重要是国防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和舰队卫星通信系统,其他的尚有远程对潜通信系统和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等 战略通信系统是全球指挥控制系统中的神经网络、纽带和桥梁,没有它,侦察预警系统的情报就无法向各级指挥中心传送,各级指挥中心掌握不了情报信息就不能对局势做出判断并定下决心,分散在美国本土或世界各地待命的作战部队既不理解威胁态势、又接不到作战命令,因此战斗力再强也将是无所作为通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美国动用40多种通信系统构成了这个战略通信网络国防通信系统是全球指挥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基本性通信系统,它重要由自动网、自动数字网和自动保密网三个分系统构成,其中,自动网正在被具有远程话音通信功能的“国防互换网”所取代,自动数字网也正在被采用广域数据网技术的“国防数据网”所取代。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国防通信系统在海湾地区开设了3个主节点和9个分节点,从而把海湾地区所有的指挥系统都接入到整个战略通信网络之中 情报侦察监视系统 如果说战略和战术通信系统是C4ISR系统的神经中枢的话,那么侦察监视系统则是C4ISR系统的耳目;通信系统是顺风耳,侦察监视系统则是千里眼侦察监视系统具有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它分布在天基、空基、地基和海基平台上,构成了全天候、全天时、立体化监控体系伊拉克战争中,天基侦察监视平台中涉及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50多颗卫星,空基侦察监视平台涉及十多种有人侦察机和近十种、上百架无人侦察机;地基侦察监视平台涉及多种夜视装备、地面侦察雷达和抛投式地面遥感侦察装备等;海基侦察监视平台涉及远洋海上侦察监视舰船、航空母舰携载的预警机、侦察机、侦察直升机、宙斯盾防空系统及舰载雷达等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本土有21处、本土之外基地上有33600名人员对航天侦察监视系统进行支持美国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涉及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